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政策视角下的香港住房政策:积极不干预主义的悖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健正 肖棣文(译) 朱亚鹏(校) 《公共行政评论》 2009年第6期1-25,共25页
香港政府经常用"积极不干预主义"为其公共政策进行辩护,它表明了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仅扮演提供基本法律和制度的角色,其他事务都交由市场处理。然而在社会政策领域里却呈现出一幅迥异的图景,香港政府对卫生、教育和住房... 香港政府经常用"积极不干预主义"为其公共政策进行辩护,它表明了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仅扮演提供基本法律和制度的角色,其他事务都交由市场处理。然而在社会政策领域里却呈现出一幅迥异的图景,香港政府对卫生、教育和住房领域宏观层次的干预比许多西方国家更为突出。论文选取香港住房政策为例,试图阐释在香港的特殊背景下政府干预住房领域的实质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处于全球化时代的香港应选择创新的、更加中立的住房政策;其政府应扩大住房政策的社会政策基础,将其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此外,检视香港住房问题既可以为理解住房与社会政策之间的联系提供新视角,也有助于在东亚背景下更完整地了解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住房政策 社会政策 积极不干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不干预主义”适应于武汉的中小企业
2
作者 徐晓林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7期21-21,共1页
六十年代中期之前,香港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放任厂商在自由市场及自由竞争中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几乎没有。但1965年香港银行的挤兑风潮则标志着"不干预主义"已不适应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探讨一种新的政策... 六十年代中期之前,香港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放任厂商在自由市场及自由竞争中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几乎没有。但1965年香港银行的挤兑风潮则标志着"不干预主义"已不适应香港的社会经济发展,探讨一种新的政策成为香港社会的需要。夏鼎基爵士1982年2月在伦敦发表了题为《政府政策与经济成功》的演讲,提出了"积极不干预主义"理论。他说:"在香港,我们已发展出一种理论,我们称之为积极不干预主义。这并非放任主义的另一个花巧名目,或是什么也不做的态度的掩饰。积极不干预主义是一种看法,认为一个政府,如果试图计划分配私营部门可用的资源,和强行打击市场力量的运作,对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率,特别是一个以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不干预主义 中小企业 社会经济发展 六十年代 自由竞争 经济体系 经济政策 香港社会 宏观调控 政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港府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对积极不干预主义的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廖自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15-22,共8页
多年以来,香港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对于岛形城市经济的香港来说,这种以“自由港”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对香港的经济起飞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积极不干预政策”缺乏前瞻性... 多年以来,香港政府一直奉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对于岛形城市经济的香港来说,这种以“自由港”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行之有效的,对香港的经济起飞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积极不干预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长远规划性,因而到了香港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九十年代,这种经济政策在遇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亚太区竞争格局激烈化、行业垄断抬头等来自岛内外的严峻挑战时,便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要保持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必须在吸取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政策加以研究和改进,推陈出新地创造出一套全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积极不干预主义 自由放任经济理论 小政府、大市场经济体系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九七”后香港的避税港地位 被引量:1
4
作者 梅春国 《税收经济研究》 1997年第2期17-20,共4页
香港采用避税港税制有其历史的、经济的、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税制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避税港税制的稳定性。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香港和祖国内地密切的经济关系需要香港保持避税港税制。“九七”香港回归后。
关键词 避税港 一国两制 积极不干预主义 持续稳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启示
5
作者 李宏扬 《华东经济管理》 1988年第4期18-19,12,共3页
香港是个山多、地少、人多的弹丸之地。一无矿产、二无外援,几乎一切本港所需要的物品,都要依赖外地入口。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香港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主要是依靠香港人... 香港是个山多、地少、人多的弹丸之地。一无矿产、二无外援,几乎一切本港所需要的物品,都要依赖外地入口。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香港经济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主要是依靠香港人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是港英当局采取的一套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治港经济政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香港经济 香港政府 积极不干预主义 经济发展 港英当局 奋斗精神 启示 经济活动 各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港、粤港经济衔接研讨会纪要
6
作者 封小云 丘杉 《产经评论》 1994年第3期53-56,共4页
6月16日至17日,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深圳市港澳经济研究会与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联合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召开了“深港、粤港经济衔接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来自广州、深圳、香港的28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为:... 6月16日至17日,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深圳市港澳经济研究会与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联合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召开了“深港、粤港经济衔接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来自广州、深圳、香港的28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为:(1)深港、粤港经济衔接的意义和内涵;(2)实现衔接的指导原则和方针;(3)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衔接的要求和做法,以及目前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4)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的设想与分工。与会者围绕主题,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就若干问题形成了共识;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有争议、待探讨的论点与观点,提供三地各方今后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的参考。会议的讨论要点概括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宝安区 宝安区西乡镇 研讨会纪要 指导原则 日至 经济运行机制 发展战略 可行性措施 积极不干预 学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粤港合作的框架
7
作者 刘迺强 《产经评论》 1999年第7期19-20,共2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因有香港这一“南风窗”得以高速发展,粤港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长期以来都是广东省智囊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之相反,回归之前,
关键词 粤港合作 香港 “一国两制” 贸易发展局 生产力促进 区域经济 广东省 行业商会 积极不干预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的成功及我们的思考
8
作者 陈浩武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5,共3页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意味着香港进入了一个过渡期。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探讨香港发展的模式,借鉴香港经济运作的成功方式,并利用香港这个国际性的市场为我所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感谢中华总商会的安排,为我们提供了为期四周的学习... 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意味着香港进入了一个过渡期。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探讨香港发展的模式,借鉴香港经济运作的成功方式,并利用香港这个国际性的市场为我所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感谢中华总商会的安排,为我们提供了为期四周的学习、考察、研讨的机会,使我们对香港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运作 中英联合声明 中华总商会 积极不干预 交通中心 历史机遇 内陆省份 东方之珠 国际直拨 主导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