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积分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庆国 朱晓磊 +2 位作者 牛峰 刘旭 李珊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9-3277,I0028,共10页
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在位置估计过程中的抖振问题,设计一种易于实现的分段平方根切换函数代替传统不连续开关函数,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针对传统锁相环在进行位置估计过程中对转速变化跟踪能力差的问题,提出... 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在位置估计过程中的抖振问题,设计一种易于实现的分段平方根切换函数代替传统不连续开关函数,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针对传统锁相环在进行位置估计过程中对转速变化跟踪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锁相环,通过增加微分环节提高电机转速与位置的估计速度,通过增加速度负反馈环节提高系统在暂态过程中的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锁相与位置误差辨识机制,提出一种位置误差全补偿算法,解决了由滤波器、零阶状态保持器等相位延迟环节引起的位置估计误差问题。此外,该文利用形式简单的d-q坐标系电压方程建立滑模观测器,在采用PLL进行位置估计时,无需进行α-β坐标系下的位置误差构建。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方案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积分滑模观测器 锁相环 位置误差补偿 无位置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的直线振荡电机谐振频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凯举 徐伟 +3 位作者 葛健 李东一 苏诗湖 邓江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366-4376,共11页
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存在行程观测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容易导致谐振频率跟踪精度低、频率振荡严重。为提高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的新型谐振频率跟... 现有直线振荡电机(LOM)无位置传感器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存在行程观测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容易导致谐振频率跟踪精度低、频率振荡严重。为提高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性能,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的新型谐振频率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基于LOM工作在系统谐振频率点时行程-电流相位差为90°的特点,提出一种双互相关函数比值方法,消除了行程变化对谐振频率跟踪控制的影响。其次,采用积分滑模面及新型趋近律设计ISMO,并利用二阶广义积分器获取行程估算信号,大大提高了行程估算精度。最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谐振频率跟踪精度、稳定时间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LOM) 谐振频率跟踪控制 积分滑模观测器(ISMO) 双互相关函数比值(DCFR)方法 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积分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3
作者 杨公德 杨云静 林明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5年第16期6505-6516,I0030,共13页
为增强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参数失配下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超螺旋积分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失配时的数学模型,建立电机新型超局部模型。设计采用积分滑模... 为增强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在参数失配下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超螺旋积分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在参数失配时的数学模型,建立电机新型超局部模型。设计采用积分滑模面的超螺旋积分滑模观测器,快速并精确地估计新型超局部模型中的未知扰动项,并进行前馈补偿以减小参数失配对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电压误差的矢量占空比计算方法,通过引入电压误差避免预测电流的计算,从而减少控制系统计算量。实验对比分析所提控制方法、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基于代数辨识法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和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控制性能和计算量,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保持电机良好控制性能的同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较小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矢量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失配 超螺旋积分滑模观测器 新型超局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君 龙安源 +1 位作者 王伟 屈翔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5,共13页
为解决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因谐波电流引起的相电流畸变问题,提高车辆横向控制的跟随性和回正力矩估算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积分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策略。使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电机基波电... 为解决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因谐波电流引起的相电流畸变问题,提高车辆横向控制的跟随性和回正力矩估算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积分滑模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策略。使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电机基波电流环的dq电流估算,完成解耦及扰动补偿,根据从估算电流中提取的5、7次谐波电流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对谐波电流的解耦与抑制。通过Carsim和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电机对拖和整车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策略对额定转速和超额定转速时的5、7次谐波电流有良好抑制能力,可以提高电机转角控制的精确性和回正力矩估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永磁同步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积分滑模观测器 谐波电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型霍尔的PMSM改进型位置检测策略
5
作者 任志斌 卢潇 +1 位作者 吴宇 黄瑞海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69,共7页
为了克服霍尔传感器的局限,利用低分辨率的信号实现更精确的位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最小二乘法和积分型滑模观测器的混合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改进型最小二乘法完成可靠起动与低转速下平稳运行;其次是到达指定切换速度,系统切换运行状... 为了克服霍尔传感器的局限,利用低分辨率的信号实现更精确的位置检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最小二乘法和积分型滑模观测器的混合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改进型最小二乘法完成可靠起动与低转速下平稳运行;其次是到达指定切换速度,系统切换运行状态,通过改进最小二乘法对积分型滑模观测器进行不断校正,在减小系统的滞后与累积误差的同时,使输出的位置信号尽可能连续。最后通过改进型位置检测策略与传统一阶加速度位置检测策略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型位置检测策略,在电机起动时的位置检测精度提高了30%以上,在电机中高速稳态时转速误差降低至0.5%以内,位置检测误差降低至1%以内,具有较高的位置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霍尔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积分滑模观测器 改进型位置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压风机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9-173,193,共6页
针对矿用压风机组存在能耗巨大、风量控制不准确、转速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EIFTSMDO)和新型无模型积分分段双幂次滑模控制(IMFNSMC)的压风机组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表贴式永磁同步... 针对矿用压风机组存在能耗巨大、风量控制不准确、转速控制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EIFTSMDO)和新型无模型积分分段双幂次滑模控制(IMFNSMC)的压风机组电动机转速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转速环的新型超局部模型,结合无模型控制和新型滑模控制的优点,设计了改进的无模型新型趋近率滑模控制器;同时结合积分滑模滑模和快速终端滑模的优点,设计了积分项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实时精准估计新型超局部模型的未知部分;通过对控制器进行前馈补偿,提高了电动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仿真和半实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滑模控制和新型滑模控制方法相比,基于IMFNSMC+EIFTSMDO的控制方法的超调减少了15%,响应速度加快了0.1 s,抗干扰能力加强了10%,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风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 节能控制 电动机调速系统 无模型积分分段双幂次滑模控制 扩展积分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鲁棒电流预测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利民 沙延起 +1 位作者 王巍 王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5-2084,共10页
为了增强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电流预测控制的鲁棒性,提高调速性能,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电流预测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将含扰动误差项的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前向欧拉公式转换为离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积分... 为了增强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电流预测控制的鲁棒性,提高调速性能,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电流预测鲁棒控制策略。首先,将含扰动误差项的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前向欧拉公式转换为离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积分终端滑模观测器估计非线性模型的未知扰动项,并通过最优控制理论完成预测电流最优控制作用转化,构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环路;再结合预估器及自适应控制思想,对环路输入输出辨识校正,提高延迟补偿的精确性,从而达到增强系统鲁棒性和快速跟踪性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与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预测控制 复合积分终端滑模观测器 延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