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秦封宗邑瓦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尚志儒
-
出处
《文博》
1986年第6期43-49,共7页
-
文摘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传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1957年,已故著名学者陈直教授曾对其文字及史实作过考证。1984年9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西安召开,陕西师范大学郭子直副教授向大会提出的论文《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对其文字详加考释。并于文首附有经过仔细清洗去锈的瓦书文字拓本和摹本的复印件,使与会者得以目睹珍宝,堪称快事。陈、郭两先生均认为瓦书内容是秦惠文王前元四年(公元前334年)秦国政府的一件关于封宗邑的文件,对秦国历史研究有很重要的价值,并作了一些论证,诚是可贵。本文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宗邑
秦封
大良造
庶长
秦惠文王
相邦
陈直
前元
陕西户县
秦相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秦代政治文化断想
- 2
-
-
作者
刘宝才
-
出处
《文博》
1990年第5期44-49,共6页
-
文摘
1.从“兵强必灭”说起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宏大军阵面前,有四个大字呈现于脑海而无法驱除:“兵强必灭”。历史事实是,推行法家耕战主张兵强马壮的秦国,灭掉了老子的父母之帮楚国。培育出老子和伟大诗人屈原的楚国被灭掉了。不仅如此,先秦儒、墨、名、法、阴阳、道德诸子全部出自关东诸国,秦国一个文化名人也没有,然而东方诸国全被秦国灭掉了。由此看来,《老子》书中“兵强必灭”的断言是靠不住的。可是,秦灭六国建立的一统天下只存在了14年,便被手持棍棒的陈胜。
-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伟大诗人屈原
军阵
文化政策
秦相
封建领主
汉代儒学
宋襄
五德终始说
法家学派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从李斯书法资料的遗失谈起
- 3
-
-
作者
曹立功
陈收
卜纯心
-
出处
《档案管理》
1990年第5期39-40,11,共3页
-
文摘
李斯(公元前280—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为郡小吏,后就学于荀卿。战国末(公元前247年)离楚入秦。先为秦相吕不韦“舍人”,以贤任为郎。因为向秦王献灭六国成统一之计,受到秦王赢政(秦始皇)的赏识而拜为长史(管理文书的长官),以后又尊李斯为“客卿”。公元前237年韩国水工郑国事件,秦宗室贵族纷纷建议“逐客”,他上书谏阻,以雄健的笔触,阐明逐客与留客的利害,为赢政所采纳,
-
关键词
秦王
小吏
秦相
上蔡
车同轨
秦统一中国
胡亥
书同文
楚人
郡县
-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