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秦皇岛32-6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冷济高
解习农
+1 位作者
刘晓峰
张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秦皇岛32-6地区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输导体:骨架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又分为基底断层和盖层断层2种,基底断层主要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盖层断层则控制着新近系油气的再分配,馆...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秦皇岛32-6地区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输导体:骨架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又分为基底断层和盖层断层2种,基底断层主要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盖层断层则控制着新近系油气的再分配,馆陶组厚层块状砂砾岩体在油气侧向运移过程中被称为油气运移"高速公路",而基底不整合面则是潜山及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要通道.由于输导体系不同,导致研究区主要存在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新近系网毯式成藏模式和古近系及潜山"S"型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32—6地区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示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皇岛32-6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冷济高
解习农
刘晓峰
张成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新构造运动对渤中巨型油气系统的控制”(编号:40238059)
文摘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秦皇岛32-6地区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输导体:骨架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又分为基底断层和盖层断层2种,基底断层主要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盖层断层则控制着新近系油气的再分配,馆陶组厚层块状砂砾岩体在油气侧向运移过程中被称为油气运移"高速公路",而基底不整合面则是潜山及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要通道.由于输导体系不同,导致研究区主要存在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新近系网毯式成藏模式和古近系及潜山"S"型成藏模式.
关键词
秦皇岛32—6地区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示踪分析
Keywords
Qinhuangdao
32
-
6
area
hydrocarbon migration system
reservoir formation mode
trace analysis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秦皇岛32-6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研究
冷济高
解习农
刘晓峰
张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