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鲆病原秦皇岛弧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张晓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71,共6页
从秦皇岛某海水养殖场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例中,分离到了相应的病原细菌。经对12株纯培养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等方面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表明为弧菌属(V... 从秦皇岛某海水养殖场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例中,分离到了相应的病原细菌。经对12株纯培养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等方面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及代表菌株DNA中G+Cmol%的测定,表明为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细菌的一个新种,并定名为秦皇岛弧菌(Vibrioqinhuangdaorasp.nov.)。同时对该菌的血清型进行了检定,表明12株菌具有同种的K抗原和同种的O抗原(血清同源);另外,经以37种抗菌类药物做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的头孢唑啉等32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5种耐药,在不同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秦皇岛弧菌 生物学性状 血清型 耐药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病原秦皇岛弧菌的血清型及荧光抗体检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翠珍 房海 +1 位作者 张晓君 范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用分离于病(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L.)的一种新病原弧菌——秦皇岛弧菌(Vibrio qinhuangdaora sp.nov.)的代表菌株(HQ010712-1株),分别制备全菌(OK)及热处理(121℃作用1h)的菌体(O)免疫原,强化免疫接种家兔制备相应抗血清,对... 用分离于病(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L.)的一种新病原弧菌——秦皇岛弧菌(Vibrio qinhuangdaora sp.nov.)的代表菌株(HQ010712-1株),分别制备全菌(OK)及热处理(121℃作用1h)的菌体(O)免疫原,强化免疫接种家兔制备相应抗血清,对供试12株秦皇岛弧菌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均存在同种的K抗原和同种的O抗原(血清同源),其中O抗原具有强免疫原性、K抗原的免疫原性弱但具有强O凝集抑制作用;以相应OK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对12株秦皇岛弧菌的纯培养物及用代表菌株(HQ010712-1)人工感染病死牙鲆的肝组织进行了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了特异的荧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秦皇岛弧菌 血清型 荧光抗体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抗原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忠 邓灯 +3 位作者 刘慧 程顺峰 张晓君 王文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两种方法提取两种海洋致病性弧菌——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和秦皇岛弧菌Vibrio qinhuangdaorasp.nov.的外膜蛋白,并应用SDS-PAGE分析了其外膜蛋白的构成。电泳图谱显示,... 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两种方法提取两种海洋致病性弧菌——鱼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和秦皇岛弧菌Vibrio qinhuangdaorasp.nov.的外膜蛋白,并应用SDS-PAGE分析了其外膜蛋白的构成。电泳图谱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44 000、36 000、34 000、26 000、23 000的蛋白条带为两种弧菌外膜蛋白中的共有条带。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比较了两种弧菌外膜蛋白抗原性的异同,结果表明,鱼肠道弧菌外膜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 000、43 000、34 000、32 000、28 000、26 000的结构蛋白可同时与两种弧菌抗血清发生反应;秦皇岛弧菌外膜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 000、26 000的结构蛋白可同时与两种弧菌抗血清发生反应。两种弧菌中均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6 000、26 000的外膜蛋白,且具有共同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肠道弧菌 秦皇岛弧菌 外膜蛋白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