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渭与秦汉派唐宋派关系重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付琼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2期52-55,共4页
徐渭历来被看作秦汉派的反对者和唐宋派的支持者 ,但是在散文创作应该以何者为典范的问题上 ,其取径同于秦汉派而异于唐宋派 ,因而关于徐渭与二派关系的定论是不够准确的 ;徐渭对二派的私人态度与学术态度存在着严重错位 ,这一错位是由... 徐渭历来被看作秦汉派的反对者和唐宋派的支持者 ,但是在散文创作应该以何者为典范的问题上 ,其取径同于秦汉派而异于唐宋派 ,因而关于徐渭与二派关系的定论是不够准确的 ;徐渭对二派的私人态度与学术态度存在着严重错位 ,这一错位是由其内心积久而成的知己情结和逆反心理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秦汉派 唐宋 散文典范 知己情结 逆反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派与明中期科举文风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来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嘉靖前期,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文宗欧曾"的理论主张,形成了盛行一时的唐宋派。根据茅、唐等人的相关理论,唐宋派对前七子"文必秦汉"主张的反驳,主要是从指导八股文写作的角度立论的。唐宋派"文宗欧... 嘉靖前期,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文宗欧曾"的理论主张,形成了盛行一时的唐宋派。根据茅、唐等人的相关理论,唐宋派对前七子"文必秦汉"主张的反驳,主要是从指导八股文写作的角度立论的。唐宋派"文宗欧曾"主张的提出,目的是矫正明代中期的科举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文宗欧曾 秦汉派 科举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骙《文则》的六经派文体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茂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在南宋推崇唐宋八大家的时代背景下,陈骙独树一帜地提倡六经文,是狭义的秦汉派,偏于保守复古。也恰恰是这一点让他别具一格。他对六经的经典价值、修辞艺术和文体特征进行了深入、独特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创新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六经 文体学 修辞秦汉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古录》与江西文法
4
作者 马茂军 马玉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宋代江西诗派研究透彻,江西文派却很少有人关注,江西文派的散文思想更少有学者论及。陈模的活动圈子、交游局限于江西,推崇江西本土文人,代表了原生态的江西派散文观。陈模的《怀古录》汇集了江西前贤的散文思想,其中的"高古说&quo... 宋代江西诗派研究透彻,江西文派却很少有人关注,江西文派的散文思想更少有学者论及。陈模的活动圈子、交游局限于江西,推崇江西本土文人,代表了原生态的江西派散文观。陈模的《怀古录》汇集了江西前贤的散文思想,其中的"高古说""萧散美""潜气内转说""文好与情好说"体现了江西文派的江西文法。江西文法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南宋散文的特点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模 《怀古录》 江西文法 秦汉派 事功 欧阳修 苏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以门户论是非 且承学统求正路——论黄宗羲的明文批评
5
作者 张如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82,共5页
黄宗羲以恢宏的气势和睿智的眼光,深刻地总结了明代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文坛演变的经验教训,以破除复古摹拟、辨析是非得失为中心,展开了对有明一代散文的批评。
关键词 黄宗羲 秦汉派 唐宋 《明文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有光与明代文坛
6
作者 龚道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2期46-52,共7页
中国历代文坛,就派系众多一事而论,明代实是一个热闹喧天的时代,且多是复古的论调。其原因和朱明的驱逐蒙元,恢复汉族江山所施行的一系列复古措施,不无关系,明太祖聚众起义,定都南京,他北伐的口号便是“拯生民於涂炭,复汉宫之威仪” 洪... 中国历代文坛,就派系众多一事而论,明代实是一个热闹喧天的时代,且多是复古的论调。其原因和朱明的驱逐蒙元,恢复汉族江山所施行的一系列复古措施,不无关系,明太祖聚众起义,定都南京,他北伐的口号便是“拯生民於涂炭,复汉宫之威仪” 洪武元年,天下初定,太祖即迫不及待地下诏恢复唐制衣冠,洪武三年,恢复科举,以八股文取士。这些措施都是寓复古於革新的先声。可见朱明王朝自始即是个复古保守的政权。上既有所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派 后七子 唐宋 归有光 台阁体 李梦阳 李攀龙 文坛 代文 前七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