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密度
被引量:
17
1
作者
侯琳
雷瑞德
+2 位作者
王得祥
尚廉斌
赵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为精确估计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储量,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OC-VTH-2000A型TOC分析仪测定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
为精确估计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储量,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OC-VTH-2000A型TOC分析仪测定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干、皮、枝、叶、根的含碳率,结合已建立的乔木不同器官生物量模型,计算了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储量和乔木层的碳密度,分析了不同含碳率下各树种各器官碳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各器官含碳率明显不同;在相同生物量下,以实测含碳率、0.45和0.50作为植物的平均含碳率计算的油松的干、皮、枝、叶、根,锐齿栎的枝,华北落叶松的皮、枝、叶、根的碳储量有显著差异;油松群落乔木层碳密度为6.594 M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火地塘林区
油松林
含碳率
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
33
2
作者
张胜利
雷瑞德
+1 位作者
吕瑜良
马玉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火地塘林区混交林对降雨的再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7— 10月份 ,试验区内林冠截留量 12 6 .5 8mm,树干茎流量 11.6 9mm,透过雨量 5 88.2 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17.43% ,1.6 1%和 80 .96 % ,大部分降水以...
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火地塘林区混交林对降雨的再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7— 10月份 ,试验区内林冠截留量 12 6 .5 8mm,树干茎流量 11.6 9mm,透过雨量 5 88.2 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17.43% ,1.6 1%和 80 .96 % ,大部分降水以林内雨的形式进入林下 ;枯落物截留水量 85 .0 1mm,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11.75 % ,在蓄留降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林地土壤蓄水量变幅为 5 3.45 mm,对削减洪峰流量、调节河川径流、缩短枯水期有重要意义 ;在林分水量平衡中 ,蒸发散量为 5 2 1.0 1mm,径流总量为 15 5 .2 4mm,土壤贮水量变化量为 + 5 0 .0 9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 72 6 .34mm的 71.73% ,2 1.37%和 6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截留
蒸发散
树干茎流
贮水量
透过雨量
森林生态系统
降水
再分配
秦岭火地塘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党坤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接收到的净雨水量及森林植物根系在各层中的耗水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内,0~20cm和20~4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剧烈.而40~60cm和60~8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缓和。植物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密度与对应土层的耗水量的相关关系只有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时才比较明显,当土壤水分条件较为干燥时,植物根系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则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土壤
土壤含水量
秦岭火地塘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何帆
王得祥
+1 位作者
雷瑞德
侯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分解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方法】以秦岭火地唐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
【目的】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分解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方法】以秦岭火地唐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于2005-11~2006-11对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变化特征和热值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在分解过程中,4种树凋落叶的N、P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58.51%~125.20%和185.13%~125.85%。与分解前相比,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粗纤维含量分别上升为原来的104.64%,103.70%,121.85%和110.46%,而粗脂肪、C含量和热值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32.93~24.10,26.30~68.50 g/kg和4.15~2.78 kJ/g;C/N呈降低趋势。【结论】在相似环境条件下,凋落叶的分解主要取决于凋落叶本身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分解动态
分解袋法
秦岭火地塘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志高
王晓燕
雷瑞德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格网取样法获得研究区样点基本环境要素数据及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数据;以环境要素数据为自变量,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因变量,采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建立趋势方程并生成立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坡向等环...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格网取样法获得研究区样点基本环境要素数据及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数据;以环境要素数据为自变量,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因变量,采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建立趋势方程并生成立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及其组合对森林景观生物现存量影响显著,森林植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它干扰因素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秦岭火地塘林区
森林景观
生物量
变化趋势
森林植被
环境因素
景观生态学
趋势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7
6
作者
杨凤萍
胡兆永
张硕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6,共9页
【目的】探索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林分生长变化趋势,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生物量和材积回归方程,反演出1977-2011年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
【目的】探索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林分生长变化趋势,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生物量和材积回归方程,反演出1977-2011年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35年间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均增长迅速,且油松的增速一直快于华山松;油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550~1 65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44.40t/hm2增长到2011年的214.67t/hm2,蓄积量从54.98m3/hm2增长到237.50m3/hm2;华山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850~2 00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16.74t/hm2增长到2011年的182.75t/hm2,蓄积量从25.20m3/hm2增长到225.14m3/hm2;2种森林类型的生产力均随林龄的增大波动上升,在2001年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树种不同海拔生产力波动趋势较一致。【结论】环境差异、人为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间林分生物量、蓄积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生物学特性和林分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差异;不同海拔间生产力波动变化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火地塘林区
油松
华山松
海拔
生物量
蓄积量
生产力
树木年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密度
被引量:
17
1
作者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尚廉斌
赵辉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4,共2页
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05ych027)
中国森林生态质量状况评估与报告技术项目(2006BAD03A0702/wb04)资助
文摘
为精确估计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储量,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OC-VTH-2000A型TOC分析仪测定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干、皮、枝、叶、根的含碳率,结合已建立的乔木不同器官生物量模型,计算了不同树种各器官的碳储量和乔木层的碳密度,分析了不同含碳率下各树种各器官碳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各器官含碳率明显不同;在相同生物量下,以实测含碳率、0.45和0.50作为植物的平均含碳率计算的油松的干、皮、枝、叶、根,锐齿栎的枝,华北落叶松的皮、枝、叶、根的碳储量有显著差异;油松群落乔木层碳密度为6.594 Mg.hm-2。
关键词
秦岭火地塘林区
油松林
含碳率
碳密度
Keywords
Huoditang forest region in Qinling Mountains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s
Carbon content rates
Carbon densities
分类号
S791.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
33
2
作者
张胜利
雷瑞德
吕瑜良
马玉花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8-22,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总局"陕西秦岭火地塘森林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及系统稳定性的定位研究"!(96 -30 )
文摘
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火地塘林区混交林对降雨的再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7— 10月份 ,试验区内林冠截留量 12 6 .5 8mm,树干茎流量 11.6 9mm,透过雨量 5 88.2 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17.43% ,1.6 1%和 80 .96 % ,大部分降水以林内雨的形式进入林下 ;枯落物截留水量 85 .0 1mm,占同期降雨总量的 11.75 % ,在蓄留降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林地土壤蓄水量变幅为 5 3.45 mm,对削减洪峰流量、调节河川径流、缩短枯水期有重要意义 ;在林分水量平衡中 ,蒸发散量为 5 2 1.0 1mm,径流总量为 15 5 .2 4mm,土壤贮水量变化量为 + 5 0 .0 9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 72 6 .34mm的 71.73% ,2 1.37%和 6 .9% 。
关键词
水量平衡
截留
蒸发散
树干茎流
贮水量
透过雨量
森林生态系统
降水
再分配
秦岭火地塘林区
Keywords
water balance
mixed forest
interception
evapotranspiration
runoff of woods stems
water storage
rainfall under woods
分类号
S715.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23
3
作者
党坤良
机构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林业部重点课题
文摘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接收到的净雨水量及森林植物根系在各层中的耗水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内,0~20cm和20~4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剧烈.而40~60cm和60~8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缓和。植物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密度与对应土层的耗水量的相关关系只有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时才比较明显,当土壤水分条件较为干燥时,植物根系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则明显加强。
关键词
林地
土壤
土壤含水量
秦岭火地塘林区
Keywords
Qinling
forest soil moistare dynamics
stand evapotranspiration
soil storage capa city
distribution density of plant roots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何帆
王得祥
雷瑞德
侯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秦岭生态系统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1-18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2006BAD03A0702/wb04)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05/wb06)
文摘
【目的】研究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分解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方法】以秦岭火地唐林区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var.acuteserra-ta)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于2005-11~2006-11对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变化特征和热值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在分解过程中,4种树凋落叶的N、P含量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了158.51%~125.20%和185.13%~125.85%。与分解前相比,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和锐齿栎凋落叶粗纤维含量分别上升为原来的104.64%,103.70%,121.85%和110.46%,而粗脂肪、C含量和热值均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32.93~24.10,26.30~68.50 g/kg和4.15~2.78 kJ/g;C/N呈降低趋势。【结论】在相似环境条件下,凋落叶的分解主要取决于凋落叶本身的性质。
关键词
凋落叶
分解动态
分解袋法
秦岭火地塘林区
Keywords
weathered leaf
decomposition dynamic
litter bag technique
Huoditang area in Qinling mountains
分类号
S718.55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徐志高
王晓燕
雷瑞德
机构
国家林业局中南院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金
国家生态定位站基金资助 (陕西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特征及生态功能研究 :2 0 0 1- 0 4)项目
文摘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格网取样法获得研究区样点基本环境要素数据及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数据;以环境要素数据为自变量,样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因变量,采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建立趋势方程并生成立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坡向等环境因素及其组合对森林景观生物现存量影响显著,森林植被本身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它干扰因素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秦岭火地塘林区
森林景观
生物量
变化趋势
森林植被
环境因素
景观生态学
趋势面分析法
Keywords
Biomass of Forest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Element
Trendface Analysis
GIS
Qinling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17
6
作者
杨凤萍
胡兆永
张硕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6,共9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36)
文摘
【目的】探索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林分生长变化趋势,为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树木年轮学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生物量和材积回归方程,反演出1977-2011年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35年间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和蓄积量均增长迅速,且油松的增速一直快于华山松;油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550~1 65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44.40t/hm2增长到2011年的214.67t/hm2,蓄积量从54.98m3/hm2增长到237.50m3/hm2;华山松林的生物量和蓄积量在海拔1 850~2 000m最大,生物量从1977年的16.74t/hm2增长到2011年的182.75t/hm2,蓄积量从25.20m3/hm2增长到225.14m3/hm2;2种森林类型的生产力均随林龄的增大波动上升,在2001年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同一树种不同海拔生产力波动趋势较一致。【结论】环境差异、人为干扰是造成不同海拔间林分生物量、蓄积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生物学特性和林分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的差异;不同海拔间生产力波动变化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关键词
秦岭火地塘林区
油松
华山松
海拔
生物量
蓄积量
生产力
树木年轮
Keywords
Huoditang forest region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 Pinus tabulaeformis
Pinus armandi
al- titude
biomass
stand volume
productivity
tree ring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群落乔木层的碳密度
侯琳
雷瑞德
王得祥
尚廉斌
赵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
张胜利
雷瑞德
吕瑜良
马玉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党坤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岭火地塘林区4种主要树种凋落叶分解动态研究
何帆
王得祥
雷瑞德
侯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森林景观生物量变化趋势分析
徐志高
王晓燕
雷瑞德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海拔油松和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动态变化
杨凤萍
胡兆永
张硕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