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陶俑应为导引俑——兼论导引术的起源与发展
1
作者 张济琛 张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1,共6页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陶俑15件,这批陶俑出土后立刻引起世人惊奇和研究探索。依据考古发现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调研,运用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对这批秦代陶俑进行深入考证,认为这批陶俑应正名为导引俑。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出土陶俑15件,这批陶俑出土后立刻引起世人惊奇和研究探索。依据考古发现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调研,运用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对这批秦代陶俑进行深入考证,认为这批陶俑应正名为导引俑。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的发现与清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早期传统保健导引术的珍贵形象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 导引俑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K0007号陪葬坑23号青铜鹤保护修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
秦陵博物院于2000年对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东北角的K0007号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坑共出土原大青铜水禽46件。据考古发掘报告,"铜禽坑"在坍塌前曾遭受水淹以及焚烧等人为破坏,加之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埋藏环境,因而青... 秦陵博物院于2000年对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东北角的K0007号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坑共出土原大青铜水禽46件。据考古发掘报告,"铜禽坑"在坍塌前曾遭受水淹以及焚烧等人为破坏,加之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埋藏环境,因而青铜水禽出土时腐蚀、矿化、粉化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仅剩残块,无法辨识原貌。在这些青铜水禽中,编号为23号的水禽铜鹤尤其造型优美,形态逼真。为了对这件青铜鹤进行保护修复,从其保存现状出发,收集信息资料,检测分析病害原因,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开展了具体实施的步骤。经过修复,达到了最终的展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 k0007陪葬坑 23号青铜鹤 修复保护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甲衣渊源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豆海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的着装特征是上身着"泡钉"。将该俑的"泡钉"服饰与以往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此类"泡钉"服饰应是周代一种甲衣,其不仅具有防御作用,亦有一定的装饰性。4号俑着装与... 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新见4号陶俑的着装特征是上身着"泡钉"。将该俑的"泡钉"服饰与以往考古资料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此类"泡钉"服饰应是周代一种甲衣,其不仅具有防御作用,亦有一定的装饰性。4号俑着装与同时期陶俑差异较大,所着特殊甲衣凸显了展示与表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帝 k9901陪葬坑 “泡钉”俑 甲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