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妇吟》敦煌写本新探——文本概观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田卫卫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92,共12页
不同于以往诸家按照单个文本完整程度次第进行文献描述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已知的11件《秦妇吟》写本按照装帧方式分别进行了条列叙述和分析,并对相关写本的题记、杂写、正背文字所属文献等情况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敦煌写本 韦庄 秦妇吟 《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并序》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长诗《秦妇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8-181,共4页
韦庄名诗《秦妇吟》具有小说化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构性,诗篇在历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了人物、情节和环境;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志”和“情”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秦妇... 韦庄名诗《秦妇吟》具有小说化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构性,诗篇在历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了人物、情节和环境;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志”和“情”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秦妇吟》可谓第一篇小说化长诗,它的出现与文体互渗、中国小说的成熟———唐传奇的繁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妇吟 小说化 虚构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妇吟》敦煌写本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卫卫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61,共9页
七言叙事诗《秦妇吟》是唐代篇幅最长的诗歌。在唐末问世后自北宋至清末失载约千年之久,当其身影首次显现于敦煌文献中之后,迅速引起研究的热潮。本文在整体回顾《秦妇吟》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着意总结近一二十年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如今... 七言叙事诗《秦妇吟》是唐代篇幅最长的诗歌。在唐末问世后自北宋至清末失载约千年之久,当其身影首次显现于敦煌文献中之后,迅速引起研究的热潮。本文在整体回顾《秦妇吟》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着意总结近一二十年的研究情况,分析了如今敦煌写本《秦妇吟》文献研究所呈现出的综合讨论、多面开花、深而益广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妇吟 敦煌写本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叙事诗之女性视角和声音的复杂性——《秦妇吟》再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邵文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长篇叙事诗歌,诗歌采用了三重叙述分层结构,导致其叙述视角和声音的变化。本文从诗歌的女性视角和声音入手,在确定女性叙述者身份的基础上,分析女性视角和声音对诗歌叙事及审美表现张力的作用,以及作者为弥... 《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长篇叙事诗歌,诗歌采用了三重叙述分层结构,导致其叙述视角和声音的变化。本文从诗歌的女性视角和声音入手,在确定女性叙述者身份的基础上,分析女性视角和声音对诗歌叙事及审美表现张力的作用,以及作者为弥补女性视角的局限性而采用的视角延伸方式。本文认为,《秦妇吟》中的女性视角叙事与主叙述者的男性视角叙事有重合之处,这与作者本人的切身经历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妇吟 女性视角 叙述声音 叙述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妇吟》主旨新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学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4-96,共3页
《秦妇吟》的主旨 ,既非热情歌颂农民革命运动 ,又非仇视诬蔑农民革命 ,也不是对现实生活作“自然主义”的描写 ,而是表现人类追求生存的一般本性 ,是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的批判。
关键词 秦妇吟 人性 和平 战争 农民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诗赋残片拾遗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新朋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81,共5页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吟》残片2片、《晏子赋》残片4片和《秦将赋》残片1片,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秦妇吟 晏子赋 秦将赋 残片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韦庄与韦庄诗 被引量:4
7
作者 齐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6-52,共7页
韦庄其人其诗,可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879年之前,黄巢起义军尚未攻下关中,韦庄由贵公子而孤贫力学,第二时期为880~883年间,唐王朝飘摇不安,韦庄亦颠沛流离,写下了传世名篇《秦妇吟》;第三时期为883~887... 韦庄其人其诗,可划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879年之前,黄巢起义军尚未攻下关中,韦庄由贵公子而孤贫力学,第二时期为880~883年间,唐王朝飘摇不安,韦庄亦颠沛流离,写下了传世名篇《秦妇吟》;第三时期为883~887年间,韦庄依托藩镇,成为幕僚文人;第四时期为887~892年间,韦庄漂泊江南,诗作诗风趋于成熟;第五时期为892~910年间,韦庄第进士,入蜀为相,政治上臻于顶点,诗歌创作则入于尾声。韦庄多以史入诗、以事入诗,研究韦诗亦当以史、事为经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庄诗 秦妇吟 诗歌创作 唐王朝 黄巢起义军 长安 节度使 鄱阳湖 《唐才子传》 纪行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琰《悲愤诗》与中国古代叙事诗传统 被引量:1
8
作者 穆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46,共3页
叙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有着特殊的馨香与色彩,其中的一些优秀篇章至今仍脍炙人口。只是由于在传统的诗学领域,抒情类诗作比叙事诗远为博大、丰富,因此,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把目光和精力投注到抒情类诗里,而对叙事诗的... 叙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有着特殊的馨香与色彩,其中的一些优秀篇章至今仍脍炙人口。只是由于在传统的诗学领域,抒情类诗作比叙事诗远为博大、丰富,因此,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把目光和精力投注到抒情类诗里,而对叙事诗的研究则用力较少,更很少有人从历史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愤诗》 中国叙事诗 中国古代文学 蔡琰 《长恨歌》 秦妇吟 《琵琶行》 叙事性 《上山采蘼芜》 《陌上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庄诗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天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88-93,共6页
韦庄是晚唐颇负盛名的诗人,又是五代花间派中成绩显著的词人。五代后蜀韦索“縠的《才调集》,遍选唐代各家诗歌一千首,独韦庄诗选入六十三首,居全集之冠。诗人自己也颇为自信地说:“我有诗歌一千首,……班班布在时人口”(《气彩笺歌》)... 韦庄是晚唐颇负盛名的诗人,又是五代花间派中成绩显著的词人。五代后蜀韦索“縠的《才调集》,遍选唐代各家诗歌一千首,独韦庄诗选入六十三首,居全集之冠。诗人自己也颇为自信地说:“我有诗歌一千首,……班班布在时人口”(《气彩笺歌》),足见韦诗影响之大。韦庄的词,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文学史家往往因词忽视其诗作。但对韦词也有一种传统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庄诗 黄巢起义军 唐王朝 伤时 秦妇吟 感伤诗 诗歌 长安 岩穴 夕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陈寅恪史学考据比较论
10
作者 丁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41,共8页
继承乾嘉学派无征不信的学风,借鉴西方科学的逻辑方法,用严密的考据进行史学研究,是王国维、陈寅恪治史的共同特点。由于治史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二人的史学考据又有各自的特色。王氏充分利用清代汉学家的小学成就,以文字、音韵... 继承乾嘉学派无征不信的学风,借鉴西方科学的逻辑方法,用严密的考据进行史学研究,是王国维、陈寅恪治史的共同特点。由于治史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二人的史学考据又有各自的特色。王氏充分利用清代汉学家的小学成就,以文字、音韵、训诂为手段,把地下材料和文献资料相互联系,进行严谨考据;陈氏则较注重发扬宋学精神,力求从原始史料中发掘义理内蕴。就各自的论著而言:王氏多归纳,少演绎;陈氏则在归纳之外,常用演绎。王氏多通过考据来论证“史实”;陈氏多通过考据发掘“义理”。王氏论著表现的是“精深”;陈氏则表现的是“通识”。二人史学考据的风格、方法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王国维 乾嘉学派 史学思想 秦妇吟 治学方法 史学研究 《莺莺传》 宋学精神 《北梦琐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记
1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3-204,共2页
本期含“中山大学学术名家访谈”“词学研究”“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亚欧文化研究”四个专题专栏,刊文凡18篇。1950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开设《唐代乐府》课程,主要讲授韦庄的《秦妇吟》。《秦妇吟》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经典旧篇,引起... 本期含“中山大学学术名家访谈”“词学研究”“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亚欧文化研究”四个专题专栏,刊文凡18篇。1950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开设《唐代乐府》课程,主要讲授韦庄的《秦妇吟》。《秦妇吟》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经典旧篇,引起王国维、罗振玉等人的关注,亦是勘察晚唐史事的重要材料。我今年九月下旬曾踏访敦煌,看着如今空空如也的藏经洞百感丛生,那里不仅催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也留存了中国盛世的文化光阴,令时光“倒流”有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妇吟 词学研究 敦煌藏经洞 韦庄 编后记 罗振玉 名家访谈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和韦庄
12
作者 王保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5期67-68,共2页
鲁迅和韦庄王保林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人们早已指出:鲁迅的诗歌跟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他或引用过古人的诗句(如"唱尽新词欢不见"是刘禹锡的诗句),或化用过前人的诗句(如"敢有歌吟动地哀"是从李商隐的"黄竹歌声动... 鲁迅和韦庄王保林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人们早已指出:鲁迅的诗歌跟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他或引用过古人的诗句(如"唱尽新词欢不见"是刘禹锡的诗句),或化用过前人的诗句(如"敢有歌吟动地哀"是从李商隐的"黄竹歌声动地哀"化出),等等,这些见解无疑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秦妇吟 韦庄诗 诗歌创作 《全唐诗》 《北梦琐言》 《花间集》 石头城 《无题》诗 鲁迅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