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平
唐雁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的秘密教门源远流长,并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备受瞩目。秘密教门本质上是民间宗教,后来由于官方正统思想的敌视和明清法令的禁止,不得不转入地下,成为秘密教门。晚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多秘密教门开始转型,宗教色彩...
中国的秘密教门源远流长,并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备受瞩目。秘密教门本质上是民间宗教,后来由于官方正统思想的敌视和明清法令的禁止,不得不转入地下,成为秘密教门。晚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多秘密教门开始转型,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结社性质日益显著。民国以后,秘密教门进入了新的会道门时期,政府在法律上承认了集会结社和宗教信仰自由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并力图将宗教、结社活动纳入政府管理之下。同时,由于民国初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会道门得到了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教门
会道门
政令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秘密教门与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
晚清秘密教门大多数是从青莲教和八卦教派生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罗教系统。步入晚清社会后,由于近代社会变迁,秘密教门的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停滞。晚清的秘密教门从其宗教色彩、组织结构和与会门的关系来看,应该处于由民间秘密宗教向民...
晚清秘密教门大多数是从青莲教和八卦教派生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罗教系统。步入晚清社会后,由于近代社会变迁,秘密教门的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停滞。晚清的秘密教门从其宗教色彩、组织结构和与会门的关系来看,应该处于由民间秘密宗教向民间秘密结社的转变期。晚清秘密教门的活动虽然触及到一些时代主题,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近代社会的一种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秘密教门
民间宗教
社会变迁
邪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治理民间秘密教门法律政策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孔祥涛
孙先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6,共7页
民间秘密教门问题是清代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顺治皇帝时期,沿袭了大明律中的有关规定,对秘密教门予以严厉禁止、镇压;康熙、雍正时期,采取了与民休息、区...
民间秘密教门问题是清代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顺治皇帝时期,沿袭了大明律中的有关规定,对秘密教门予以严厉禁止、镇压;康熙、雍正时期,采取了与民休息、区别对待的政策,对所谓“邪教”查拿、处理比较宽松;乾隆时期,清政府在处理所谓“邪教”案时,仍注意把握分寸,但不久就转为从严从重惩治的政策;嘉庆时期,清政府采取了按律严罚、双管齐下的慎重政策;道光中期至同治时期,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清政府却并未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镇压“邪教”的政策加以调整;直到光绪时期,才在个别地区,对某些教派的处置作了少许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秘密教门
法律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
4
作者
陈荣富
李栋秀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79,75,共5页
本文从信仰观念、组织性质、行为方式、创教目的、社会作用等方面揭示了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如出一辙。突显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和反动作用 ,以及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关键词
法轮功
秘密教门
会道门
邪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
被引量:
1
5
作者
秦宝琦
孟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81-85,共5页
秘密社会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存在与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极大,波及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影响到政治、宗...
秘密社会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存在与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极大,波及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影响到政治、宗教、文化及法律的制定等等。中国的秘密社会,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史学家、社会学家及文化学家的关注,并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拟对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问题,发表一些粗浅意见。一、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旧中国的秘密社会,是泛指那些为了某些政治、经济或信仰等原因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
社会
秘密教门
秘密
会党
中国历史
白莲教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宗教”概念的再认识
6
作者
邢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在研究历史上存在的有结社色彩的宗教组织时,学术界主要运用了三个概念,即"秘密教门"、"民间宗教"和"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组织进行了研究,但概念的内涵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
在研究历史上存在的有结社色彩的宗教组织时,学术界主要运用了三个概念,即"秘密教门"、"民间宗教"和"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组织进行了研究,但概念的内涵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研究这些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在社会科学领域能不能给事物创建一个明确而普遍使用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概念使用中存在的悖论现象的分析,认为概念不具备普遍永恒的适用性,概念是相对的。而概念本身也存在着概念系、概念组、子概念和最小子概念几个层次。概念组和概念系是概念的集合,本身不具备概念的性质,子概念是从某一角度对事物内涵的界定,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最小子概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概念提供研究所需的确定性。从概念相对的不同参照系中可以概括出概念的七个属性,即时间属性、地域属性、层次属性、学科属性、广狭属性、主观属性和进程属性。为了避免夸大概念的相对性,使概念的创建走向不可知论,本文初步探讨了概念的立论法则和驳论法则。用上述的理论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用驳论法则否定"秘密"这个提法,并质疑"民间"的提法,用一个关于宗教的子概念肯定其宗教性,于是"民间宗教"成为最贴近现实的概念,最后用概念的六个属性将这个概念明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最小子概念
概念的属性
民间宗教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
秘密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述红枪会的组织源流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子龙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54-57,共4页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河南、山东、直隶等省以及江苏、安徽、湖北、陕西部分地区的乡村民众武装自卫组织,二十年代曾一度掀起反对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以及军队、盗匪骚扰劫掠的群众性武装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红枪会
义和拳
华北地区
大刀会
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
乡村民众
组织系统
河南
民间
秘密教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邪详辩》初探
8
作者
来新夏
《安徽史学》
1985年第3期43-49,共7页
宝卷是明末以来,河北民间流传较广的秘密教门——白莲教及其支派的政治宣传品。它对研究秘密社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它是秘密教门的宣传品和教科书,虽然流传较广,但多为隐蔽散发或辗转传播,以致保存传世颇为不易。不过在道光年...
宝卷是明末以来,河北民间流传较广的秘密教门——白莲教及其支派的政治宣传品。它对研究秘密社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它是秘密教门的宣传品和教科书,虽然流传较广,但多为隐蔽散发或辗转传播,以致保存传世颇为不易。不过在道光年间却有一位留心社会问题,忠于封建统治的地方官吏黄育楩曾倾毕生精力一意从事破除秘密教门经卷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教门
邪教
宝卷
白莲教
明清之际
唐代长安
秘密
社会
道光
流传
经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平
唐雁超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中国的秘密教门源远流长,并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备受瞩目。秘密教门本质上是民间宗教,后来由于官方正统思想的敌视和明清法令的禁止,不得不转入地下,成为秘密教门。晚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诸多秘密教门开始转型,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结社性质日益显著。民国以后,秘密教门进入了新的会道门时期,政府在法律上承认了集会结社和宗教信仰自由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并力图将宗教、结社活动纳入政府管理之下。同时,由于民国初期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会道门得到了迅速发展。
关键词
秘密教门
会道门
政令法律
分类号
D6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秘密教门与近代社会变迁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勇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
文摘
晚清秘密教门大多数是从青莲教和八卦教派生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罗教系统。步入晚清社会后,由于近代社会变迁,秘密教门的发展出现了相对的停滞。晚清的秘密教门从其宗教色彩、组织结构和与会门的关系来看,应该处于由民间秘密宗教向民间秘密结社的转变期。晚清秘密教门的活动虽然触及到一些时代主题,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近代社会的一种反动。
关键词
晚清
秘密教门
民间宗教
社会变迁
邪教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Secret religion
Folk religion
Social changes
Heresy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治理民间秘密教门法律政策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孔祥涛
孙先伟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摘
民间秘密教门问题是清代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顺治皇帝时期,沿袭了大明律中的有关规定,对秘密教门予以严厉禁止、镇压;康熙、雍正时期,采取了与民休息、区别对待的政策,对所谓“邪教”查拿、处理比较宽松;乾隆时期,清政府在处理所谓“邪教”案时,仍注意把握分寸,但不久就转为从严从重惩治的政策;嘉庆时期,清政府采取了按律严罚、双管齐下的慎重政策;道光中期至同治时期,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清政府却并未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镇压“邪教”的政策加以调整;直到光绪时期,才在个别地区,对某些教派的处置作了少许调整。
关键词
清代
秘密教门
法律政策措施
分类号
D929.4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
4
作者
陈荣富
李栋秀
机构
杭州商学院
出处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6-79,75,共5页
文摘
本文从信仰观念、组织性质、行为方式、创教目的、社会作用等方面揭示了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如出一辙。突显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和反动作用 ,以及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关键词
法轮功
秘密教门
会道门
邪教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
被引量:
1
5
作者
秦宝琦
孟超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81-85,共5页
文摘
秘密社会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存在与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极大,波及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影响到政治、宗教、文化及法律的制定等等。中国的秘密社会,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史学家、社会学家及文化学家的关注,并成为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拟对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问题,发表一些粗浅意见。一、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旧中国的秘密社会,是泛指那些为了某些政治、经济或信仰等原因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关键词
秘密
社会
秘密教门
秘密
会党
中国历史
白莲教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历史研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宗教”概念的再认识
6
作者
邢科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文摘
在研究历史上存在的有结社色彩的宗教组织时,学术界主要运用了三个概念,即"秘密教门"、"民间宗教"和"中国民间秘密宗教"。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组织进行了研究,但概念的内涵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研究这些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在社会科学领域能不能给事物创建一个明确而普遍使用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概念使用中存在的悖论现象的分析,认为概念不具备普遍永恒的适用性,概念是相对的。而概念本身也存在着概念系、概念组、子概念和最小子概念几个层次。概念组和概念系是概念的集合,本身不具备概念的性质,子概念是从某一角度对事物内涵的界定,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最小子概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概念提供研究所需的确定性。从概念相对的不同参照系中可以概括出概念的七个属性,即时间属性、地域属性、层次属性、学科属性、广狭属性、主观属性和进程属性。为了避免夸大概念的相对性,使概念的创建走向不可知论,本文初步探讨了概念的立论法则和驳论法则。用上述的理论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用驳论法则否定"秘密"这个提法,并质疑"民间"的提法,用一个关于宗教的子概念肯定其宗教性,于是"民间宗教"成为最贴近现实的概念,最后用概念的六个属性将这个概念明确化。
关键词
概念
最小子概念
概念的属性
民间宗教
秘密教门
中国民间
秘密
宗教
分类号
B920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述红枪会的组织源流
被引量:
4
7
作者
李子龙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54-57,共4页
文摘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河南、山东、直隶等省以及江苏、安徽、湖北、陕西部分地区的乡村民众武装自卫组织,二十年代曾一度掀起反对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以及军队、盗匪骚扰劫掠的群众性武装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红枪会
义和拳
华北地区
大刀会
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
乡村民众
组织系统
河南
民间
秘密教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邪详辩》初探
8
作者
来新夏
出处
《安徽史学》
1985年第3期43-49,共7页
文摘
宝卷是明末以来,河北民间流传较广的秘密教门——白莲教及其支派的政治宣传品。它对研究秘密社会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它是秘密教门的宣传品和教科书,虽然流传较广,但多为隐蔽散发或辗转传播,以致保存传世颇为不易。不过在道光年间却有一位留心社会问题,忠于封建统治的地方官吏黄育楩曾倾毕生精力一意从事破除秘密教门经卷的工作。
关键词
秘密教门
邪教
宝卷
白莲教
明清之际
唐代长安
秘密
社会
道光
流传
经卷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末民初秘密教门向会道门的转变——以政府法令为视角的探讨
刘平
唐雁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秘密教门与近代社会变迁
陆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代治理民间秘密教门法律政策及措施研究
孔祥涛
孙先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法轮功与中国历史上的秘密教门和会道门
陈荣富
李栋秀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秘密社会产生的根源与特点
秦宝琦
孟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民间宗教”概念的再认识
邢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述红枪会的组织源流
李子龙
《齐鲁学刊》
CSSCI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破邪详辩》初探
来新夏
《安徽史学》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