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埃及剧变后科普特人问题透视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彭超
-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9,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埃及民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BSS041)
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YXXZ-02)
+1 种基金
2013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犹太-中东史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3-CXTD-01)等项目资助
-
文摘
2011年埃及剧变后,穆斯林与科普特人纷争持续不断。埃及政府的政策选择、科普特正教会的"新米勒特"制度和海外科普特人的积极活动是造成当前科普特人处境的深层次原因。科普特人问题反映了埃及在民族国家构建中面临的困境,短期内科普特人问题仍难以解决。
-
关键词
埃及
科普特人
民族国家
-
Keywords
Egypt
Copts
Nation-state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试析埃及科普特人战后政治地位的演变原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潘蔚娟
-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战略教研室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1期121-135,150,共15页
-
文摘
作为中东最大的基督教群体,埃及科普特人在20世纪70年代前却鲜为人知。70年代后,埃及国内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接连不断的冲突才使科普特人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埃及总统对宗教和科普特人的态度、政府法律条规对科普特人的影响、科普特基督教和科普特人对埃及政府的态度等三方面,梳理了埃及科普特人在战后政治地位的演变过程,认为埃总统发挥宗教职能的不同方式、埃及人共同的国民政治认同尚未真正形成以及科普特人缺乏政治参与热情是其政治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尽管形势仍扑朔迷离,但革命后的埃及的伊斯兰化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有强化趋势,而埃及宪法的世俗化又将直接影响到科普特人政治地位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因此,科普特人政治地位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问题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
关键词
埃及
科普特人
政治地位
宗教矛盾
国民认同
-
分类号
B928.411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埃及塞西政府的科普特族群政策及其挑战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郝诗羽
-
机构
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5,119,共15页
-
文摘
长期以来,科普特人与穆斯林间的族群矛盾是困扰埃及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历史上,每当国家形势动荡、社会关系紧张时,埃及的族群问题就格外突出。2011年"一·二五革命"爆发后,埃及的族群的矛盾再次凸显,对埃及政府构成挑战。出于稳定国内形势、重塑外交格局以及巩固个人政治地位的需要,塞西自上任以来将缓和族群矛盾作为执政重点之一,主要措施包括安抚科普特人、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推广温和宗教思想等。塞西政府针对科普特人所实施的族群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民众不满情绪蔓延、极端势力猖獗等现实困境。
-
关键词
塞西政府
科普特人问题
族群政策
“一二五革命”
-
Keywords
Abdel Fatah al-Sisi Government
Coptic Issue
Ethnic Policy
"January 25 Revolutio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中东国家建构中的少数族群问题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燕军
-
机构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95,共20页
-
基金
陕西省社科基金"民族国家构建与中东国家政治稳定研究(编号13H0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与中东国家政治稳定研究"(编号2013M53201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状况极为复杂,这导致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存在着大量少数族群,如何处理与少数族群的关系,是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以埃及科普特人为例,阐明少数族群与主体民族间关系的演变及他们如何在中东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被边缘化。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东国家对待少数族群的政策性失误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本文认为政策及执行的公平性是确保中东国家各族群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唯一出路。
-
关键词
少数族群
中东
民族国家构建
科普特人
-
Keywords
Ethnic Groups
Middle East
Nation-State Building
Copts
-
分类号
D562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阿拉伯世界的基督教徒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肖宪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1期25-27,共3页
-
文摘
一说起阿拉伯世界,人们总是想到伊斯兰教,想到在清真寺里祈祷的穆斯林,想到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其实,在阿拉伯世界里还有着人数可观的基督教徒,他们同样也是阿拉伯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剑桥中东百科全书》的统计,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大约有1,100万基督教徒,占阿拉伯世界总人口7%,这一数字几乎等于沙特阿拉伯全国的人口。
-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世界
穆斯林人口
科普特人
西方基督教
中东地区
希腊正教
正教派
阿拉伯地区
华夫脱党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浅谈阿拉伯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 6
-
-
作者
刘开古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9年第3期64-68,共5页
-
文摘
阿拉伯民族共同语,顾名思义,它是相对于阿拉伯各方言而在阿拉伯民族内通用的交际工具,即通常所指的标准阿拉伯语。要探讨该语言的成因,首先有必要弄清阿拉伯民族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斯大林同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对民族特征的论述,无疑表明民族是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社会范畴。从历史上看,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内,作为一个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还尚未形成。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系指阿拉伯半岛上游牧的或定居的闪米特居民。
-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
共同心理素质
《古兰经》
基础方言
经济生活
历史时期
民族特征
科普特人
叙利亚人
布哈里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接触过的阿拉伯领导人(二)
- 7
-
-
作者
翟隽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3期58-63,共6页
-
文摘
富有传奇色彩的阿拉法特不久前,先后有两则关于阿拉法特的消息作为各国新闻媒介的头号新闻迅速传遍世界。其一是说年逾花甲的阿拉法特终于结婚,新娘名叫苏哈,芳龄28岁,出生于一个信仰东正教的富有的巴勒斯坦家庭,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一位职些女革命家。不到两个月,又传来了更为惊人的消息。称阿拉法特乘一架安—26飞机从苏丹返回突尼斯巴解总部途中,在利比亚南部的沙漠上空遇上了强沙暴,飞机迷航后迫降,机头扎入了沙丘,整个飞机断为三截。
-
关键词
阿拉法特
新闻媒介
埃及人
非洲问题
中东局势
穆巴拉克
卡杜米
民族民主党
联合国秘书长
科普特人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