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健康科普文本翻译
1
作者 胡曦 刘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5期15-18,共4页
本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翻译Quantum Body:The New Science of Living a Longer,Healthier, More Vital Life一书中的节选片段,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对翻译实践进行探讨。在语言维方面,译者采用词性、语态和语序转换... 本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翻译Quantum Body:The New Science of Living a Longer,Healthier, More Vital Life一书中的节选片段,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角度对翻译实践进行探讨。在语言维方面,译者采用词性、语态和语序转换,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对等;在文化维方面,译者关注文化差异,避免文化曲解;在交际维方面,译者遵循专业、客观、精确、简洁的原则,关注作者的交际意图和目标读者的心理感受,再现原文的交际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生态翻译学在健康科普文本翻译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为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翻译 科普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汇层面看意义与风格的传译——科普文本译文比读个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占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0X期165-166,172,共3页
该文以意义和风格的准确传译作为评判标准,对一则科普文章的已有译本进行评析,并提出修改方案,认为结合语境考查词义,根据文体把握用词语体色彩,是译文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科普文本 比读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文本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敏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科普文本旨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科普知识,力求用词准确、句子表达清晰、客观、易懂。翻译材料是科普文本《大脑健康计划》,翻译中以目的论为翻译理论基础,在进行了翻译实践并分析了大量具体案例后,总结出科普文本中被动句的翻... 科普文本旨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科普知识,力求用词准确、句子表达清晰、客观、易懂。翻译材料是科普文本《大脑健康计划》,翻译中以目的论为翻译理论基础,在进行了翻译实践并分析了大量具体案例后,总结出科普文本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为了让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让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被动句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译为被动句;加主语译为主动句;译为形式上主动而意义上被动的句子;译为判断句;译为无主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文本 翻译方法 被动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域下中医科普文本外译研究
4
作者 陈穆雯 张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36期38-40,共3页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在西方越来越受欢迎。笔者对中医英译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单梳理,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根据中医科普文本中的词汇特点、句子及结构特点,考虑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以实现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医科普文本 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韩中科普翻译谈科普文本特点在译文中的再现
5
作者 印恬瑶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科普著作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形式,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有别于科技著作和论文。本文基于韩国科普文本翻译,探讨了在汉语翻译中如何再现科普文本的四个特点: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提出要使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 科普著作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形式,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写作体裁,有别于科技著作和论文。本文基于韩国科普文本翻译,探讨了在汉语翻译中如何再现科普文本的四个特点: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提出要使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策略,指导科普翻译实践,实现科普文本特点在译文中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中科普翻译 科普文本 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IEVES”阅读法在小学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中的应用探究——以21世纪英文报“Smart Winter Animals”一文教学为例
6
作者 丁海英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第9期42-45,50,共5页
“THIEVES”是适用于科普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阅读框架。学生可以根据“THIEVES”中每个字母代表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圈出来,从而精准掌握文章的结构、段落大意和核心信息的分布等,提高... “THIEVES”是适用于科普类文本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阅读框架。学生可以根据“THIEVES”中每个字母代表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圈出来,从而精准掌握文章的结构、段落大意和核心信息的分布等,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长期有意识地使用“THIEVES”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养成阅读科普类文章的思维习惯,形成阅读技能,让阅读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EVES 科普文本 阅读框架 阅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高段使用改良版拼图阅读教学模式处理科普类文本的教学设计——以《多维阅读》第6级Living in Space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菊 钱小芳(点评) +1 位作者 樊波(点评) 林红(点评) 《英语学习》 2020年第12期50-54,共5页
为了研究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对科普类文本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其高效完成对较长文本的学习,笔者改良了原有的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教学模式。改良后的拼图阅读教学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更适合小学高段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降低了课... 为了研究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对科普类文本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其高效完成对较长文本的学习,笔者改良了原有的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教学模式。改良后的拼图阅读教学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更适合小学高段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降低了课堂管理难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图阅读 科普文本 自主阅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实践——以Born to Be Free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芸洁 《英语教师》 2021年第24期127-129,共3页
分析进行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背景。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分级阅读第13级Born to Be Free为例,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探究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认为英语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提... 分析进行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背景。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分级阅读第13级Born to Be Free为例,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探究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认为英语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目标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各种类型语篇教学的意义,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科普文本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融合视域下初中英语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燕萍 《英语教师》 2023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分析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介绍学科融合视域的概念。从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索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认为教学思路涉及对学科融合的理解,对科普类文本的选择,对阅读过程的组织,对阅读教学过程的... 分析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介绍学科融合视域的概念。从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探索学科融合视域下的科普类文本阅读教学。认为教学思路涉及对学科融合的理解,对科普类文本的选择,对阅读过程的组织,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分析与反思等方面;将教学策略概括为调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及借助深度思维完成对科普类文本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科融合 科普文本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创建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鸿杰 周芹芹 管新潮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4期38-43,4,共6页
本研究拟以构建两岸三地科普文本英汉历时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平台,并讨论如何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语境中开展科普翻译方法论、本体论以及术语学和翻译质量评价层面的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系统化、专门化的科普翻译史研究,以期为科普... 本研究拟以构建两岸三地科普文本英汉历时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平台,并讨论如何在跨文化、跨学科的语境中开展科普翻译方法论、本体论以及术语学和翻译质量评价层面的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系统化、专门化的科普翻译史研究,以期为科普翻译教学与科普翻译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基础资源和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文本 平行语料库 创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高年段科普文读写结合研究实践探索——以A Snake Wrangler为例
11
作者 郭曼 林红 《英语学习》 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
科普类文本是小学英语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文体。科普阅读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在习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依据支架式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同... 科普类文本是小学英语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文体。科普阅读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在习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础上,依据支架式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教学策略,同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文本 读写结合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