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科普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红生 刘小山 李永箕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0期166-166,共1页
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普事业的发展。笔者从科普创新的内涵、紧迫性、和提高农民素质途径与科普创新等方向方面阐述了科普创新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科普创新 农业现代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扎实开展科普创新,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热烈庆祝航城街道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2
《新经济》 2018年第2期72-73,共2页
2017年12月21日下午,航城街道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宝安区科创局副局长、科技协会专职副主席李政,宝安区科技馆副馆长张宝兆,航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胜等出席大会,来自街道机关、各社区、
关键词 第一次代表大会 街道办事处 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创新 科学素养 科技协会 宝安区 副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本科生毒理学教学评价及课堂创新改革初探
3
作者 张文娟 张心煜 +2 位作者 李敏 谭璐艺 朱晨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分析其对毒理学教学各板块重要性和满意度、相关性及优化措施等情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结果105名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4.8%,女生占55.2%。选毒理学最重要原因,44.8%的学生认为课程很有用,26.7%的学生因内心喜欢,25.7%的学生因学分需要。对毒理学总体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3%和96.2%。对教学内容,86.7%的学生认为很有印象且教材合适;74.3%的学生认为36学时可保持;42.9%的学生对教学案例印象最深刻。92.2%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可增加开放性考试题目。在选修毒理学原因方面,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重要性不同;对于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满意度,不同原因间存在差异,认为本课程很有用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高。教学方法是学生最重视板块。94.2%的学生均喜欢科普创新或随堂案例演绎,认为对课程学习有帮助,并建议演绎形式多样化。结论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满意度高,随堂案例模拟和科普创新方法应持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毒理学 新医科 教学改革 科普创新 案例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通学科青少年科普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4
作者 黄世泽 张毅 +2 位作者 李岳琪 洪玲 卢野 《上海公路》 2024年第3期191-194,M0010,共5页
科普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对交通科学的兴趣和认知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前沿科普讲座、重大交通工程参观、重大科研设备体验(驾驶模拟器)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几类。当前的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尚存在思政元素凝练不清晰、... 科普活动是培养青少年对交通科学的兴趣和认知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前沿科普讲座、重大交通工程参观、重大科研设备体验(驾驶模拟器)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等几类。当前的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尚存在思政元素凝练不清晰、融入手段不明确等不足。现分析了科普活动可挖掘的思政元素,探讨了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动全过程的路径,旨在将思政元素与科普内容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讲座 科普参观 科普创新 思政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三深一土”战略 推动地学科普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本刊主编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7年第1期1-1,共1页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推动中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知识 科普创新 地质调查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科普机制创新初探——以中国农学会“两带两促”科技志愿服务模式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廖丹凤 包书政 +4 位作者 冯桂真 王长海 张楠 边全乐 何雄奎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0期87-93,共7页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 以志愿精神和科学精神为统领,通过高层与基层两类科技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及“两带两促”科普新模式推广,用崇德向善和雷锋精神驱动城乡科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在不需政府投资、不占国家资源、尽其所能不计报酬情况下,无偿服务农村农民,是今后构建农村科普新格局、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中国农学会广泛动员和吸纳涉农科教工作者及农技推广人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家、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等加入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塑造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社会化队伍结构,建立起了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136支服务分队,志愿者近3000人,形成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用得上、留得住、常在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保障了科普资源常年扎根农村,形成了农村科普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机制,有效破解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难题,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科普 科技志愿服务 科普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应用普及中一些科普性实用性创新性技能
7
作者 李彦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5-68,共4页
信息化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人们对应用软件的了解相对较多,而对支撑其运行的设备却了解较少,从影响计算机运行的因素及计算机三大常见问题出发,找出了计算机科学安全使用的技术突破口:大力普及计算机科... 信息化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人们对应用软件的了解相对较多,而对支撑其运行的设备却了解较少,从影响计算机运行的因素及计算机三大常见问题出发,找出了计算机科学安全使用的技术突破口:大力普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着力提升使用者的业务素质;科学使用计算机的几个基本关注点;中小学要重视计算机实用技术的教学研究。最后探讨了计算机科普中需要研究探索的几个技术问题:了解计算机各个元部件的属性是科学普及计算机技术之本;创新管理计算机是计算机科普重要核心;科学管理计算机硬盘,用技术确保系统数据安全;科学处理好静电、磁场和氧化对存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科普性实用性创新性技能 研究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科技新知识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被引量:1
8
作者 柏才慧 《农村科学实验》 2017年第12期71-72,共2页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 及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普及新科技知识,从而提升人力资源质 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和科学普 及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普及新科技知识,从而提升人力资源质 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创新 科技创业 问题 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