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六省科技金融指数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柯 郭凤茹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2,共5页
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金融基础指数、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贡献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 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金融基础指数、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贡献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及其分项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湖北省和河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山西省的科技金融建设有待加强。其中,湖北省的科技产出一枝独秀,其他省份需提高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河南省的科技金融贡献指数最高,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几乎占据中部六省的一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科技金融指数 复合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协同推进、区域分化与因地制宜发展
2
作者 邹克 刘翔 +1 位作者 倪青山 张淦尧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共21页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维度的多层次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多渠道搜集数据,采取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等比次序赋权法,统计测度2013—2022年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全方位地讨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稳步增长趋势,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协同前进,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现出多发展极的尖峰右偏拖尾分布特征、东中西部梯次递减与扩散特征、“南快北慢”与向更高水平非均衡发展的演化特征。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强化政策引领与市场协同、因地制宜、“以评促建”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指数 公共科技金融 市场科技金融 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企业成长支撑视角下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德春 陈银国 张长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运用复合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证券市场及政府支持发展趋势良好,但... 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分析,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运用复合熵权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处于良好状态,孵化器形式的天使投资、证券市场及政府支持发展趋势良好,但面临结构失衡的问题,商业环境和金融服务机构对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支撑相对不足,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及银行服务水平无法对科技型企业形成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科技金融发展指数 复合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编制、总体态势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小华 周海洋 程琳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60,共15页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百度搜索指数中与金融科技话题相关的文本内容,据此编制中国金...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式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百度搜索指数中与金融科技话题相关的文本内容,据此编制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和332个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同时对其总体态势和时空特征进行全面探索。研究发现:(1)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跨越式发展、现代科技的应用推广和监管层既鼓励创新又牢守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显著增长,其中技术支持对金融科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金融科技发展的地理穿透性较弱,2017年及以前呈现一定的发散趋势,地区二元结构特征明显,2018年及以后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同样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未来需要密切关注落后地区金融科技的技术红利与潜力释放问题;(3)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存在总体上的分散性和区域内的空间集聚性,重点表现为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存在空间依赖性,这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传统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相似,并且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南沿海向内陆的阶梯性变化,而“胡焕庸线”成为梯队之间的明显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发展指数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文本挖掘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余丽霞 李政翰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9,共18页
数字化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竞争主体与服务形态,也深刻改变着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从而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影响,本文选择2013—2021年我国91家... 数字化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竞争主体与服务形态,也深刻改变着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从而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的影响,本文选择2013—2021年我国91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银行个体层面的金融科技应用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盈利能力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通过创新银行经营模式、丰富银行产品,有效提升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且相较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盈利提升的作用更显著;在经营风险方面,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呈现出先降后升的非线性趋势,且相较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冲击的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应用指数 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姚婷 宋良荣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3-63,共11页
采用GMM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总体风险,盈利能力强的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增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获利,所需要的经... 采用GMM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总体风险,盈利能力强的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增强,可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获利,所需要的经济资本增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银行相比具有规模、资金和经验优势,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与经济资本存在负相关关系。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体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升了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风险管理 经济资本 金融科技应用指数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科技能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胜 闫晗 边鹏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9,共10页
面向金融稳定理事会2018年发布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研发、推广、应用、投入、影响、基础、风控7个方面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金融科技指数,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进行微观评估,比较并分析各银行、各国、各地区金融... 面向金融稳定理事会2018年发布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从研发、推广、应用、投入、影响、基础、风控7个方面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金融科技指数,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进行微观评估,比较并分析各银行、各国、各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亚洲、北美地区银行金融科技指数排名总体领先,各项金融科技能力一级指标排名领先的银行也以亚洲、北美地区居多。总结金融科技指数排名领先银行和地区的特点,得出以下启示:加强对金融科技的政策引导;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升对金融科技的研发、应用、推广能力;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市场培育和客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金融科技指数 层次分析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