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探讨
1
作者 党玲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13-14,共2页
在调查河南省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人才流失、培养模式、资金投入、人才保护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提出新形势下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营造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和... 在调查河南省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人才流失、培养模式、资金投入、人才保护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提出新形势下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营造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良好环境,构建高校科学的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以及完善人才保护和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河南省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科技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良好环境 培养机制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2
作者 杨振动 陈效林 牛俊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数字经济和专业课程教育相互融合,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4个“不足”,文章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 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数字经济和专业课程教育相互融合,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4个“不足”,文章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体现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构建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2+N”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产业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4
作者 胡卫平 韩葵葵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共7页
该文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和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 该文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和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实施‘脱颖计划’”,依据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素养发展;建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多方支持;选拔创新学生,实施特殊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选拔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下饲料行业人才需求与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5
作者 陈孟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3-96,共4页
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饲料行业经历了深刻变革。研究聚焦科技创新驱动下,饲料行业在饲料配方技术、加工工艺、生产过程与绿色可持续方面的新发展和对人才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成为新时期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饲料行业经历了深刻变革。研究聚焦科技创新驱动下,饲料行业在饲料配方技术、加工工艺、生产过程与绿色可持续方面的新发展和对人才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科技创新驱动下饲料行业的人才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最后,根据饲料行业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以及现有人才能力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高校教育改革、企业培养人才、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三方面提出培养饲料行业人才能力的策略,旨在更好地满足饲料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饲料行业 人才需求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丽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45,共4页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被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不仅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加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步伐。培养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基础。文章从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文化产...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被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不仅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加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步伐。培养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基础。文章从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高校层面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对社会层面上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中国产业升级 被引量:4
7
作者 夏杰长 袁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3,共14页
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 引进海外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施“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满足模型有效性前提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以及创新创业效应实现;(3)“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激励手段、城市类型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该促进作用在“供给型政策”与“环境型政策”激励程度更大、“生产型城市”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的更大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 科技人才集聚 人力资本高级化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主要国家培育未来产业的多组态路径分析——基于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视角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君豪 杨一帆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70,共12页
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如何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力量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是有待回答的重要改革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观,探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构建“颠覆技术... 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如何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力量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是有待回答的重要改革问题。基于复杂系统观,探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而构建“颠覆技术突破系统—未来产业创新生态—国家产业创新体系”联动的整体分析框架,结合NCA和fsQCA方法分析全球主要国家培育未来产业的多组态路径。研究发现:①单一因素均无法构成未来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人才条件最早出现瓶颈水平(17%),产业转化能力条件后期的瓶颈水平(949%)最高;②各有6个组态构成未来产业高和非高发展水平的驱动路径,可归纳为“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创新平台—产业政策”两类高水平发展模式和“科技滞后—平台匮乏”“智力短缺—转化乏力”两类低水平发展模式;③通过对样本国家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揭示不同国家对应的单维优势主导和多维协调型两种发展策略选择。据此,提出中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支撑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 颠覆性技术 创新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国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9
作者 彭术连 肖国芳 王硕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人工智能正深度重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其赋能本质体现为三重战略转向:驱动教育范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重构教育场景与育人方式,实现教育体系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耦合。在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向驱动进程中,必须... 人工智能正深度重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其赋能本质体现为三重战略转向:驱动教育范式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重构教育场景与育人方式,实现教育体系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耦合。在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向驱动进程中,必须高度警觉潜在的创造力驯化、情感计算困境、技术治理缺位、创新生态失衡等风险。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需要筑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根基,擘画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制度矩阵,探索人智共生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创构人工智能教育的伦理治理范式,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评价机制,形塑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从而为科技强国战略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自主可控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人工智能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要素及其构建逻辑——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传记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阔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2,共12页
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是多主体、跨机构、超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62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传记分析发现,创新人才的涌现、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育制度、科技制度与人才制度等多维制度要素一体化推进、协同性发展、系统... 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是多主体、跨机构、超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62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传记分析发现,创新人才的涌现、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教育制度、科技制度与人才制度等多维制度要素一体化推进、协同性发展、系统性支撑的结果。创新人才成长制度的构建逻辑是战略性与全球性、自主性与协同性、基础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根本依循,这要求教育制度以服务创新人才终身学习为目标,科学制度遵循长期主义与渐进主义,人才制度充分保障人才自由流动、团队协作与跨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成长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制度要素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1
作者 李晓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12-116,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能力是人工... 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能力是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机制,人工智能通过提升区域创新总量、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水平处于一定区间时,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最为显著,过高或过低均会削弱其作用效果。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对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文化产业繁荣度较高的地区更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12
作者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8,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高校创新体系以及投入扩散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人力投入是高校创新产出的根本源泉;创新经费投入构成高校创新产出的核心保障;技术转让对于高校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国际合作研究为高校创新产出提供重要推动力,但国际会议交流还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高校创新 创新投入 创新扩散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聚科技人才 深化创新驱动
13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树立“大人才观”,不断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创新人才科教一体化,加快建设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医院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省影像与介入医学重点实验室、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浙...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树立“大人才观”,不断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创新人才科教一体化,加快建设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医院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省影像与介入医学重点实验室、介入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实现丽水市医疗机构在这一领域“0”突破。同时,聘请滕皋军院士、李校堃院士、陈小元院士等多名专家学者为首席科学家、博士后联合培养导师,吸引优秀博士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重点实验室 工程研究中心 科教兴院 人才集聚 联合培养 人才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助力化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一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
14
作者 余林 黄克彬 蒋先杰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今天,化工领域的创新突破往往被视为纯粹的技术问题,但翻开叶俊伟主编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读者会惊觉:那些推动中国化工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来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更是一代代科学家以...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今天,化工领域的创新突破往往被视为纯粹的技术问题,但翻开叶俊伟主编的《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读者会惊觉:那些推动中国化工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来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更是一代代科学家以家国情怀为底色、以科学精神为筋骨、以工匠精神为笔触绘就的精神图谱。这部著作通过百余位化工先驱的鲜活案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编织成一张立体的育人网络,揭示了科技创新背后深沉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化工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路径 被引量:50
15
作者 谈国新 郝挺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1,共8页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正在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链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决定着产业链的深度和高度。其次探讨了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正在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链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决定着产业链的深度和高度。其次探讨了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提升的机理,指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前提是必须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主要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和市场要素资源等。最后探讨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路径: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文化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价值链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被引量:38
16
作者 徐俊 丁烈云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化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获得快速和长期稳定的发展。论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科技创新对文化科技业发展的推动作... 文化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获得快速和长期稳定的发展。论文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分析了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科技创新对文化科技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管理部门促进文化科技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文化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现状研判与革新路径 被引量:13
17
作者 解学芳 韩晓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随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制度安排,构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立足现状研判,在企业层面,科技创新尚未完全渗透到文化企业的创新环节,且文化企业并未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放到重要地位;在产业层面... 随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制度安排,构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立足现状研判,在企业层面,科技创新尚未完全渗透到文化企业的创新环节,且文化企业并未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放到重要地位;在产业层面,文化产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未建构起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我国应紧跟国际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潮流,从文化政策、行业协会、知识产权(IP)、文化企业层面加快提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郝挺雷 谈国新 高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2-175,共4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是新时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理念,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基于钻石理论提出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模型;构建了新时代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创新是新时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理念,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文章基于钻石理论提出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模型;构建了新时代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表明: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不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相对分散的优势因子使得能力较弱地区仍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获得提升的重要因素是技术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不足与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牧然 王健 陈凡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5-120,共6页
在概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五点不足,之后针对这五点不足,论述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并且建议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在将来制定《网络文化产... 在概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五点不足,之后针对这五点不足,论述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并且建议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在将来制定《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实施办法》时,将这些对策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产业 科技创新 税收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解学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8-90,共3页
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可以简单从3个时态来分析:从历时态来看,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变迁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从共时态来看,科技创新拓展了... 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文化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可以简单从3个时态来分析:从历时态来看,20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变迁历程表明,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从共时态来看,科技创新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在融合中阔步向前;从将来时态来看,科技创新将导向文化产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脉络 科技创新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