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江西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巴克 徐开诚 +3 位作者 黄荣华 曾小军 魏玲玲 付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该文对江西省现行的主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分析了当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现实需求,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江西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该文对江西省现行的主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归纳和评价,分析了当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现实需求,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适合于未来一段时期江西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就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5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江西省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政府为主导 经济区建设 现实需求 推广工作 农业发展 江西农业 发展机遇 鄱阳湖 多元化 生态 求和 农民 归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丁建 张巴克 +3 位作者 周军 李福安 熊小文 苏小波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通过对江西47个市(县)14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农民最需要的技术为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良品种信息和现代养殖技术;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主要靠周围人员的带动;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为电视、手机、电话和网络;最受欢迎的... 通过对江西47个市(县)149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农民最需要的技术为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良品种信息和现代养殖技术;获取技术信息的渠道主要靠周围人员的带动;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为电视、手机、电话和网络;最受欢迎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认知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农民获取信息不够及时,存在对虚假信息的担心。并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等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调查 分析 建议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方法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的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向仕容 罗华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742-8744,共3页
以"户联网"和农技推广部门联动为基础的政府主办型模式、"大学+基地"为基础的专家大院模式为例,探讨了博弈论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的应用,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博弈论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两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俊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促进了大学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了科技与“三农”的对接,促进了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指导扶持了...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促进了大学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的实现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新通道,实现了科技与“三农”的对接,促进了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指导扶持了涉农企业,引导培育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当前我国农村科技兴农的一种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推广 科技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芒果产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绩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巍 曹丹丘 +2 位作者 宦梅丽 韦开蕾 许能锐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6期24-27,共4页
依据海南省三亚、乐东、东方、陵水和昌江5市芒果产区的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海南省芒果产业主要科技推广模式绩效。研究发现:海南地区3种芒果产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绩效评价得分均低于绩效体系总分的60%,推广水平... 依据海南省三亚、乐东、东方、陵水和昌江5市芒果产区的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海南省芒果产业主要科技推广模式绩效。研究发现:海南地区3种芒果产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绩效评价得分均低于绩效体系总分的60%,推广水平较低;3种模式在推广能力、推广效益、推广满意度以及组织创新能力上各有优劣。建议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成果转化率;拓宽科技推广途径,提高服务覆盖率;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保证科技推广体系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芒果 科技推广模式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武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04年第4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农业专家大院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宝鸡市人民政府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所农业高校科技推广模式的成效对比及优化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星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87-90,94,共5页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3所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成效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推广模式注重公益性的推广服务;四川农业大学的推广模式则立足于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合作;湖南...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3所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成效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推广模式注重公益性的推广服务;四川农业大学的推广模式则立足于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合作;湖南农业大学的推广模式更偏重于校地、校企合作,注重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开发。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农业高校科技推广的主体地位、建立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信息网络渠道、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推广协同创新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科技推广模式 成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试验站”科技推广模式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基于陕西3个村庄的调查
8
作者 郭占锋 姚自立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试验站"科技推广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强调农民直接参与,进而形成3方互动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专家长期驻守"试验站"并将农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手把手、... "试验站"科技推广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强调农民直接参与,进而形成3方互动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专家长期驻守"试验站"并将农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直接传授到农户手中,缩短了技术传递的周期。这种模式在推动地方农业快速发展与促进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村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陕西省3个村庄的调查,探讨了西农"试验站"科技推广模式对村庄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站 科技推广模式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科 赵惠燕 李振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740-9741,9743,共3页
农业科技推广的受体是农民,他们对科技的寻求、接纳和创造受其知识、愿望、特征和能力的制约,在这些方面农村妇女与男性不同。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关注两性不平等的处境、利益和权力,是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分析了... 农业科技推广的受体是农民,他们对科技的寻求、接纳和创造受其知识、愿望、特征和能力的制约,在这些方面农村妇女与男性不同。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关注两性不平等的处境、利益和权力,是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分析了社会性别敏感参与式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提出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参与式 科技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学彬 赵文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回顾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历程的基础上 ,介绍和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模式 ,并提出了建立形式多样。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科技推广模式 合作机制 项目管理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学双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40-42,共3页
为突破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障碍,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可持续发展。以农业科技推广成功实践为例,研究“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思路、运行机制及推广成果。“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为突破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障碍,推动农业科技推广可持续发展。以农业科技推广成功实践为例,研究“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思路、运行机制及推广成果。“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和自然延伸,是我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一次创新。“全程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推动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提供参考,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探索 全程参与式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区中药材科技推广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6期24-24,共1页
六盘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的种植基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六盘山的中药材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先后吸引一大批规较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聚集在此。尽管如此,但是,六盘山区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落后等原因,致使该地区的中药... 六盘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的种植基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六盘山的中药材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先后吸引一大批规较大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聚集在此。尽管如此,但是,六盘山区由于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落后等原因,致使该地区的中药材的科技推广模式相对滞后,过多的保留了传统的成分,这严重阻碍了六盘山区中药材的发展。优化六盘山区中药材科技推广模式是当前该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六盘山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中药材的科技推广模式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依据该地区中药材科技推广的缺陷,制定了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中药材 科技推广模式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国家造林项目”科技推广模式及效益评价
13
作者 黄育春 黄毓雄 《热带林业》 2001年第4期178-187,共10页
海南省国家造林项目科技推广模式及效益评价是本项目总结的延续和深化 "",,也是海南省原有科技基础的发展。在省世行办的直接领导下从省区到基层以世行造林,(),任务为主线建立起科技推广组织体系通过办培训班、科技咨询、示... 海南省国家造林项目科技推广模式及效益评价是本项目总结的延续和深化 "",,也是海南省原有科技基础的发展。在省世行办的直接领导下从省区到基层以世行造林,(),任务为主线建立起科技推广组织体系通过办培训班、科技咨询、示范样板林,进行科技,,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推广桉树优良无性系比一般种子育苗造林增产。最好的配比施肥比不施肥的林木增产%。全垦整地后用38.1%144.4单拖犁沿环山等高线开沟贮水,品字形定穴适当密植造林,水土保持效果好,以年1994为例,液体径流量比荒草坡减少587.61t/hm2,造林三年后,固体径流量趋于零,较好地维护了林地的生态平衡。与此同时,给我省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造了一批森林财富,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林农的生活条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干部和科技人才,为今后科技发展贮备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造林项目 科技推广模式 经济效益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分析——“科技小院”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紫燕 吴宜超 饶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8-320,323,共4页
分析了"科技小院"的形成背景,指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作为一种高校农技推广体系,一是把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的平台直接延伸到"三农"一线,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 分析了"科技小院"的形成背景,指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作为一种高校农技推广体系,一是把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的平台直接延伸到"三农"一线,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的紧密结合;二是坚持"实"和"思"结合。踏实深入生产一线,在生产一线做科学研究、做服务同时又心系"三农"。将服务"三农"与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农村文化建设四者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高校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学 科技推广模式 科技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5
15
作者 高翔 张俊杰 胡俊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4-76,共3页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 ,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而大学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 ,因...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是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比较单一的推广模式 ,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业成果转化率的需要 ,必须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而大学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 ,因此 ,发挥其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为先,创新为本——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创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我国辽阔的地域带来各异的气候,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各个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中根据地区的农业发展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模式,为推动科技扶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 农业推广模式 湖州市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性理论科技小院助力古生村乡村振兴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楠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4期97-99,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有科技服务直接高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覆盖生产全程、工作可持续性、促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等优势。文章以嵌入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古生村为切入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有科技服务直接高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覆盖生产全程、工作可持续性、促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等优势。文章以嵌入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古生村为切入点,从身份嵌入、资本嵌入、文化嵌入和科技嵌入四方面,深刻剖析了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这一深入探索,为其他科技小院赋能乡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进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坚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 乡村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全面振兴 嵌入性理论 实施策略 文化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新媒体营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淑华 贾培瑶 赵忆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12-I0012,共1页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使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微信、微博、网络页面与平台等为宣传推广手段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圈子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不仅促动了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改革,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效率;...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使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微信、微博、网络页面与平台等为宣传推广手段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在社会经济发展圈子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不仅促动了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改革,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效率;还通过自媒体形式打破传统农业销售、交流的限制,为建设现代农业带来契机。鉴于此,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所构建的新媒体营销模式,可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将结合李国政主编、孙绍年主审的《农村经济》,研析新媒体营销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探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营销 经济发展质量 现代农业科技 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新媒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