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袁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1,共2页
在对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临的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政府、企业、科技机构的功能不明确和缺乏风险投资支持等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要明确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导向、规范、... 在对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面临的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政府、企业、科技机构的功能不明确和缺乏风险投资支持等问题和难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要明确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导向、规范、中介促进功能,强化企业在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和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及金融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 风险投资机制 现实生产力 贡献率 金融机构 促进功能 科技机构 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经验和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中涛 张燕之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4-37,共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法国、前西德、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例,1950年,全国农场年用工总量为151亿工时.1977年减至52亿工时。而且只用原来大约三分之一的劳动量,生产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法国、前西德、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例,1950年,全国农场年用工总量为151亿工时.1977年减至52亿工时。而且只用原来大约三分之一的劳动量,生产出了相当于原来1.6倍的产品。1977年与1950年比,谷物产量从2,814亿斤增加到5,230亿斤;棉花从4,342万担增加到6,314万担;肉类从1,220万吨增加到2,565万吨。按每工时产量计算,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倍多。1820年,美国一个农民所生产的产品只能供另外4个人消费。此后用了100年时间,即到1920年,才将供养人数翻了一翻,达到8个人。再后,只用30年时间,即到1950年,又把供养人数增加一倍,达到16个人。而到1978年,供养人数已达59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生产力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思考
3
作者 张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8-2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对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为目标,对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科技进步在新增产值中的贡献还比较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工作 科技进步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 鉴定机构 市场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运行机制 科学技术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问题浅析
4
作者 张兴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问题浅析张兴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之一,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现代化,其要求是在研究手段、方法和研究成果上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这方面,我国拥有雄厚的实...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问题浅析张兴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之一,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现代化,其要求是在研究手段、方法和研究成果上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在这方面,我国拥有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在基础研究的某些领域,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问题浅析 经济效益 科技进步 新技术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现代化 科技投资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黑龙江垦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
作者 杜桂莲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7期4-5,共2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我国已进入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我国已进入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必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现实生产力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树海 《现代情报》 2003年第12期202-204,共3页
科技情报机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中心工作来抓 ,为最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论述了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 ,确立信息服务新理念 ,建立信息服务... 科技情报机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中心工作来抓 ,为最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论述了进一步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认识 ,确立信息服务新理念 ,建立信息服务产业化平台 ,完善信息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 科技情报机构 “三个代表” 信息服务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因素及对策
7
作者 陈其国 陈荣 《林业与生态》 2000年第5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开发人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转化与推广 示范装置 生产应用 推广应用 推广人员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
作者 江见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76-79,共4页
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江见春近几年,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导下,我国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大胆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每年仍有80%左右的科技成... 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江见春近几年,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导下,我国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大胆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每年仍有80%左右的科技成果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研成果开发 生产部门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贸易 科技成果开发 农村技术市场 工业设计 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为宏 刘慧 彭德雷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强化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已经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必答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但仍面临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尚未普遍建立、具有转化价值的高质量专利储备不足、政策体系的协同性与执行力度有待提升、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够畅通等问题。故亟须体系化协调各级政策的落实,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发展;营造“政产学研用”生态系统,加强实现产业化源头供给;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化改革,形成新质生产力合力;建立人才、服务、耐心资本一体化机制,打造全链条的支撑体系。通过系统化、协同化的改革举措,真正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原始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鸿飞 赵春江 李瑾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仍面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跨领域协作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队伍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打造高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柏强 母璇 刘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8,共12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途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表明,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高质量创新成果较少、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途径。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表明,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高质量创新成果较少、市场导向不明确等问题,较难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亟需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本研究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指出科技成果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间的转化逻辑;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本研究聚焦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基于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及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系统阐释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及过程机理。剖析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加速前瞻性技术布局、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机制、构建科技成果发展生态和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效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 战略生态位管理 原创性科技成果 颠覆性科技成果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仝宣文 陈庆庆 李霞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5,共12页
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及测度体系,用以分析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具体路径。通过对2015—2022年我国31... 地方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及测度体系,用以分析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具体路径。通过对2015—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高校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发现,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创新驱动与技术进步机制、知识溢出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展现了双重路径协同作用的系统性支撑。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地区凭借资源优势与市场化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上显著优于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因技术吸收与应用能力突出,较传统产业在成果转化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政策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技术研发、中试验证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高效转化,打造以技术转移机构和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开放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科研管理体制,通过优化科研成果收益分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搭建高效的科研资源整合平台,推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计划以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助力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创新生态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提升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蓝文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2,共9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和科技,高等教育是培养新型劳动者、孕育新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赋予高校新使命,提出新要求,也为高校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高校如何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新作为,文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和科技,高等教育是培养新型劳动者、孕育新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赋予高校新使命,提出新要求,也为高校创新发展提供新机遇。高校如何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新作为,文章着重就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研究。基于文本分析法,运用NVivo12梳理和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主要特征,辅以实地调研访谈,进一步了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匹配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从强化新兴技术成果有效供给、激发新兴技术成果转化动力、优化新兴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强化新兴技术成果转化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高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凤山 姜伟强 徐知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转化渠道不够通畅、...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缺乏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需要高职院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 现实困境 机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若干思考——以水稻产品研究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敬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4期20-23,共4页
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安徽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品牌产业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何及时、高效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安徽水稻入手,通过调研... 作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安徽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品牌产业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丰硕的科研成果如何及时、高效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安徽水稻入手,通过调研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水稻 科技成果 转化 农业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支持重点 深化项目管理 将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良玉 王敬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通过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前期性开发、中试和熟化,提高国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专项的实施,目前转化资金项目已成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熟化,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通过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进入生产前期性开发、中试和熟化,提高国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专项的实施,目前转化资金项目已成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熟化,支撑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转化资金项目管理、切实发挥资金的效益,是做好农村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项目管理 现实生产力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 突出 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房思勤 《技术经济》 2001年第7期9-11,共3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甘清瑛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形成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生产力 障碍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信息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结合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5,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科技兴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由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一、问题的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科技兴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由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规范。于是,作为科研社会结构不可分割的图书情报,不仅要以便于使用的形式供给研究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信息 科技成果转化 生产力 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三要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凤珍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4-75,共2页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三要素齐凤珍燕山大学燕山大学(原东北重机学院)是一所以重型机械为特色,理、工、文、管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人均转让费均居全国高校前列。从该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来看...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三要素齐凤珍燕山大学燕山大学(原东北重机学院)是一所以重型机械为特色,理、工、文、管综合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人均转让费均居全国高校前列。从该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来看,市场需求、中试投入、二次开发是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生产力 应用技术成果 经济效益 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技术进步 市场需求 二次开发 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