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益东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199,共14页
-
文摘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底线思维解决非共识下的议而不决;科技审度和审度思维所特有的执两用中、包容互补、多元开放、整合升级、共识决策等,可提供有效的治理对策。科技转型是治理科技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科技审度可发挥重要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以构建真善美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加快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据此总结出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以作为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指南。
-
关键词
科技审度
高风险社会
动车困境
误识内卷
科技重大风险
-
Keywords
reconsid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 risk society
emu train’s dilemma,involution of mistaken recognition,catastrophic risks of s&t
-
分类号
N1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科技审度与新科技文化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大椿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60,198,199,共17页
-
文摘
审度科技文化,其要在审时度势,得出恰当的结论,作出必要的抉择。从科技审度的观点看,科学成为主流文化后所滋生的科技文化霸权,已使科学与文化渐行渐远。随着宽容文化理念的兴起,在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出现了对话与融合的趋势。当下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重新找回科学所失去的文化内蕴,重建一种有文化的科学,即所谓新科技文化。寻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乃是科技发展中最主要的价值走向。
-
关键词
科技审度
科技文化
对话融合
真善美
-
Keywords
reconsid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ogue and integration
unity of the truth
goodness
beauty and holiness
-
分类号
N1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马克思科技审度的历史实践视角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刘大椿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
文摘
采用历史实践视角是马克思科技审度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视角即所谓历史的视角,以及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劳动的视角、资本化的视角、人性复归的视角。采用历史实践视角,马克思对科技的审度可被梳理为:在科技史探究下把握科技,以生产实践为"母体"剖析科技,以批判资本"暴力"为目标审视科技,在人类解放的自由愿景中驾驭科技。
-
关键词
马克思
科技审度
历史视角
生产实践
资本化
人性复归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