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李平
孙晓敬
曹明平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4
|
|
3
|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吕蔚
王新峰
孙智信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5
|
|
4
|
基于OWA的TOPSIS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李俊
张嘉瑜
何刚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5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
冯岑明
方德英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6
|
广义灰色面积关联评价模型及其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
曾波
崔学海
刘岱
邓琳
谢玉凤
|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7
|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趋势与指标设计 |
齐书宇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8
|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比较研究——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创新主体作用的实证 |
苏明
|
《区域经济评论》
|
2013 |
12
|
|
9
|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与路径优化 |
郭华
史佳林
李瑾
孙国兴
刘会想
尹川
|
《农业展望》
|
2021 |
2
|
|
10
|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福建省5所“双高计划”院校为例 |
连舒婷
陈远宏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1
|
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研究——基于PCA-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 |
汤飞
赵方
宁雪
刘金平
柴金川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2
|
“十一五”科技规划目标实现度评价——以杭州为例 |
倪芝青
沈悦林
龚勤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3
|
“一带一路”沿线省际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陈聪聪
马向平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
2
|
|
14
|
江西永新:构建革命老区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机制 |
贺永辉
|
《中国农村科技》
|
2024 |
0 |
|
15
|
中国数字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交互影响 |
邹新月
王旺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4
|
|
16
|
多属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 |
安春生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我国将改革和完善现行科技奖励制度 |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8
|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区域优势形成的影响分析 |
孙兵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