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次治理框架下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治理——理论、实践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响 严广乐 蔡靖婧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多层级政策结构、制度性分割破碎和多元创新主体利益差异使区域科技创新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以多层次治理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在借鉴苏格兰科技创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三角与苏格兰地区的中外实践比较,剖析多层次治理... 多层级政策结构、制度性分割破碎和多元创新主体利益差异使区域科技创新治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以多层次治理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在借鉴苏格兰科技创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三角与苏格兰地区的中外实践比较,剖析多层次治理系统的制度安排、运作机制及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整合与协调作用,为多层次治理模式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治理中的应用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多层次治理 政策整合 政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体系构成与运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严剑峰 包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9-96,共8页
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从国家创新系统(NIS)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现状、构成及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政府、军方、国家实验室、军方... 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从国家创新系统(NIS)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发展现状、构成及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政府、军方、国家实验室、军方实验室、大学及产业界共同构成的军民融合型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六边形"模式,并分析了"国防需求牵引"、"市场需求牵引"和"科技自由探索驱动"三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关键环节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系统 体系构成 运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冯锋 汪良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42,共7页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系统 技术研发 技术应用与改造 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级四体系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海婴 胡云涛 蒋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4,共6页
关键词 三级四体系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构成要素的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组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沃源 乌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系统构成要素视角构建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 从系统构成要素视角构建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三大梯队且不同类型梯队影响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环境要素不同。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梯队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系统 创新环境 组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若干设想 被引量:3
6
作者 赖一飞 刘伟 魏敏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4,共3页
针对湖北区域的特点与背景,分析了湖北科技创新系统的特征。探讨了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模型以及湖北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系统的网络构架。
关键词 湖北 科技创新系统 创新维度 创新模式 创新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艺 张汝斌 彭靖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支撑和重要途径,不仅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围绕云南经济建设,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资源开发型"、"引进、消... 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支撑和重要途径,不仅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围绕云南经济建设,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资源开发型"、"引进、消化、吸收型"和多层次的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能起到科技支撑作用和基础保障的作用,但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当和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完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文魁 刘小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螺旋创新理论阐述了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弥补了现有创新理论的不足,对于提升整个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三螺旋创新理论阐述了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的内在驱动力、不同地区能够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弥补了现有创新理论的不足,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效率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在阐述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北京市科技创新系统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并不是很理想,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新环境有待提高、科技产业化不足、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结构不合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DEA 科技创新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研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近乐 章柯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 科技创新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梳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特征,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系统分解为科技创新主体子系统、要素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并基于秦巴山脉区域省市航空航天制造业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序变量中,政府支持度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各子系统有序度均体现出波动上升的特点,但复合系统仅实现了低度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创新系统 协同 航空航天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效率测度
10
作者 许楠 王立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2-64,共3页
文章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和研发人员总数作为投入变量、技术成果成交金额作为产出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10个样本城市2001—2010年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进行定量... 文章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和研发人员总数作为投入变量、技术成果成交金额作为产出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10个样本城市2001—2010年的科技创新系统效率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资本和人员对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效率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各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系统 运行机制 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S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科技创新系统
11
作者 蔡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24-27,共4页
本世纪80、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时期,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愈益明显。基于此,相当多的国家开始对既存的科技创新系统重新构造,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开始... 本世纪80、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时期,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愈益明显。基于此,相当多的国家开始对既存的科技创新系统重新构造,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现代科技创新系统 科学评价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浙江省水产科技创新系统设想研究
12
作者 陈刚 《现代渔业信息》 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
近十多年来,浙江省水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其主要经验是:一靠市场机制,二靠科技进步。目前水产科技体制在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着重对浙江省水产科技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并对建设浙江省水产科技创新系统进... 近十多年来,浙江省水产业能够迅速发展,其主要经验是:一靠市场机制,二靠科技进步。目前水产科技体制在该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着重对浙江省水产科技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并对建设浙江省水产科技创新系统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水产科技创新系统 渔业科技体制 政府职能 水产院所 水产研究所 水产企业 人才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和瑞亚 张玉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1-37,共7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各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从纵向比较来看,与2006年相比,2010年各省市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且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科技金融的实施对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创新公共金融政策和工具,构建区域性公共金融平台,提供长期持续的公共金融支持,实现公共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投入匹配,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金融系统 科技创新系统 耦合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能力科委 完善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系统
14
作者 <新形势下转变与拓展中心城市科技工作职能的方略研究>课题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4-35,共2页
提出了中心城市“能力科委”的新概念 ,并论述了能力科委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从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传播和服务系统三个层面论述了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 中心城市 科技工作 能力科委 科技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西明 魏阙 +1 位作者 陈劲 冯雪皓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4,106,共12页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 本文从“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体系能级提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探讨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仿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数据能量作为驱动创新体系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在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优化科技政策制定机制和提升科技治理精准施策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数字科技创新生态中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生态学特征。基于研究发现,提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用好数据要素、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等路径,推进数字科技创新和数实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数据要素 国家创新体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以移动通信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锦来 赵晨 +1 位作者 林晨 贺俊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共11页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难以持续,然而这一观点与中国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经验事实相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视角,构建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并利用过程追踪法剖析移动通信这一典... 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推动科技创新难以持续,然而这一观点与中国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经验事实相悖。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基于战略导向视角,构建科技战略导向驱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的过程机制,并利用过程追踪法剖析移动通信这一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战略匹配、政策驱动和系统演化3个必要构件及其关系构成科技战略导向与持续创新之间的因果链条。政府需要依据机会窗口、系统基础的变化选择规范型战略导向、聚合型战略导向与前瞻型战略导向3种战略导向形式,以实现战略与环境的匹配。科技战略导向最终以新型举国体制为载体,分别起到破解外部路径依赖、构建内部路径优势、破解内部路径惯性的作用,以驱动科技创新系统实现“框架雏形—共同价值—自组织演化”的阶段性发展,进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持续创新。本研究回应了文献对新型举国体制认识不足的同时,对于中国关键核心领域的创新赶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系统 新型举国体制 科技战略导向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的历史演进及经验启示——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1
17
作者 潘冬晓 吴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87-93,共7页
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是美国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关键。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视角,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的历史演进,揭示其成功经验为:美国政府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载体... 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安排是美国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关键。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视角,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的历史演进,揭示其成功经验为:美国政府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载体,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借鉴美国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官产学研"高效协同运转的科技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理论 美国科技创新制度安排 国家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建平 郭明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112,共5页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赖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当前,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赖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当前,山西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及运行机制,提出了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提升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的双重生态意蕴及其整合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詹志华 董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生态意蕴:一是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二是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尽管学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都处于独立状态,但二者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具有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 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生态意蕴:一是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二是科技创新可被视为一种生态系统。尽管学界对二者的研究大都处于独立状态,但二者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具有必然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发展的格局并不是自发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合。深入分析了二者间互动关系,并从多维度视角提出了整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化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互动关系 整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期刊功能协同机制
20
作者 李艳红 杨保华 丁仕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5年第16期155-160,共6页
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科技期刊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与协同机制。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术引领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功能协同上面临多元主体联动不足、传统功能定位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在... 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科技期刊在其中的功能定位与协同机制。科技期刊作为知识传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学术引领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功能协同上面临多元主体联动不足、传统功能定位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从主体协同与功能协同两个维度构建科技期刊协同机制,提出服务国家战略战略需求,立足行业发展,强化期刊与创新生态系统内各主体的互动,并通过深化开放获取、构建学术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等路径,推动科技期刊从传统的成果发布交流平台向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平台跃升,全面融入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期刊 功能协同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