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邹蔚 王兴宇 +1 位作者 万凤娇 武亚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空间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呈波动上升态势和“东中高、南北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城市韧性... 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空间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呈波动上升态势和“东中高、南北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城市韧性最高。(2)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布局。(3)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仅上海达到中级协调阶段,其他城市处于初级协调与轻度失调阶段,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未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水平滞后与同步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市韧性 科技创新水平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技创新多元投入的创新生态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娜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机会,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产出也逐年攀升。其中,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专利的申请数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机会,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产出也逐年攀升。其中,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专利的申请数量、科技人才培养规模以及R&D经费投入占比等代表科技创新水平的多项指标已位居世界前列,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系统 多元投入 经济全球化 科技创新事业 科技论文 科技创新产出 科技创新水平 我国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及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乘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2,共4页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支持与推进,具体内容包括整合科技创新价值观、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支持与推进,具体内容包括整合科技创新价值观、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等。通过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与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将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开创更为先进的创新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府作用 科技创新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测度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升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建吉 闫明涛 +3 位作者 张明昊 周诗梦 王莲莲 王艳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64,共7页
科技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以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时空演... 科技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实现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以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核密度、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提出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呈逐步提升趋势,由2011年的0.084提升到2020年的0.137;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两极分化格局,绝对差异逐渐缩小,且不平衡程度有所降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呈“块状”分布格局,整体仍处于低水平和较低水平,且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增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通过聚焦创新中心城市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融合与集聚发展,促进中心城市“多核驱动,点轴延伸”空间模式的形成等,提高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水平 新中心 提升路径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发俊 徐飞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文论述了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采用中外比较的方法 ,对这些因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科技创新水平 出版时滞 信息技术 中国 学术质量 科技论文“外流”现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引资竞争与科技创新水平——基于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建国 关文 齐默达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83,共12页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地方发展的新标尺。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框架,选取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引资竞争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引资竞争对科技创新水平均...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地方发展的新标尺。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框架,选取2007—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引资竞争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引资竞争对科技创新水平均起到正向激励效应;引资竞争达到一定层次,财政分权的激励效应会提升1.243倍;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为加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中国应进一步深化财政分权,探索非规范性财政分权的制度体系;并进一步扩大整体开放,引导地方引资竞争重心转向营商环境优化和引资管理创新;同时,强化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鼓励中西部探索多层次引资竞争并给予多维度创新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引资竞争 科技创新水平 新激励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领域研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丽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3,共2页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创新的要求 ,而进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对科技创新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跨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跨学科领域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科技创新方法 ,跨学科领域研究为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科技创新的要求 ,而进行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对科技创新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跨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跨学科领域研究能够丰富和完善科技创新方法 ,跨学科领域研究为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帮助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备受推崇 跨学科领域研究 造性思维 科技创新方法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经济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途径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建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国家新体系 新经济 科技创新途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T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低碳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金芬 徐超 姜木枝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成篇集中论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低碳化的科技创新来支撑,科技创新低碳化内含着生态文明的要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成篇集中论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低碳化的科技创新来支撑,科技创新低碳化内含着生态文明的要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科技创新低碳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在实践方面是互为支持的,而且在理论方面也有耦合关系。SST理论为科技创新低碳化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方法论,运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创新低碳化过程中的社会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创新低碳化 SS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洁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17-317,321,共2页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就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根据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需求,具体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的作用,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 作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就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查静 林青宁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10期35-37,共3页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为创新驱动与自主创新战略奠定了基调。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下,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为创新驱动与自主创新战略奠定了基调。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下,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方面制定了系列部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显著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跃升。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伟大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自主新战略 农业科技创 农业农村现代化 科技创新水平 新驱动 未来展望 战略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征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排名从全国第23位提升到19位本报讯记者日前从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暨科技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 “十三五”期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排名从全国第23位提升到19位本报讯记者日前从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暨科技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2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排名从全国第23位提升到19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 科技创新水平 科技管理系统 “十三五”期 全省科技工作会议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翻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迎接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
13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6期7-7,共1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但不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稳居全球第二,但不少领域依然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此同时,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消除贫困任务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服务 人口结构 科技创新水平 环境压力 现代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 发展水平 新兴产业 中国梦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影响路径及其因果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郝金磊 余志远 陈菁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本文基于1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路径及其因果非对称性,研究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创新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强度在影响西部地区科技... 本文基于1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路径及其因果非对称性,研究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创新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强度在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较为普适的作用;区域开放程度、创新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强度和创新平台建设五个前因条件组成四条路径影响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其中,有两条路径可以实现高科技创新水平,也有两条路径会导致非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科技创新水平和非高科技创新水平的路径互相独立,证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与其前因条件之间具有因果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科技创新水平 影响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视角的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142-3145,共4页
科技创新城市强调科技创新功能的主导作用以及驱动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个性,属于创新型城市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文在研究国内外科技创新城市的最新发展动态基础上,提炼、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极化发展与科技创新城市非均衡增... 科技创新城市强调科技创新功能的主导作用以及驱动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个性,属于创新型城市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文在研究国内外科技创新城市的最新发展动态基础上,提炼、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极化发展与科技创新城市非均衡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并从实施"绿色新政"、培育功能复合区、推行"三旧"改造、构建智慧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区 科技创新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16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46-46,共1页
2016年6月1日,农业部召开部党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强调,要充分认识这次大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 2016年6月1日,农业部召开部党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强调,要充分认识这次大会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 两院院士大会 科技创新水平 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领导 中国科协 革命性影响 科技强国 专题会议 核心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基金共同资助视角下的区域联合创新态势分析及效果测度
17
作者 王菲菲 郭雯华 +3 位作者 陈茜 王美鑫 薛蕊 徐梦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意义]基于科技基金共同资助的视角,探究区域联合创新现状,为构建高效且合理的区域创新协同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杂网络分析、逐步回归法等对区域联合创... [目的/意义]基于科技基金共同资助的视角,探究区域联合创新现状,为构建高效且合理的区域创新协同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杂网络分析、逐步回归法等对区域联合创新的布局态势及影响效果展开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参与共同资助的论文数量最多且学术影响力最高;各地区的区域联合创新水平逐年提高,对共同资助的依赖度不断降低;地缘邻近性和资源互补性是区域间以共同资助形式实现联合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基准回归结果发现,论文数量和学术影响力对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论文数量的影响性稳定且持久,学术影响力和成果新颖性的影响效力更大,但持久性较弱,后者的促进作用有一定滞后性;异质性检验发现,论文数量和学术影响力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递进影响分析表明,共同资助形式下的区域联合创新会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合 共同科研资助 科技创新水平 资助依赖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助力农业强省建设走深做实
18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80-81,共2页
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体系,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体系,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工作主要做法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三农”工作扎实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省 乡村振兴 科技特派员制度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 科技创新水平 服务模式 做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创科技通过CMM3级认证
19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2,共2页
日前,联创科技正式获得CMM3级别评估认证。这一认证的通过和实践过程,表明联创培养了一批在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在实践、思想意识方面颇为成熟的骨干。这是下一个阶段继续提高企业生产运作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日前,联创科技正式获得CMM3级别评估认证。这一认证的通过和实践过程,表明联创培养了一批在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领域,在实践、思想意识方面颇为成熟的骨干。这是下一个阶段继续提高企业生产运作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提高客户需求的响应度以及促进联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好软件企业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司 CMM3级认证 项目管理 质量管理 软件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合作谋发展 携手创新求共赢——中兴通讯与埃森哲合资成立南京中兴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
作者 曹飞 《中兴通讯技术》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兴通讯公司 埃森哲公司 南京中兴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开发 系统集成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