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 被引量:27
1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29-32,40,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一些事件所导致的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全面反思,学者们也提出了包括"民主模型"在内的一些新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本文作者在对公众参与科学事务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科技公共传播)建立一个包括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在内的整合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知识普及 理解科学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39-142,149,共5页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发展图景 碎片化特性 六要素模型 体系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公共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参与动机 被引量:7
3
作者 翟杰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科技公共传播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科技传播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科技公共传播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成为科学家、公众、媒体、政府、工业部门等多个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 科技公共传播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种科技传播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科技公共传播出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成为科学家、公众、媒体、政府、工业部门等多个主体积极参与的一个社会领域。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科技公共传播参与动机的多样化,促进了传播关系的复杂化。文章对科技公共传播的参与主体及其参与动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公共传播 传播主体 参与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