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人员流动、源企业联结与逆向知识溢入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金玉 彭秋萍 +1 位作者 罗勇根 GE Zhenting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9,共21页
科技人员流动所伴随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双向的,对源企业同样存在逆向知识溢入效应.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专利发明人流动数据和企业间专利引用数据,本文考察了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具有知识溢入效... 科技人员流动所伴随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双向的,对源企业同样存在逆向知识溢入效应.利用中国上市企业专利发明人流动数据和企业间专利引用数据,本文考察了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具有知识溢入效应,该影响持续1年-2年的窗口期.同时,相较于低绩效科技人员,高绩效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知识溢入效应更为明显;源企业为非国有性质企业或者目标企业为国有性质企业时,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的知识溢入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溢入效应主要通过:1)增加源企业与目标企业合作的可能性;2在有向性科技人员流动网络中占据较好的网络位置两种渠道带来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企业特征中,科技人员流动对源企业的知识溢入效应有所差异.研究从科技人员流动和知识溢入方向性角度丰富了人力资本流动相关研究,也为企业如何借助流失的科技人员来积累社会资本和促进知识溢入以提高企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企业 科技人员流动 知识溢入 合作研发 有向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员流动中的科技成果权属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19,共3页
论述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任权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反作用,提出正确界定科技人员流动中的技术成果权属,建议建立科技人员流动法律制度。
关键词 科技人员流动 科技成果 权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科技人员流动态势浅析
3
作者 赵葆 高闻 《中国科技论坛》 1988年第3期55-57,共3页
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1987年6月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中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其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本文简称科技人员),从1984年1月1日至1987年6月1日期间的流动情况进... 国家科委科技干部局1987年6月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中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其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本文简称科技人员),从1984年1月1日至1987年6月1日期间的流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本文将对这次抽样结果作简要分析。一、流动趋势人才流动的总趋势是与近年来的政策环境和改革的大气候密切相关的。我国科技人员流动从1984年起呈上升趋势,1985年形成高潮,1986年急剧下降,1987年下降趋势逐渐有所回升。对此可作这样的解释:1984、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对科技人员管得过死的管理体制受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流动 行政机关 直辖市 国务院 自治区 研究与开发机构 事业单位 高等院校 专业技术职务 大中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科技队伍应当稳定──苏州市区国有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流动的情况调查与思考
4
作者 汪长根 王新华 叶羽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40,共6页
国有企业科技队伍应当稳定──苏州市区国有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流动的情况调查与思考汪长根,王新华,叶羽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国有工业企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市迈向基本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国有工业企业科技人员的频... 国有企业科技队伍应当稳定──苏州市区国有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流动的情况调查与思考汪长根,王新华,叶羽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国有工业企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市迈向基本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国有工业企业科技人员的频频流失又成为一些同志十分担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科技人员 科技队伍 国有工业企业 苏州市区 科技人员流动 人才流动 人才交流中心 情况调查 专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技人员的流动模式及其对策
5
作者 汪国杰 《科学管理研究》 1982年第5期63-68,共6页
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我国国情较全面地对科技人员的流动模式和方式进行论证,提出若干对策,供有关领导部门决策时参考。一、流动的模式有些人谈论科技人员的流动,常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来对比我国科技人员流动中存在... 本文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我国国情较全面地对科技人员的流动模式和方式进行论证,提出若干对策,供有关领导部门决策时参考。一、流动的模式有些人谈论科技人员的流动,常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来对比我国科技人员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不妥的,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遵循不同的流动原理。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人员流动服从于垄断资本家的利益,竞争是流动的杠杆,金钱是流动的灵魂,智力财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为人的资本)的买卖是流动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流动 横向流动 流动模式 智力结构 科技布局 科学技术 若干对策 效能 群体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误区 全面贯彻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
6
作者 王莘耕 《求实》 CSSCI 1997年第5期38-39,共2页
走出误区全面贯彻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王莘耕邓小平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对此作了科学的、全面的阐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走出误区全面贯彻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王莘耕邓小平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对此作了科学的、全面的阐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走出误区 科技知识分子 全面贯彻 科技人员 科学技术人员 《邓小平文选》 科技人员流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专业技术职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流动的态势及其对策
7
作者 丁坚 《探索(浙江)》 1987年第5期63-67,50,共6页
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促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具体方针政策推动下,在全省各级劳动人事和科技干部管理部门以及... 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促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具体方针政策推动下,在全省各级劳动人事和科技干部管理部门以及各级人才交流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浙江的人才流动工作开展得较为积极稳妥,发展是健康的,并收到了一定的效益。比如,近年来杭州市二轻总公司通过人才交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00余名,使该系统科技力量薄弱的状况有所改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由1981年的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科技人员合理流动 集体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工作 态势 科技干部 位部门 人才使用 人才交流机构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