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专题图形库系统的科尔沁沙地动态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赵永平
徐斌
黄芳
王一谋
-
机构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8,共7页
-
文摘
以科尔沁典型沙区土地类型专题图形库为基础,对科尔沁地区30多年来沙地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该区由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50~70年代是沙漠化迅速发展时期;70~90年代是沙漠化发展加剧阶段;若减弱人类干扰或在人类帮助下,生态仍具可恢复性。
-
关键词
专题图形库
科尔泌沙地
动态研究
沙漠地
沙丘
-
Keywords
Thematic cartographic data base
Horqin sandy area
Dynamic research
-
分类号
P931.3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退化沙质草地开垦和封育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4
- 2
-
-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文海燕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126,共5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G2000048704)资助课题"沙漠化的生物过程与植被恢复重建机理
-
文摘
分析了退化沙质草地开垦耕种2年和围封恢复5年后土壤理化性状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1)开垦后2年的耕作,使0~15cm耕作层<0.1mm细颗粒组分下降了23.8%,其中0~2.5cm表层和2.5~7.5cm亚表层0.1~0.05mm的细沙损失了38.1%和27.0%,土壤的粗粒化程度已接近于流沙;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别下降了38.4%,28.0%和18.4%,下降幅度随土层深度而减小。(2)围封恢复5年后,粒级分布的变化仅发生在0~2.5cm的表层土壤,极细沙(0.1~0.05mm)、粉粒(0.05~0.002mm)和粘粒(<0.002mm)含量分别提高了43.1%,11.1%和32.5%;土壤有机碳和氮磷养分的显著提高发生在0~2.5cm表层和2.5~7.5cm亚表层,7.5cm土层以下没有变化。(3)草地开垦引发了强烈的风蚀作用,使富含营养的细微颗粒吹蚀,导致有机碳和氮磷养分的损失;采取围封措施后,植被的恢复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的截存和保护效应。
-
关键词
退化沙质草地
开垦
封育
土壤理化性状
科尔泌沙地
-
Keywords
cultivation
enclosu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
Horqin sandy land
-
分类号
S812.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