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大洋科学钻探计划简介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慧 李亚萍 王学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8-639,共2页
1968年由美国等多个国家启动的深海钻探计划及后续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正在实施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内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40多年来,科... 1968年由美国等多个国家启动的深海钻探计划及后续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正在实施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内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40多年来,科学大洋钻探在全球各大洋共完成钻井3000余口,累积取芯超过40万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 科学钻探计划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深海钻探计划 地球科学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白垩纪恐龙时代陆相地质记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成善 高远 +22 位作者 王璞珺 吴怀春 吕庆田 朱永宜 万晓樵 邹长春 黄永建 高有峰 席党鹏 王稳石 贺怀宇 冯子辉 杨光 邓成龙 张来明 王天天 胡滨 崔立伟 彭诚 余恩晓 黄何 杨柳 毋正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2-430,511-534,共43页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 过去一百年地球的气候持续变暖,未来地球可能进入两极无冰的温室气候状态。白垩纪是深时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认识白垩纪气候对于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均有重要意义。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以研究白垩纪陆地气候与环境演变、探索大规模陆相有机质富集机理为科学目标,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框架下,成为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项目历时16年,以超97%的取心率获得连续完整的8187 m岩心,建立了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高精度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松辽盆地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旋回与气候事件,揭示了白垩纪湖海平面波动机理,确认了松辽盆地发生过海侵事件。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推动了全球地质学家合作研究白垩纪温室气候,带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为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代表了探索深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可以预见,未来借助科学钻探,人类会不断增强对深时气候环境演化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古气候 年代地层格架 海侵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松科2井东孔测井设计 被引量:19
3
作者 邹长春 肖亮 +2 位作者 牛一雄 侯颉 彭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9-287,共9页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实施两井四孔,其中松科2井东孔是钻探的主体钻孔,设计井深为6 400m,拟穿透白垩纪地层。松科2井东孔的实施对于开展白垩纪沉积环境和气候研究、实现油气勘探新突破、提升深部钻探技术和复杂井况的测...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实施两井四孔,其中松科2井东孔是钻探的主体钻孔,设计井深为6 400m,拟穿透白垩纪地层。松科2井东孔的实施对于开展白垩纪沉积环境和气候研究、实现油气勘探新突破、提升深部钻探技术和复杂井况的测井技术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钻探的科学目标和任务,结合松科2井东孔钻井工程设计及井况特点,开展了测井设计。提出松科2井东孔拟采用先进的测井仪器设备采集测井数据,设计的测井方法系列包括裸眼井综合测井和套管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2大类。根据钻井开次和钻进计划情况,设计了8次裸眼井综合测井和5次套管井固井质量检查测井。不同钻井开次的裸眼井综合测井项目有所不同;考虑到井深4 500m以下高温测井的挑战性,设计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总之,松科2井东孔测井设计既力求取全取准各项测井资料,又体现了应对复杂井况的灵活性,有利于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科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 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科2井东孔 测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松科2井东孔岩心空间归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宁 邹长春 +2 位作者 彭诚 赵金环 牛一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1-276,共6页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通过两井四孔的连续取心,获得国际上第一个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作为该项工程的主体钻孔,松科2井东孔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钻取营城组至火石岭组的连续岩心;为满足更高精度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 松辽盆地资源与环境深部钻探工程计划通过两井四孔的连续取心,获得国际上第一个连续的白垩纪陆相沉积记录。作为该项工程的主体钻孔,松科2井东孔采用非定向取心技术钻取营城组至火石岭组的连续岩心;为满足更高精度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获取松科2井东孔岩心的准确深度与方位信息。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与岩心扫描图像上的4种典型特征,利用成像-岩心扫描图像综合处理软件开展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完成了松科2井东孔三开中途完井井段的岩心空间归位工作;对归位结果进行了质量评级。结果表明,归位质量等级在AA和AB的岩心占半数以上;粗砂岩、砾岩及火成岩等层段岩心的深度归位比较准确;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层段岩心方向定位效果较好。岩心校正深度误差整体上随钻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符合实际规律。岩心空间归位结果为下一步的地质分析及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科2井东孔 电成像测井 岩心空间归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88,94,146,共3页
2011年8月26—27日,海洋地质杂志社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学术研讨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编委员会顾问、委员、学术专家、以及特邀代表等70余人出席会议。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大会围绕中国陆架海研究与大陆架科... 2011年8月26—27日,海洋地质杂志社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学术研讨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编委员会顾问、委员、学术专家、以及特邀代表等70余人出席会议。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大会围绕中国陆架海研究与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进行了大会报告和研讨,10位专家介绍了各自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会议还是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的启动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钻探计划 学术研讨会 大陆架 青岛 编辑委员会 海洋地质 研究成果 地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完井并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6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2,共1页
历经4年、钻深7 018 m、钻穿白垩纪地层……2018年5月28日,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的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号井(以下简称松科2井)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口井不仅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22年来实施的... 历经4年、钻深7 018 m、钻穿白垩纪地层……2018年5月28日,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的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号井(以下简称松科2井)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口井不仅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也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创出311 mm大口径连续取心1 651 m、3种不同口径单回次取心最长等4项世界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世界纪录 亚洲国家 钻井 完井 连续取心 白垩纪地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从马里克走向未来——加拿大北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情况综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金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i004-i007,共4页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北极地区 加拿大 INTERNATIONAL 马里 开发情况 勘探开发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2003年12月 综述 国际研讨会 2002年 研究成果 生产调查 澳大利亚 会议内容 日本 the 三角洲 中国 俄罗斯 项目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被引量:1
8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0-430,437,共2页
1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与重大地质科技创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王稳石为负责人钻探完成的松科二井,深7018m,是亚洲国家最深的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 1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与重大地质科技创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王稳石为负责人钻探完成的松科二井,深7018m,是亚洲国家最深的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工程。项目研发的超深井大口径取心技术体系,攻克了超高温钻并技术等地球深部探测重大技术难题,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科技进展 勘探技术研究所 科学钻探工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 钻井工程 地球深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成善教授简介
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王成善,男,57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物岩石与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为了使我国青藏高原地质研究能在国际上占领一席之地,近30... 王成善,男,57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物岩石与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为了使我国青藏高原地质研究能在国际上占领一席之地,近3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恶劣条件下的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考察和研究,系统地进行了青藏高原沉积地质及其与板块构造、大陆碰撞和高原隆升关系的研究,开展青藏高原海相油气盆地研究。在青藏高原基础地质与含油气盆地分析和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创造性成果,为我国青藏地区油气地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中国地质大学 青藏高原 博士生导师 副理事长 地球化学 矿物岩石 常务理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科1井在大庆油田开钻
10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松科 科学钻探计划 中国科学 科学认识 松辽盆地 地质构造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钻井——松科1井开钻
11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58,共1页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松科1井近日在大庆市开钻。该井是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松科1井近日在大庆市开钻。该井是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后,在我国大陆上实施的第三口重大科学钻探井。该工程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组织实施,美、德、加、日、奥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钻孔岩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钻井 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科 陆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表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