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加强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陈朝氽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广州
-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0-33,共4页
-
文摘
研究生严谨求实的 科学道德素质水平在滑坡,弄 虚作假的念头和行为在增多, 其原因是他们对科学道德规范 真信度下降,高校培养教育措 施不力,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 影响。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各 种有力措施,促使研究生科学 道德水平提高。
-
关键词
高校
研究生
科学道德教育
政治思想教育
-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道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2
-
-
作者
赵国栋
石佳
-
机构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46-5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科学家美德伦理与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中国的科学道德教育可追溯至先秦墨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科学道德教育在不同阶段分别以爱国教育、科技伦理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等特征出现。长期以来,科学道德教育在理念上重视规范性科学道德价值,在内容上融入全球化科学语境,在路径上注重科学与德育的互融,但尚未形成独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反思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道德困境,未来的科学道德教育应在框架设计上实现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并重;在教育实践上探索多样化路径,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潜在的伦理风险和道德挑战。
-
关键词
新中国
科学道德教育
科学美德教育
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
-
Keyword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cientific eth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of scientific virtues
virtue ethics and normative ethics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谈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晓英
-
机构
东北大学
-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0,共2页
-
-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科学伦理
-
分类号
G3-4
[文化科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加强大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
- 4
-
-
作者
王为恒
-
机构
山东青岛大学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1期35-37,共3页
-
文摘
随着科学的飞跃发展,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科学技术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滥用、传染病增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高度发展等等严重的危险。科学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和政治的直接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关心科学道德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国际科技界希望“科学家要做出承诺,通过自身行动,认同高标准的道德”。
-
关键词
科学道德教育
科技界
大学生
主导作用
关心
政治
社会背景
发展
直接影响
增加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谈高校科学道德教育
- 5
-
-
作者
王勤
-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29,共2页
-
文摘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而科技的进步需要科学道德的支持。 目前在高校学习的理工科大学生,将是我国21世纪的建设人才。21世纪我国和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
关键词
科学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科研活动
高校
理工科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科技工作者
21世纪
经济迅速发展
学科教学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石海霞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19,共3页
-
文摘
一个国家的科学道德状况同该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当前科学道德水平一方面受转型时期各种因素的干扰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又因科学的发展同社会现有伦理体系的矛盾而面临挑战,因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科学道德建设。
-
关键词
科学道德建设
中国
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道德教育
科技伦理
-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G301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