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直觉”到“科学”:学术思想史视角下知识碎片理论对科学概念转变的理解与解释
1
作者
郑旭东
陈月高
杨佳美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过去几十年,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经历了从连贯性理论到碎片化理论的范式变迁。研究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对此展开了考察。在与连贯性理论的对比中,碎片化理论彰显出对科学概念转变之理解与解释的独特价值。以物理学为样本,...
过去几十年,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经历了从连贯性理论到碎片化理论的范式变迁。研究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对此展开了考察。在与连贯性理论的对比中,碎片化理论彰显出对科学概念转变之理解与解释的独特价值。以物理学为样本,知识碎片化理论构建了一个旨在解释科学概念转变的整体性、系统性框架。在微观层面,该框架以现象学基元概念重组模型及重组过程中的结构化优先级认知机制,来描述直觉物理学的心理机制;在宏观层面,该框架通过协调类概念来组织模型,并利用感知与推理的认知机制,来描述科学物理学的心理机制。二者的结合,阐释了学习者在科学概念转变过程中如何从“直觉”走向“科学”,从而为科学教育中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科学概念转变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碎片化理论
科学概念转变
现象学基元
协调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直觉”到“科学”:学术思想史视角下知识碎片理论对科学概念转变的理解与解释
1
作者
郑旭东
陈月高
杨佳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基金
202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促进‘三个课堂’应用质量提升的模式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Z2022-0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过去几十年,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经历了从连贯性理论到碎片化理论的范式变迁。研究基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对此展开了考察。在与连贯性理论的对比中,碎片化理论彰显出对科学概念转变之理解与解释的独特价值。以物理学为样本,知识碎片化理论构建了一个旨在解释科学概念转变的整体性、系统性框架。在微观层面,该框架以现象学基元概念重组模型及重组过程中的结构化优先级认知机制,来描述直觉物理学的心理机制;在宏观层面,该框架通过协调类概念来组织模型,并利用感知与推理的认知机制,来描述科学物理学的心理机制。二者的结合,阐释了学习者在科学概念转变过程中如何从“直觉”走向“科学”,从而为科学教育中更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科学概念转变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知识碎片化理论
科学概念转变
现象学基元
协调类
Keywords
Knowledge fragmentation theory
Scientific conceptual change
Phenomenological primitives
Coordination class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直觉”到“科学”:学术思想史视角下知识碎片理论对科学概念转变的理解与解释
郑旭东
陈月高
杨佳美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