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以来散文中的“科学智慧”书写
1
作者 周哲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1,共7页
智慧的生成路径多样,但极少有人从科学角度予以萃取和凝练。新时期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势头空前迅猛,其强劲的辐射力与渗透力给人类社会和生态世界带来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以“科技”命名“时代”已是无声共识,中国作家将科技与人文结... 智慧的生成路径多样,但极少有人从科学角度予以萃取和凝练。新时期以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势头空前迅猛,其强劲的辐射力与渗透力给人类社会和生态世界带来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以“科技”命名“时代”已是无声共识,中国作家将科技与人文结合思考的需求和倾向愈发强烈,科技与文学在中国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层互动,作为“轻骑兵”的散文也参与其中,成为书写和反映科技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有着突出话语特征和思辨特性的散文文体,便与作为“科技—人文”之核心要素的“科学智慧”发生强烈遇合。但目前来看,英国科学家斯诺所言之“两种文化”(1)的分化与对立之势远比他所处的时代更为严峻,作为“两种文化”交汇点的“科学智慧”难免居处边缘,备受冷落,甚是可惜。那么,“科学智慧”的内涵、形态及价值如何?与一般的“智慧”有何区别与联系?新时期以来,作家的热切关注与集中书写在散文革新与文化融合上起到什么作用,又为人类适应当下时代提供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书写 散文 人类社会 科学智慧 文学互动 科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玄学天人关系理论中的科学智慧
2
作者 祝菊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魏晋玄学对天人关系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智慧。汉代主宰人间赏罚的神秘之天,在魏晋时代成为茫茫宇宙中一个有始有终的自然之物;天地万物之间"类无贵贱";它们"相因相济"而不"相为",玄学家主张"... 魏晋玄学对天人关系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智慧。汉代主宰人间赏罚的神秘之天,在魏晋时代成为茫茫宇宙中一个有始有终的自然之物;天地万物之间"类无贵贱";它们"相因相济"而不"相为",玄学家主张"人道为本,天道为末",人类对自然界可以"穷数达变",从而"役用自然",但是,人类对天地万物的索取和占有不是天经地义的,它是在"盗取"天地之"时利";人类利用万物应有限度。这些符合现代生态科学的洞见卓识,对于今天的人们仍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天人关系 科学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马伟 席磊 +4 位作者 徐秋良 姜东凤 段海涛 李绚阳 刘统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9-12,共4页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紧缺智慧牧业本科人才的新农科专业,该专业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该文以新农科专业建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学校办学特色与新农科专业建...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紧缺智慧牧业本科人才的新农科专业,该专业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支撑。该文以新农科专业建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学校办学特色与新农科专业建设融合路径和方法,顶层设计专业建设思路框架,四链融合,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贴近产业建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校政企行协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共育人才,旨在为地方院校建设新农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重大需求提供样板参考和建设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四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计量智慧到科学评价素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思洛 聂颖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52,共9页
文章基于科学计量智慧,结合科学评价的定义提出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具体的科学评价素养,阐释两者关系、科学评价素养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科学评价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主体。科学评价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由评价意识、评价知识、评价能... 文章基于科学计量智慧,结合科学评价的定义提出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具体的科学评价素养,阐释两者关系、科学评价素养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科学评价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实施主体。科学评价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由评价意识、评价知识、评价能力和评价伦理构成,是科学计量智慧的拓展。科学评价素养教育实施主体包括高校、图书馆、行业协会等,开展科学评价素养教育既有助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评价素养 科学计量智慧 科学评价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科学城运作的国际案例及其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东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8,共7页
作为智慧经济的“典型体现”和智能化时代科学城的“最新形态”,智慧科学城是在现有科学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形态,是科学城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文章基于智慧科学城运作的基本逻辑及其概念模型,对智慧科学城的内涵、全球案... 作为智慧经济的“典型体现”和智能化时代科学城的“最新形态”,智慧科学城是在现有科学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形态,是科学城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文章基于智慧科学城运作的基本逻辑及其概念模型,对智慧科学城的内涵、全球案例及其基本启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筑波科学城的智慧化发展经验体现为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化产学研用创新体系、高端服务机器人智能产业、医药健康产业智慧化运作、资源整合型纳米智能产业、智慧化全链条式创新生态。大德科学城的智慧化发展经验体现为:以智慧化提高全产业链效率、积极发挥智慧技术辐射功能、建立灵活的智慧化调控机制、智慧化资本运作系统、全力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从协调机制、治理能力、培养人才和团队、发展创新型机构等方面着手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智慧科学 智慧产业 智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伟 席磊 +3 位作者 徐秋良 段海涛 李绚阳 刘统帅 《畜禽业》 2023年第8期70-74,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与毕业要求矩阵。围绕课程抓教学,以一流课程引领,抓好课程资源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1+N+X”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新模式,共育人才,提升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