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整体化发展的逻辑必然性问题初探
1
作者 姜国文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2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科学整体 科学研究 逻辑必然 研究方法 性问题 自然科 研究对象 科学和社会 科学技术成果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整体化:人与自然观念现代化
2
作者 陈墀成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5期10-14,共5页
人与自然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人类历史上先后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观念,无不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本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系统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途径,深化了人们的... 人与自然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人类历史上先后形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观念,无不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本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系统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途径,深化了人们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理论,促进了人与自然新观念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科学整体 观念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发展 辩证关系 观念的形成 影响与制约 哲学课 系统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整体化特点和科学学
3
作者 尤继本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1年第2期28-29,共2页
现代科学是指二十世纪以来,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现状的概称。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显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它一方面表现为科学门类的高度分化,另方面又表现为科学门类之间的高度综合,使整个科学技术,连... 现代科学是指二十世纪以来,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现状的概称。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显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它一方面表现为科学门类的高度分化,另方面又表现为科学门类之间的高度综合,使整个科学技术,连同社会科学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门学科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缘科学丛生。综观科学史,古代自然科学是在总体上观察自然和研究自然,它又和世界观——哲学思想联成一个整体,这种状况同人类朴素地认识自然是相适应的。十五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兴起,到十七、十八世纪,科学发生了大分化,许多自然科学门类从统一的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进行了细微的、独立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它们把自然界划分为许多领域。深入研究各门学科的具体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整体 科学 现代自然科学 哲学思想 现代科学技术 社会科学 科学技术发展 学科 科学门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晓岚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最终纳入48例)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最终纳入45例)实施以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 目的探讨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最终纳入48例)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最终纳入45例)实施以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母乳喂养及主观评价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血压、心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母乳喂养(首次喂养时间、喂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运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可有效缓解手术焦虑和疼痛,促进术后自我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人类统一整体科学理论 触摸疗法 音乐治疗 母乳喂养 焦虑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超前的整体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凯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中医几千年临床实践是其科学性的有力佐证,所缺少的是逻辑检验,阴阳五行数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应用阴阳五行数学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数学论证,并从逻辑检验的角度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可以反推出中医经典处方... 中医几千年临床实践是其科学性的有力佐证,所缺少的是逻辑检验,阴阳五行数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应用阴阳五行数学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数学论证,并从逻辑检验的角度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而且可以反推出中医经典处方,从而为中医的创新开辟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阴阳五行 数学 整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中医药的整体性科学价值,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超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4,共5页
发挥中医药的当代价值,应当具备整体性哲学修养,看到中医药作为整体性科学的价值。只有从整体性的要求出发,科学才能成为融会贯通的学问,发挥其最大价值。以整体性科学价值为基础,制定合乎实际的中医药发展战略,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科学与... 发挥中医药的当代价值,应当具备整体性哲学修养,看到中医药作为整体性科学的价值。只有从整体性的要求出发,科学才能成为融会贯通的学问,发挥其最大价值。以整体性科学价值为基础,制定合乎实际的中医药发展战略,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科学与文化的输出与应用,全面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整体科学 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整体思考
7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8期70-70,共1页
陈燮君在《社会科学报》第156期上撰文指出,提高社会科学整体科研能力,应包括:一、渗透拓展能力。应在学科结合部进行新学科建设,在学科群的横向层面上寻觅新理论的生长点,在综合性问题上辐射和辐集综合性学科的理论思维,在学科交叉点... 陈燮君在《社会科学报》第156期上撰文指出,提高社会科学整体科研能力,应包括:一、渗透拓展能力。应在学科结合部进行新学科建设,在学科群的横向层面上寻觅新理论的生长点,在综合性问题上辐射和辐集综合性学科的理论思维,在学科交叉点和衍生空间努力进行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的营建。渗透拓展力的提高,无疑强化了社科研究的内在驱动力。二、理论更新能力。社会科学的繁荣,离不开学科理论更新及理论更新能力的培养。三、宏观把握能力。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更新 社会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宏观把握 科研能力 新理论 科学整体 理论思维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科学的整体性
8
作者 陈敬燮 《科学管理研究》 1982年第5期8-11,共4页
本文仅就贝尔纳提出的科学整体性问题谈谈若干不成熟的看法。一、科学的整体性概念贝尔纳从科学不断发展的性质,特别从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出发,认为很难给科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这样,他还是给科学作了一个定义式的解说,他认为... 本文仅就贝尔纳提出的科学整体性问题谈谈若干不成熟的看法。一、科学的整体性概念贝尔纳从科学不断发展的性质,特别从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出发,认为很难给科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这样,他还是给科学作了一个定义式的解说,他认为现代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并强调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概念 科学发展 现代科学 科学整体 贝尔纳 社会生产力 科学 社会现象 两重性 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科学本质的“整体科学”范式:基本理念、评价工具及审视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宗国庆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14,共5页
基于主导国际科学教育科学本质研究三十余年的共识范式危机审视,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种称为整体科学的替代型范式。从基本理念、评价工具及审视展望三方面对该范式展开全面述评,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NOS范式变革提供理论与思想灵感,推动... 基于主导国际科学教育科学本质研究三十余年的共识范式危机审视,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种称为整体科学的替代型范式。从基本理念、评价工具及审视展望三方面对该范式展开全面述评,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NOS范式变革提供理论与思想灵感,推动NOS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 整体科学范式 原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整体科学的可能性
10
作者 Paul C.Gailey 刘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仅仅只是在几个世纪前,科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哲学分离开来。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还原论和机械论观点从此一直在世界观中占统治地位。但在现代社会,随着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大规模技术的发展、人口增长和人类交往的增加,对自... 仅仅只是在几个世纪前,科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哲学分离开来。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还原论和机械论观点从此一直在世界观中占统治地位。但在现代社会,随着量子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大规模技术的发展、人口增长和人类交往的增加,对自我组织或突现现象的不断增长的了解表明纯还原模式无法解释众多的普遍现象,正如飓风的整体运动无法以飓风内部的分子的相互运动来解释一样。人们需要以整体的、因果循环的观点来发现突现宇宙的意义并思考整体科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科学 突现 还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分析与整体运作——《鸡皮疙瘩》丛书的营销策划与实施
11
作者 李朝晖 《出版广角》 2002年第9期42-44,共3页
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的市场观测报告显示:全国图书零售市场2002年4月少儿类畅销书中,《鸡皮疙瘩》(四册)分别位居第5、第7、第8、第9位,前四位分别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四本。(《中国图书商报》5月30日)据研究人员分析,这只是一... 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的市场观测报告显示:全国图书零售市场2002年4月少儿类畅销书中,《鸡皮疙瘩》(四册)分别位居第5、第7、第8、第9位,前四位分别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四本。(《中国图书商报》5月30日)据研究人员分析,这只是一个开始,《鸡皮疙瘩》以后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分析中整体运作 《鸡皮疙瘩》 丛书 营销策划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诞生的标志——《反杜林论》——纪念《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出版130周年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志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19世纪中期恩格斯在批判旧科学观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前的科学史与科学观演变过程,概括了近代科学的总体水平、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各领域的多方面关系,鸟瞰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科学观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 19世纪中期恩格斯在批判旧科学观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前的科学史与科学观演变过程,概括了近代科学的总体水平、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各领域的多方面关系,鸟瞰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科学观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这个理论领域。20世纪科学事业和国际主流科学观念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与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 科学视域 科学整体结构模型 世界科学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现代科学价值的发现——从莱布尼茨、白晋到李约瑟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正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现在,对于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在当前科学整体化过程中,以及在当前综合研究、综合思潮发展中的重大启发作用。国内外学术界给以重视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的。它经历着哲学史上几个时期... 现在,对于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在当前科学整体化过程中,以及在当前综合研究、综合思潮发展中的重大启发作用。国内外学术界给以重视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着三百年的发展历程的。它经历着哲学史上几个时期(机械唯物主义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辩证唯物主义时期)和自然科学史上两种潮流(分析和综合)的更替,涉及到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同时又与不少科学家、哲学家的研究和贡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 莱布尼茨 李约瑟 科学价值 综合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整体 近代科学 机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科学的两重性
14
作者 陈敬燮 《科学管理研究》 1983年第2期28-31,共4页
J、D、贝尔纳提出的科学整体性概念中,包含着科学的两重性问题。对科学两重性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现代科学本质的全面理解,有助于科学学概念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科学地确定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科学的集体性概念贝尔纳从科学不... J、D、贝尔纳提出的科学整体性概念中,包含着科学的两重性问题。对科学两重性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现代科学本质的全面理解,有助于科学学概念体系的建立,也有助于科学地确定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科学的集体性概念贝尔纳从科学不断发展的性质,特别从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出发,认为很难给科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尽管这样,他还是给科学作了一个定义式的解说,他认为现代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概念 科学本质 两重性 科学 现代科学 贝尔纳 生产力 全面理解 基本原则 科学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科学产生与高教改革初探
15
作者 计育兴 《教育科学》 1987年第4期12-17,共6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上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而根本的差距是教育。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呢?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和科学自身逻辑的发展,使当代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上的差距,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而根本的差距是教育。如何看待我们的教育呢?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社会的需要和科学自身逻辑的发展,使当代科学呈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不仅在数量上发展到二千四百多门学科,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的交叉科学,这是科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交叉科学产生的强大潮流,看出我们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结构等都是很不适应的,必须改革。本文试从交叉科学产生的历史必然趋势中,探讨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途径,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有识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科学 高教改革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传统教育 科学整体 高等教育 二十世纪 科学 物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需要美学
16
作者 王世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93-94,共2页
这是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室主任王世德教授为我院胡小明同志新著《体育美学》一书所写的序,对新兴学科的建设提出了较好的意见,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体育美学》一书,... 这是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学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室主任王世德教授为我院胡小明同志新著《体育美学》一书所写的序,对新兴学科的建设提出了较好的意见,为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体育美学》一书,近期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体育美学 体育需要 新兴学科 体育学 四川省 横向联系 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 科学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历史教育学的兴起和建立
17
作者 周发增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1期5-7,共3页
探索、开拓和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历史教育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兴起建立的。 一、历史教育学的兴起和建 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文化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日益密切。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发... 探索、开拓和创新,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历史教育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兴起建立的。 一、历史教育学的兴起和建 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文化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日益密切。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二)跨学科的新兴科学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各类学科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单一型向综合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法 历史教育学 心理分析 教学方法论 学术讨论 现代教学方法 “三论” 科学整体 历史学科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史学的地位、方向和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郝勤 《体育文化导刊》 1987年第4期2-6,共5页
当前,一股深刻的历史反省潮流,正冲击着中国的历史学界。古老的历史学正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强大挑战。一是来自现代生活的巨大变革现实,另一个是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整体化趋势。同样,传统的体育科学也正面临一场巨大变革的边缘。其动... 当前,一股深刻的历史反省潮流,正冲击着中国的历史学界。古老的历史学正面临着两个方向的强大挑战。一是来自现代生活的巨大变革现实,另一个是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整体化趋势。同样,传统的体育科学也正面临一场巨大变革的边缘。其动力一是世界进入高技术和高情感时代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对人类健康提出新的概念和要求。三是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对体育科学本身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体育史学作为历史科学和体育科学的边缘科学,不可能不感受到这两股巨大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学 科学整体 体育科学 历史科学 历史学界 研究领域 心理特征 思维方式 体育史研究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与反映的共同特征
19
作者 江秀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9-14,共6页
信息论、控制论和一般系统论(简称“三论”)在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产生,是科学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是科学整体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新阶段。科学中的任何一项重大发现,都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三论”在当代哲学面前提出的问题很... 信息论、控制论和一般系统论(简称“三论”)在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产生,是科学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是科学整体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新阶段。科学中的任何一项重大发现,都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三论”在当代哲学面前提出的问题很多,信息与反映的关系就是信息论提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仅就信息与反映的共同特征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人类使用信息与人类自身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但是以信息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信息论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科学方法论 相互作用 重大发现 一般系统论 信息过程 科学整体 信息概念 当代哲学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繁荣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20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63-63,共1页
理论繁荣离不开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理论的繁荣靠政策,要立法,供以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以充分的自由;二是耍发展学派,有了学派才有竞争、取长补短和发展。但理论的繁荣还要靠内部条件,主要有三条:一是创新。
关键词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时代理论 发展学 学术探讨 理论工作者 科学整体 学派 三原则 坚持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