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吉兴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7-91,共5页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概括 ,得出新的结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见解 ,包括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无法提高 ;必须打破常规 ...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概括 ,得出新的结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见解 ,包括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无法提高 ;必须打破常规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 ;要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研究和应用 ;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等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科学技术理论 技术革命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永平 刘晓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1,共5页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区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异同,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但是他们的观点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
3
作者 刘斌西 刘俊西 林仲豪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邓小平同志1988年创造性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发展史上还是第二次。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一论断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学习时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内涵 科学技术理论 邓小平同志 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主义 科学论断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编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星明 陈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S1期117-120,共4页
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编审控制韩星明,陈洁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控制,是科技学术期刊编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编辑工作者经常研究的课题之一。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集中反映在创造性和科学性两个方面,前者是在审... 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编审控制韩星明,陈洁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科技论文学术质量的控制,是科技学术期刊编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编辑工作者经常研究的课题之一。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集中反映在创造性和科学性两个方面,前者是在审稿中鉴别,而后者不仅要在审稿中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学术质量 科学技术理论 科学理论 创造性 技术对象 编辑加工 科学实验 编辑部 工程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世纪领导者的科技意识
5
作者 孔繁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5-77,共3页
光阴流逝,日月如梭,历史的车轮即将驶过20世纪末叶,21世纪的新曙光依稀可见。在这百年一次的世纪之交,以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学技术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撞击着世界各个角落。一个科技与经... 光阴流逝,日月如梭,历史的车轮即将驶过20世纪末叶,21世纪的新曙光依稀可见。在这百年一次的世纪之交,以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学技术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撞击着世界各个角落。一个科技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增益和相互助长,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科技意识 跨世纪 科学技术 科技与经济 新世纪 运行机制 科技素质 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文化与出版文化的历史价值暨当代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勇安 张艺瑜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4,共9页
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理论,综合考量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深入思考印刷文化和出版文化的建构基础和历史价值,探寻两种文化的当代意义。研究发现,印刷文化是印刷复制技术与社会文化千年互动... 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STS)理论,综合考量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深入思考印刷文化和出版文化的建构基础和历史价值,探寻两种文化的当代意义。研究发现,印刷文化是印刷复制技术与社会文化千年互动的结晶,是出版诞生的思想基础;出版文化是人类知识生产及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核心,引领出版嵌入知识生产,深刻影响人类知识活动。两种文化赋予出版系统存储、规范生产和稳定传播知识的天然禀赋,并将人工智能时代出版锚定于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文化 印刷文化 当代意义 科学技术与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技成果的转化
7
作者 欧阳锋 周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第8期40-44,共5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在于把科技成果向现实...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要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在于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清这种转化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转化效率,缩短转化周期,对于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霞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 科学技术理论 社会经济发展 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转化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力结构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景泉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96-102,共7页
此文对生产力结构的涵义及其要素、生产力增长理论及其方式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阐述,对知识经济有关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力结构 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增长理论知识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