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4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强国
现实实践
战略支撑
创新前沿
创新推动
历史演进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斌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1期5-12,共8页
博物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催生的数字化博物馆,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博...
博物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催生的数字化博物馆,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和人才科学素质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科学技术现代化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学术研究
考古研究
文物保护
数字化建设
专业人员
科学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3
作者
穆恭谦
马居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9期7-7,共1页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可以说,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可以说,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命题的论述,从一个侧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高度物质文明相结合的最完美的体现.马克思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正是建筑在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共产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
现代
科学技术
共产主义社会
重要内容
相结合
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4
作者
杜承铭
杨元宏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23-25,共3页
自十八世纪开始的席卷全球的世界工业化浪潮,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期。引起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随着现代社会的纵深发展...
自十八世纪开始的席卷全球的世界工业化浪潮,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期。引起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随着现代社会的纵深发展而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
现代化
现代
科学技术
十八世纪
人类历史
现代
社会
工业化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法律地位
5
作者
倪正茂
《江海学刊》
1986年第4期56-62,共7页
法制建设是一项规模宏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动态有序的发展中达到协调平衡,才能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跃进发生其规模效益。根据这一总体认识,笔者认为,现在,在继续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律调节手段进行研究并采取切实对策的同时,必...
法制建设是一项规模宏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动态有序的发展中达到协调平衡,才能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跃进发生其规模效益。根据这一总体认识,笔者认为,现在,在继续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律调节手段进行研究并采取切实对策的同时,必须对科学技术的法律地位重新认识,必须对知识分子的法律地位重新认识,必须对科技法制高度重视,确认它在宪法中应有的地位。这些都是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法律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
法制建设
规模效益
重新认识
协调发展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员起来,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6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77年第1期1-5,共5页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大打揭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现在又大抓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响应华主席、党中央...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大打揭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现在又大抓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响应华主席、党中央的号召,动员起来,尽快把科学研究搞上去,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动员起来
科学
管理
揭批“四人帮”
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科学技术现代化展望
7
作者
王芸生
熊先树
林立
《社会科学(甘肃)》
1979年第4期96-100,共5页
甘肃省的科学技术事业是随着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生产方式的萌发而开始的。一八七二年左宗棠在兰州开办地方性的军事工业甘肃制造局,揭开了我省近代工业的序幕。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此后长达六十五年的历史中,甘肃省的近代工业和...
甘肃省的科学技术事业是随着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生产方式的萌发而开始的。一八七二年左宗棠在兰州开办地方性的军事工业甘肃制造局,揭开了我省近代工业的序幕。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此后长达六十五年的历史中,甘肃省的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甘肃省
展望
科学技术
事业
近代工业
生产方式
十九世纪
军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华主席伟大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8
作者
朱德祥
王东城
葛绍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3期54-58,共5页
朱德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实现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遗愿,全国人民无不热情歌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华主席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短短几个月,面目一新,形势十分喜人...
朱德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实现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遗愿,全国人民无不热情歌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华主席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短短几个月,面目一新,形势十分喜人。现在华主席又发出重要指示,要大抓科学技术研究,迅速实现科技现代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知识分子
毛主席
科技工作
阶级斗争
四个
现代化
四人帮
战略决策
科技
现代化
大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9
作者
涂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最近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学技术工作者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决定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党中央抓搁治国战略决策中的又一重大措施,通知内肯定了二十八年来在毛主...
最近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学技术工作者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决定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党中央抓搁治国战略决策中的又一重大措施,通知内肯定了二十八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精,揭露了“四人帮”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滔天罪行,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重申了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提出了从业务领导到管理机构,从工作条件到时间保证,从考核制度到制订规划等周密、详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四个
现代化
科学技术
工作者
科学技术
委员会
全国
科学
大会
科学技术
事业
“四人帮”
治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10
作者
孟宪俊
《人文杂志》
1979年第2期3-8,共6页
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意愿,确定了全党全国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国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实现...
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意愿,确定了全党全国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国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现代
自然
科学
科学技术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粒子
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
现代
科学技术
自然
科学
家
理论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三位一体”的基本国策
11
作者
张国祺
黄启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4-57,共4页
在增强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中,要树立起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的“三位一体”思想。这就是说,科技富国也是新时期的基本国策,或者说是基本国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在增强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中,要树立起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的“三位一体”思想。这就是说,科技富国也是新时期的基本国策,或者说是基本国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深入人心。其实,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也是“三位一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立国之本
社会进步
解决问题
新
技术
革命
第一生产力
基本国策
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位一体
综合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思想及在当代的发展
12
作者
朱新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39,共4页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马克思于1853年7月22日在伦敦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科学
观
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
科学
力
机器体系
变革作用
科学技术现代化
资产阶级
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13
作者
秦玉珍
《经济科学》
1984年第2期21-22,共2页
邓小平同志早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邓小平同志早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认清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对于振兴我国经济,实现二○○○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现代
科学技术
劳动生产率
生产手段
生产力
高速度
四个
现代化
电子计算机
发展
基本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
1
14
作者
汪祥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7年第2期38-40,共3页
今天,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人们只要提起科学技术,提起科学技术现代化,总是和厚厚的精装本外文书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不少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正面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也是只知‘科技”的苦行僧式的人物。而只...
今天,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人们只要提起科学技术,提起科学技术现代化,总是和厚厚的精装本外文书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不少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正面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也是只知‘科技”的苦行僧式的人物。而只要一提起音乐,就和时髦、赶热闹甚至是出风头等挂起钩来,科技、音乐,竟是那样地“不协调”,那样地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是那样地“不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发展
音乐艺术
电子音乐
内在联系
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现代化
物理学
文学作品
新闻报道
典型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与自然科学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群
《现代法学》
1987年第1期50-53,共4页
建立在先进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就其本质来说,始终起着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法规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组织;规定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组织原则、法律地位、权限职能和...
建立在先进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就其本质来说,始终起着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法规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组织;规定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组织原则、法律地位、权限职能和活动方式;规定了公民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把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载入宪法序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又制定《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基金试行条例》、《实行科学技术人员交流的暂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科学技术
法律问题
科学技术
发展
社会主义法
中国
科学
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
法律地位
主要表现
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学初探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顺基
《文史哲》
1988年第2期12-19,共8页
科学技术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为我国...
科学技术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为我国目前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指南。本文对这门科学的萌生和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对建立这门学科的迫切性、方法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与社会
技术
社会学
相互作用
现代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现代化
交叉学科
社会大系统
科学技术
发展
现代
社会发展
重要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
17
作者
于光远
《中州学刊》
1981年第3期26-30,共5页
在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过程中,我国学者认为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应该特别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过程中,我国学者认为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应该特别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尽管发达国家中社会学家们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有许多议论,但是任何学者都不会否认,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和深化、两者之间统一的日益加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
的发展
适用
技术
研究工作
先进
技术
科学
部门
社会主义制度
技术
经济学
科学技术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
18
作者
赵炳章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2-15,共4页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和指路明灯。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和指路明灯。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来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几千年的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同时也是生产发展史。而生产的发展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铁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科学技术
战略方针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
现代化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现代化
阶级斗争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技术开放则荣封闭则衰
19
作者
陈焕根
奚玉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9-92,共4页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怎样尽快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呢?回顾一下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对弄清楚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 从人类制造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就开始了它漫长、曲...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怎样尽快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呢?回顾一下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对弄清楚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 从人类制造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就开始了它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它有时漫步,有时徘徊,有时奔跑,有时飞跃。 在上古时期,中国的科学思想有了最初的萌芽,青铜器得到普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
科学
思想
科学技术现代化
旧石器时代
上古时期
开放政策
西方
科学技术
近代
科学
科学
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科学如何现代化
20
作者
孙凯风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4期41-44,共4页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因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不仅要使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还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因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不仅要使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还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所有这些都要靠社会科学现代化来解决。那么,我国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Ⅰ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现代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恩格斯曾经讲到自然科学越来越成为历史的科学,历史的科学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社会科学更是历史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科学
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
现代化
自然
科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科学技术现代化
新理论
动态体系
新问题
主要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福全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强国
现实实践
战略支撑
创新前沿
创新推动
历史演进
新征程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斌
机构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1期5-12,共8页
文摘
博物馆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经济全球化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催生的数字化博物馆,给传统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和人才科学素质偏低的问题。
关键词
博物馆
科学技术现代化
陈列工作
展览工作
学术研究
考古研究
文物保护
数字化建设
专业人员
科学
素质
分类号
G260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3
作者
穆恭谦
马居正
机构
<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年第9期7-7,共1页
文摘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可以说,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命题的论述,从一个侧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高度物质文明相结合的最完美的体现.马克思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正是建筑在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的.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共产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两个文明
现代
科学技术
共产主义社会
重要内容
相结合
共产主义运动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4
作者
杜承铭
杨元宏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23-25,共3页
文摘
自十八世纪开始的席卷全球的世界工业化浪潮,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期。引起这场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随着现代社会的纵深发展而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
现代化
现代
科学技术
十八世纪
人类历史
现代
社会
工业化
新时期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法律地位
5
作者
倪正茂
出处
《江海学刊》
1986年第4期56-62,共7页
文摘
法制建设是一项规模宏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动态有序的发展中达到协调平衡,才能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跃进发生其规模效益。根据这一总体认识,笔者认为,现在,在继续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律调节手段进行研究并采取切实对策的同时,必须对科学技术的法律地位重新认识,必须对知识分子的法律地位重新认识,必须对科技法制高度重视,确认它在宪法中应有的地位。这些都是法制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法律地位
经济体制改革
法制建设
规模效益
重新认识
协调发展
系统工程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员起来,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6
机构
<红旗>杂志 评论员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77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大打揭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现在又大抓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一定要响应华主席、党中央的号召,动员起来,尽快把科学研究搞上去,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动员起来
科学
管理
揭批“四人帮”
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专政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科学技术现代化展望
7
作者
王芸生
熊先树
林立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1979年第4期96-100,共5页
文摘
甘肃省的科学技术事业是随着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生产方式的萌发而开始的。一八七二年左宗棠在兰州开办地方性的军事工业甘肃制造局,揭开了我省近代工业的序幕。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此后长达六十五年的历史中,甘肃省的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甘肃省
展望
科学技术
事业
近代工业
生产方式
十九世纪
军事工业
分类号
G322.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华主席伟大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8
作者
朱德祥
王东城
葛绍德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摘
朱德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实现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遗愿,全国人民无不热情歌唱,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华主席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短短几个月,面目一新,形势十分喜人。现在华主席又发出重要指示,要大抓科学技术研究,迅速实现科技现代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知识分子
毛主席
科技工作
阶级斗争
四个
现代化
四人帮
战略决策
科技
现代化
大革命运动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9
作者
涂维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文摘
最近党中央发出了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学技术工作者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并决定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这是党中央抓搁治国战略决策中的又一重大措施,通知内肯定了二十八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精,揭露了“四人帮”破坏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滔天罪行,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重申了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提出了从业务领导到管理机构,从工作条件到时间保证,从考核制度到制订规划等周密、详尽的措施。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四个
现代化
科学技术
工作者
科学技术
委员会
全国
科学
大会
科学技术
事业
“四人帮”
治国战略
分类号
F124.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10
作者
孟宪俊
出处
《人文杂志》
1979年第2期3-8,共6页
文摘
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意愿,确定了全党全国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国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现代
自然
科学
科学技术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粒子
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
现代
科学技术
自然
科学
家
理论思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三位一体”的基本国策
11
作者
张国祺
黄启田
机构
四川大学哲学系
中共青白江区委党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4-57,共4页
文摘
在增强全党全民的科技意识中,要树立起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的“三位一体”思想。这就是说,科技富国也是新时期的基本国策,或者说是基本国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深入人心。其实,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也是“三位一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立国之本
社会进步
解决问题
新
技术
革命
第一生产力
基本国策
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位一体
综合国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思想及在当代的发展
12
作者
朱新义
机构
中共襄樊市委宣传部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马克思于1853年7月22日在伦敦写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
关键词
“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科学
观
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
科学
力
机器体系
变革作用
科学技术现代化
资产阶级
生产力发展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13
作者
秦玉珍
机构
北京大学马列教研室
出处
《经济科学》
1984年第2期21-22,共2页
文摘
邓小平同志早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认清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对于振兴我国经济,实现二○○○年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现代
科学技术
劳动生产率
生产手段
生产力
高速度
四个
现代化
电子计算机
发展
基本要素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
1
14
作者
汪祥麟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7年第2期38-40,共3页
文摘
今天,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人们只要提起科学技术,提起科学技术现代化,总是和厚厚的精装本外文书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不少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正面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也是只知‘科技”的苦行僧式的人物。而只要一提起音乐,就和时髦、赶热闹甚至是出风头等挂起钩来,科技、音乐,竟是那样地“不协调”,那样地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是那样地“不相容”。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发展
音乐艺术
电子音乐
内在联系
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现代化
物理学
文学作品
新闻报道
典型形象
分类号
F062.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与自然科学技术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群
出处
《现代法学》
1987年第1期50-53,共4页
文摘
建立在先进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就其本质来说,始终起着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法规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组织;规定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组织原则、法律地位、权限职能和活动方式;规定了公民在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把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载入宪法序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又制定《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中国科学院奖学金基金试行条例》、《实行科学技术人员交流的暂行办法》。
关键词
现代
科学技术
法律问题
科学技术
发展
社会主义法
中国
科学
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
法律地位
主要表现
科学技术现代化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社会学初探
被引量:
1
16
作者
黄顺基
出处
《文史哲》
1988年第2期12-19,共8页
文摘
科学技术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交叉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为我国目前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提供理论指南。本文对这门科学的萌生和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对建立这门学科的迫切性、方法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与社会
技术
社会学
相互作用
现代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现代化
交叉学科
社会大系统
科学技术
发展
现代
社会发展
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
17
作者
于光远
出处
《中州学刊》
1981年第3期26-30,共5页
文摘
在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过程中,我国学者认为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应该特别受到重视的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尽管发达国家中社会学家们对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有许多议论,但是任何学者都不会否认,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和深化、两者之间统一的日益加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的趋势。
关键词
社会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
的发展
适用
技术
研究工作
先进
技术
科学
部门
社会主义制度
技术
经济学
科学技术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
18
作者
赵炳章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2-15,共4页
文摘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记录,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就是我们在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和指路明灯。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来是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几千年的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同时也是生产发展史。而生产的发展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铁器的应用。
关键词
现代
科学技术
战略方针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
现代化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现代化
阶级斗争
邓小平同志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技术开放则荣封闭则衰
19
作者
陈焕根
奚玉畴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9-92,共4页
文摘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怎样尽快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呢?回顾一下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对弄清楚这个问题是有帮助的。 从人类制造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科学技术就开始了它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它有时漫步,有时徘徊,有时奔跑,有时飞跃。 在上古时期,中国的科学思想有了最初的萌芽,青铜器得到普遍使用。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
科学
思想
科学技术现代化
旧石器时代
上古时期
开放政策
西方
科学技术
近代
科学
科学
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科学如何现代化
20
作者
孙凯风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4期41-44,共4页
文摘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因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不仅要使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还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所有这些都要靠社会科学现代化来解决。那么,我国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Ⅰ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现代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恩格斯曾经讲到自然科学越来越成为历史的科学,历史的科学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社会科学更是历史的科学。
关键词
社会
科学
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
现代化
自然
科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科学技术现代化
新理论
动态体系
新问题
主要内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博物馆科学技术现代化
李斌
《中国博物馆》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穆恭谦
马居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杜承铭
杨元宏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法律地位
倪正茂
《江海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动员起来,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7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甘肃省科学技术现代化展望
王芸生
熊先树
林立
《社会科学(甘肃)》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响应华主席伟大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朱德祥
王东城
葛绍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涂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孟宪俊
《人文杂志》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科学技术是富国之源——“三位一体”的基本国策
张国祺
黄启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思想及在当代的发展
朱新义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秦玉珍
《经济科学》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
汪祥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法律与自然科学技术
王群
《现代法学》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科学技术社会学初探
黄顺基
《文史哲》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问题的研究工作
于光远
《中州学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
赵炳章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科学技术开放则荣封闭则衰
陈焕根
奚玉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社会科学如何现代化
孙凯风
《社会科学辑刊》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