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建构主义在科学技术价值问题上的探索与贡献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问题,代表传统观点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由于彼此对立而各执一端,社会建构主义则在此问题上作出了颇为独特的有益探索。本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探索性贡献不仅使人们从先前那种看待科学、科学家及其行为的实证主义简...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问题,代表传统观点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由于彼此对立而各执一端,社会建构主义则在此问题上作出了颇为独特的有益探索。本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探索性贡献不仅使人们从先前那种看待科学、科学家及其行为的实证主义简单观念中摆脱出来,而且有力地打击了形式理性的绝对性和抽象性,突出了主体-社会的能动性或建构性,把科学知识的本质导回到历史地变化着的社会方面。本文通过对社会建构主义基本主张的阐述及其分析,揭示社会建构主义在解答科学技术之价值问题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原则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 科学技术 价值问题 人本主义 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观的历史与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深入分析从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论到哈贝马斯的技术决定论再到当代科学技术伦理建构的历史进路,可以发现当代社会人们科学技术观念的变化和科学技术伦理建构的价值所在。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 通过深入分析从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论到哈贝马斯的技术决定论再到当代科学技术伦理建构的历史进路,可以发现当代社会人们科学技术观念的变化和科学技术伦理建构的价值所在。面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成分日益增加,科学技术可能的风险也在加大。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的晚近研究表明,技术不再是一种抽象的、与价值无涉的工具,而是根植于特定社会情境之中的社会建构。技术的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多种社会价值因素决定,并且社会性地建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批判论 科学技术建构论(constructivism) 科技伦理学 马尔库塞 哈贝马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英 黄欣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共5页
科学学和技术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与科学技术学有直接的理论渊源关系。继承它们的既有成果,克服它们的缺点,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是我们当前建构科学技术学研究纲领,走... 科学学和技术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与科学技术学有直接的理论渊源关系。继承它们的既有成果,克服它们的缺点,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是我们当前建构科学技术学研究纲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必经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科学技术 克服 途径 建构 走向 研究纲领 理论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程勇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整体关系的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可持续性。从"STS"学科的新视角,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具体...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竞技体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缺乏对"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整体关系的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可持续性。从"STS"学科的新视角,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不可持续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指出:中国体育过分重视技术,忽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由于技术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金牌效益,导致技术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产生了一系列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并对中国竞技体育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STS 体育项目 价值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教育的社会建构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洪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社会建构 建构策略 环境保护工作 末端治理 社会行为 科学技术 环境瞀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工科大学生的知识建构
6
作者 王成平 钟志奇 《交通高教研究》 1993年第2期29-33,共5页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来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服务,而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又是最多的,因此,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和...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来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服务,而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又是最多的,因此,高等工科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那么,高等工科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建构工科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高等工科教育 知识建构 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 全面发展 知识结构 国民经济 科学技术服务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专业认知助力学科建构--李倍雷《艺术学问题研究》评介
7
作者 岳彩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艺术学理论自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十年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一些立意高、视野宽、有见解、有深度的专著相继付梓,《艺术学问题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就是其中一部不可忽视的优秀著作。该书的... 艺术学理论自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十年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一些立意高、视野宽、有见解、有深度的专著相继付梓,《艺术学问题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就是其中一部不可忽视的优秀著作。该书的作者是东南大学李倍雷教授与赫云教授。李倍雷教授师从本学科的奠基人张道一先生,张道一先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曾先后提出了很多有学术影响力的观点,为艺术学门类的建立及艺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专业认知 艺术学门类 上海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 张道一 学术影响力 学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缔构中编辑的主体性创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鹤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文化缔构 主体性 编辑活动 社会文化基础 科学技术 精神产品 精神生产 创造主体 传播和积累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工程研究
9
作者 刘奎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75,共4页
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工程研究刘奎林以往,人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已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对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转换机制则较少探求。本文拟从系统工程角度来探讨变精神力... 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工程研究刘奎林以往,人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已比较深刻地揭示了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但对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转换机制则较少探求。本文拟从系统工程角度来探讨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转换机制问题,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 精神主体 精神建构 科学技术 大脑神经元 精神客体 精神生产 物质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人类”将会是什么?
10
作者 张之沧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5-305,共1页
张之沧在《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撰文《“后人类”进化》指出,“后人类”(post-mankind),就是指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以信息社会为特征的后现代之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新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人类个体进行部分地人工... 张之沧在《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撰文《“后人类”进化》指出,“后人类”(post-mankind),就是指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以信息社会为特征的后现代之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新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人类个体进行部分地人工设计、人工改造、人工美化、技术模拟及技术建构,从而形成的一些新社团、新群体。这些人再也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是经过技术加工或电子化、信息化作用形成的一种“人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新理念 信息社会 建构 现代科学技术 社团 特征 电子化 发达国家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做编辑札记杂缀
11
作者 隋千存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8-50,共3页
学做编辑札记杂缀隋千存1图书编辑是有权利和义务建议出版发行图书并使其成为文化产品的社会劳动者,其劳动内容和过程的复杂性,迫使编辑必须充当著作者、评论家、图书发行商、读书人、广告人等多种角色,而且要善于不断变换自己的角... 学做编辑札记杂缀隋千存1图书编辑是有权利和义务建议出版发行图书并使其成为文化产品的社会劳动者,其劳动内容和过程的复杂性,迫使编辑必须充当著作者、评论家、图书发行商、读书人、广告人等多种角色,而且要善于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这带来了编辑人格的复合性,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札记 非线性辐射 图书介绍 文化建构 社会需求 后现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效益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