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关注研究生教育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陈永明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校师资管理制度创新---大学教师聘任之比较"(项目编号:70373052)。
-
文摘
日本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既定国策,正在大力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在重视培养能立足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优秀人才的同时,关注社会各界在职人员能通过各种途径接受研究生教育。
-
关键词
日本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研究生教育
基本国策
大学
学术研究
-
Keywords
Jap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ounding a country
graduate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9.31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下的日本一流大学建设
- 2
-
-
作者
袁自煌
-
机构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75-78,共4页
-
文摘
近些年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发展和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对日本官方和民间有关这次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献稍做梳理,就可清晰看到,尽管可以说出许多原因,但为做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是最根本的原因和动力。我们认为,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日本在实施“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局中,在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精心地进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一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与改革的过程。
-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知识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
自然科学技术
人文科学
民间企业
社会科
国立大学
-
分类号
G649.31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战后日本科技发展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冯昭奎
-
出处
《亚非纵横》
1996年第2期13-15,31,共4页
-
文摘
日本1995年度《科学技术白皮书》指出,"为了21世纪的发展,重要的问题是进一步积蓄可说是我国最大资源的国民的才智,并加以正确的运用。为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国民的理性创造力,产生新的价值,实现能给国民带来真正富裕生活的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日本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是日本科学技术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所必然导致的结论。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历程。
-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科技发展
战后日本
技术引进
科研经费
研究经费
技术立国
国民
工业技术
白皮书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战后日本科技发展与“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续)
- 4
-
-
作者
冯昭奎
-
出处
《亚非纵横》
1996年第3期11-13,29,共4页
-
文摘
二、科技发展对日本经济发展的贡献战后日本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日本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多方面的贡献。第一、战后日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主要西方国家中是最为突出的,经济增长反过来使技术进步获得了更大的财力支持,从而形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
关键词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战后日本
科技发展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日本经济发展
发展模式
西方国家
科技成果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洪恩强
曾永清
-
机构
南昌大学
-
出处
《求实》
CSSCI
1998年第9期15-17,共3页
-
文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既借鉴了他国的成功经验,又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理论...
-
关键词
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投入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促进经济
高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科技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
发达国
社会主义
-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引进国外智力──世界各国采用的一项有效发展战略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骆新华
-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工商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8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引进国外智力
引进人才智力
发展战
世界各国
发达国家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
科学家
人才外流
人才回流
经济发展
-
分类号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