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冉冉上升的朝阳文学——漫谈科学幻想小说的魅力 被引量:1
1
作者 达世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8-71,共4页
1969年,人类的双脚首次迈上了月球。然而在差不多100年前,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就在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中,展示了登月飞行的壮举。他的描述同实际进行的过程竟有多处完全一致:登月飞行由三个人来完成,发射场... 1969年,人类的双脚首次迈上了月球。然而在差不多100年前,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就在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中,展示了登月飞行的壮举。他的描述同实际进行的过程竟有多处完全一致:登月飞行由三个人来完成,发射场设在佛罗里达,回归舱软着陆在太平洋里,并由军舰打捞上来。诸如此类的颇为准确的预测例子在中外科幻小说中不胜枚举,如雨果·根斯巴克的《拉尔法124c41+》之于阳光电站,卡雷尔·恰佩克的《炸药》之于原子武器,肖建亨《钓鱼爱好者的唱片》之于音响捕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文学创作 文学样式 佛罗里达 地球 作家 法国人 作品 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科学幻想小说
2
作者 陈先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93-98,共6页
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作为一个分支,在当代中国的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了解其社会背景和思想倾向,探讨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认识其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并把它和西方同类作品进行学术上的比较,对于... 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作为一个分支,在当代中国的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科学幻想小说,了解其社会背景和思想倾向,探讨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认识其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并把它和西方同类作品进行学术上的比较,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乃至于世界文学全景的勾勒,应该说不无一定的意义。中国科学幻想小说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科学幻想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幻想小说 当代中国 中国当代 小说创作 五十年代 中国古代 艺术形式 表现手法 分析研究 叶永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幻想小说兴衰略论
3
作者 王川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1期45-50,共6页
十年浩劫以后的中国文坛上,曾经一度繁荣过一个文学品种——科学幻想小说。 这个从外国引进的品种,尽管科学界和文学界都对它毁誉交加,歧义不一,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它凭借自己大胆的幻想,奇特的构思,新颖趵环境和曲折的情节,曾吸引过亿... 十年浩劫以后的中国文坛上,曾经一度繁荣过一个文学品种——科学幻想小说。 这个从外国引进的品种,尽管科学界和文学界都对它毁誉交加,歧义不一,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它凭借自己大胆的幻想,奇特的构思,新颖趵环境和曲折的情节,曾吸引过亿万的读者,风靡过全国,掀起过一股“科幻热”。据统计,在1976—1981年间最为鼎盛时发表的科幻小说达600多篇,刊登过科幻小说的成人刊物有20余家。甚至有科幻小说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的优秀奖或各项文学奖,还有根据科幻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上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惊险小说 作品 中国科学 文学界 科学幻想小说 写实小说 纯文学 科学 中国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恢复名誉 被引量:3
4
作者 公盾 《中国出版》 1979年第3期34-37,共4页
文化大革命前夕,那个同林彪、“四人帮”关系密切又颇具权势的“理论权威”,在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八二八——一九○三)早期作品《气球上的五个星期》中找到一些“问题”,便肆意夸大,大嚷大叫说这位科学文艺家是... 文化大革命前夕,那个同林彪、“四人帮”关系密切又颇具权势的“理论权威”,在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八二八——一九○三)早期作品《气球上的五个星期》中找到一些“问题”,便肆意夸大,大嚷大叫说这位科学文艺家是在“恶毒攻击非洲黑人”,判定凡尔纳的作品统统是“大毒草”,勒令停印当时已翻译出版的凡尔纳的全部科学幻想小说。这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对科学文艺的残酷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幻想小说 科学知识 恢复名誉 早期作品 文艺创作 四人帮 非洲黑人 文化大革命 林彪 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 被引量:2
5
《当代文坛》 1982年第8期18-19,共2页
我们是几个业余的科学幻想小说作者。读了《中国青年报》1982年4月24日第四版“科普小议”栏鲁兵同志所写《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一文以后,感到有一点意见,需要向你们反映。 鲁兵同志的文章,是综评中国近年来的科幻小说创作的。文中牵... 我们是几个业余的科学幻想小说作者。读了《中国青年报》1982年4月24日第四版“科普小议”栏鲁兵同志所写《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一文以后,感到有一点意见,需要向你们反映。 鲁兵同志的文章,是综评中国近年来的科幻小说创作的。文中牵涉的问题,一是科幻小说中科学性与幻想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评论 叶永烈 小议 《中国青年报》 科学幻想小说 综评 文风 关系问题 百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学文艺图书的分类问题
6
作者 梁垣祥 《图书馆论坛》 1981年第3期31-32,共2页
科学文艺图书在近几年来出版发行逐渐增多,涉及这方面的图书类型作何分类,这是我们分类工作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只有通过正确的归类,才能更好地揭示这类图书,宣传和辅导读者阅读。下面就适个问题根据笔者在分类实践中所接触到的,谈谈个人... 科学文艺图书在近几年来出版发行逐渐增多,涉及这方面的图书类型作何分类,这是我们分类工作常遇到的一个难题,只有通过正确的归类,才能更好地揭示这类图书,宣传和辅导读者阅读。下面就适个问题根据笔者在分类实践中所接触到的,谈谈个人的看法。随着文艺创作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出现了科学向文艺渗透的现象,即科学技术用文艺形式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知识 分类问题 科学幻想小说 图书 少年儿童 文艺创作 文艺形式 读者阅读 儿童文学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文艺漫谈——它的创作和编辑工作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伊 《编辑之友》 1981年第4期56-64,共9页
关于科学文艺,最早见之于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论述。他认为科学文艺作品应该是“叙述科学家的概念”,同时“又是大众所极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要求作者多少用文艺形式来表现它们。”“就其内容来讲,是科学性的……而从它们的构思和... 关于科学文艺,最早见之于俄罗斯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论述。他认为科学文艺作品应该是“叙述科学家的概念”,同时“又是大众所极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要求作者多少用文艺形式来表现它们。”“就其内容来讲,是科学性的……而从它们的构思和叙述的艺术来看……是十分优美的。”高尔基在《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小品 科学幻想小说 编辑工作 高尔基 少年儿童 科学 童话 别林斯基 科幻小说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幻小说的不良倾向 被引量:1
8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73-73,共1页
冯凤在《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的歧途》(《文汇报》83年11月23日)一文中指出科幻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 近年来,有人声称,科幻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即“惊险科学幻想小说”。由于这类作品具有所谓的票房价值,一些作者争相“... 冯凤在《科学幻想小说创作的歧途》(《文汇报》83年11月23日)一文中指出科幻小说创作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 近年来,有人声称,科幻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即“惊险科学幻想小说”。由于这类作品具有所谓的票房价值,一些作者争相“创作”,趋之若鹜。据有关部门统计,从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七九年上半年,科幻小说中表现探索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一主题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到一九八一年,这类作品则下降到百分之四十,而以惊险,爱情为内容的则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小说创作 作品选 爱情 主题 不良倾向 新品种 科学技术 部门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江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4-89,共6页
现代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整个物质领域翻天复地的变革,也带来了整个社会意识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就在科学的发展和为了发展科学而鼓动人们热爱科学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家和文学家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科学幻想小说这个新的文学品种。新中国... 现代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整个物质领域翻天复地的变革,也带来了整个社会意识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就在科学的发展和为了发展科学而鼓动人们热爱科学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家和文学家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科学幻想小说这个新的文学品种。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国虽然经济落后,科学不发达,但科幻小说的产生发展却已经有了一段较长的历史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科幻小说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真正称得上突飞猛进的,还是近四年的事。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小说 新中国 产生发展 科学幻想小说 社会意识 历史进程 历史时期 叶永烈 儿童文学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说创作中的交融渗诱现象
10
作者 丁茂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3,共4页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与文学自身“文体自觉意识”的不断深入,很快呈现出一股艺术创新的潮流。尽管近年新潮文学—度面临深化与选择。困顿与挑战的严峻考验,正在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但就小说创作而言,纵观当代文坛...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与文学自身“文体自觉意识”的不断深入,很快呈现出一股艺术创新的潮流。尽管近年新潮文学—度面临深化与选择。困顿与挑战的严峻考验,正在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但就小说创作而言,纵观当代文坛,探索创新之风仍方兴未艾,尝试实验工作还时有出现。我们对于这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需要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新时期小说 电影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文学现象 文学样式 文体自觉 艺术创新 报告文学 对话体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幻小说的两个问题
11
作者 马顺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4-86,共3页
科幻小说的社会功能 科幻小说的社会功能在理论上有很大的争议,直接影响到科幻小说的创作和发展。 我国科幻小说,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其实,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科幻小说是小说。英语是Science Fiction(科... 科幻小说的社会功能 科幻小说的社会功能在理论上有很大的争议,直接影响到科幻小说的创作和发展。 我国科幻小说,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其实,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科幻小说是小说。英语是Science Fiction(科学小说,简称SF),历史上曾称为Scientific—romance(科学传奇),又称Pseudo—Scientific Story(模拟科学小说),Science fantasy(科学空想)、impossible Story(不可能小说),还有off—trail(脱线小说),different Story(奇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儿童文学 两个问题 科学小说 普及科学知识 作品 题材 社会功能 模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一个平凡而高尚的人——读小说《爷爷和我过节日》
12
作者 安塞 《编辑之友》 1981年第1期251-253,共3页
《爷爷和我过节日》,发表在去年六月七日的《人民日报》上。她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道出了我们的甘苦,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尤其是主人公——商务印书馆老编辑朱一夫的崇高形象,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朱一夫是一个老编辑。
关键词 编辑工作 科学幻想小说 商务印书馆 节日 作家 人民日报 青年作者 书稿 雕像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科学 也不是文学
13
作者 鲁兵 《当代文坛》 1982年第8期19-21,共3页
或曰:科幻小说姓“科”姓“文”之争,可以休矣!息事宁人,不失为良好的愿望。但是这一争论,对非如有的同志所说,是由于有人不允许别人去姓“文”而引起的;事实是由于有人顶着科学的桂冠,却又声言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把一切传播科学知识... 或曰:科幻小说姓“科”姓“文”之争,可以休矣!息事宁人,不失为良好的愿望。但是这一争论,对非如有的同志所说,是由于有人不允许别人去姓“文”而引起的;事实是由于有人顶着科学的桂冠,却又声言与科学风马牛不相及,把一切传播科学知识的文学作品屏于科学文艺的大门之外而引起的。分歧如此尖锐,怕是欲罢不能。 写科学,是要下真功夫的,要不得半点滑头。哎呀不得了!照此办理,怎能完成数十万,上百万字的年产量呢?何如乞灵于什么“素”。一个“无性生殖”的孩子,给他注射了“催生素”,五岁便长得和成人一样高大,而且聪明绝顶,是个“神童”,能背诵《圣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文” 科学幻想小说 “科” 科学文艺 “幻” 科幻小说 小提琴演奏 人与机器 贝多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新成立科学文艺研究室
14
作者 邓奎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51-51,共1页
最近,我院新成立了“科学文艺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将组织对科学文艺感兴趣的师生阅读科普作品和举办不定期的讲座,对文艺园地出现的色香动人的鲜花——科学文艺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室成立后,收到了中国科普协会常务理事、著名科普作家... 最近,我院新成立了“科学文艺研究室”。这个研究室,将组织对科学文艺感兴趣的师生阅读科普作品和举办不定期的讲座,对文艺园地出现的色香动人的鲜花——科学文艺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室成立后,收到了中国科普协会常务理事、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同志的贺信和他赠送的新著《论科学文艺》。研究室从十一月七日起已举行了数次科学文艺报告会,先后由四川省科普协会副秘书长刘住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文艺 研究室 叶永烈 科普作品 色香 四川省 新著 科学幻想小说 科普创作 报告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的科学武装作用
15
作者 赵晓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1979年第2期70-76,共7页
艺术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客观存在着的认以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之一。亦如运用抽象思维一样,运用形象思维也能够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正如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时所指出的:“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 艺术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客观存在着的认以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之一。亦如运用抽象思维一样,运用形象思维也能够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正如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时所指出的:“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给马尔加丽塔·哈克纳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科学幻想小说 文艺作品 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 长篇小说 社会功用 生动形象 形象思维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梦熊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12期39-42,共4页
几年前,因落实政策而发回(仅仅部分)的“文革”被抄书刊和资料里,我意外地重见到周作人先生给我的十一封信。信封早就没有了,信纸被粘贴在黄纸上,专案组还用号码机打上了编号。
关键词 落实政策 周作人 号码机 文革 信封 信纸 鲁迅 《悲惨世界》 科学幻想小说 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专语文教师要善于积累资料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呈兴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中专语文 语文教师 马克思 积累资料 读书笔记 语文课本 教学质量 书刊资料 科学幻想小说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家庭文化环境与孩子的培养——从孟母三迁说起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庆芳 《当代教育科学》 1992年第4期27-30,共4页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句,这里,暗含着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柯早年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起初,孟家住的地方靠近一片坟场,那里不断举行葬礼仪式。于是年幼的孟柯常常同小朋友一起扮演下葬埋人的游戏,...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句,这里,暗含着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柯早年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起初,孟家住的地方靠近一片坟场,那里不断举行葬礼仪式。于是年幼的孟柯常常同小朋友一起扮演下葬埋人的游戏,学着抬棺材、挖坑、祭奠,孟母担心长此以往儿子会成为哭丧手,就把家搬到了集市上。没过多久,孟母觉得仍不理想——充耳所闻皆买卖之声,触目所见俱谋利之人。更何况邻居是个屠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文化 三迁 《三字经》 现代家庭 社会化障碍 科学幻想小说 城市家庭 第一职业 奠基时期 小学生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十二同志书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兵 《当代文坛》 1983年第3期21-22,共2页
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一文,引起童恩正、刘兴诗等十二位同志的注视,联名写了《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对拙作提出批评。 意见分歧,或商榷,或批评,都值得欢迎。 十二位同志的信中说我综评中国近年来的... 我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一文,引起童恩正、刘兴诗等十二位同志的注视,联名写了《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对拙作提出批评。 意见分歧,或商榷,或批评,都值得欢迎。 十二位同志的信中说我综评中国近年来的科幻小说,这是万万不敢当的。中国何其大,近年来科幻小说何其多,真要作什么“综评”,非读其十之八九,然后作细致的分析研究不可。而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偶尔读到几篇,或情话绵绵,或鬼影幢幢,或血飞肉溅,或尔虞我诈……“污染”云云,指的就是这类作品。 这类作品的出现,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事实:有一股恶风在侵袭我们的科幻小说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综评 科学幻想小说 作品 《中国青年报》 鬼影 科学文艺 个人情绪 “科”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文学的特征
20
作者 李培然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理解它的独立存在的客观根据?这是儿童文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儿童文学是结合少年儿童特点为他们创作的特殊文学种类。它的特点,一般地说,就是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要求在文学上的反映。具体地说。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少年儿童 文学种类 生活 年龄特点 儿童情趣 科学幻想小说 年龄特征 渐进性 语言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