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科学体验与审美体验的相互渗透——由狄尔泰为两种科学“划界”所想到的
1
作者 王苏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8期27-28,共2页
科学也需要体验,科学也存在审美体验。一方面,自然科学的体验与精神科学的体验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因为这两种科学都是人类科学思想的创造,因此两者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存在某些共同特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 科学也需要体验,科学也存在审美体验。一方面,自然科学的体验与精神科学的体验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因为这两种科学都是人类科学思想的创造,因此两者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存在某些共同特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类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这两种科学应该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从当代社会现状来看,呼吁自然科学要渗透于人文精神、科学体验要融入审美体验,比单纯强调精神科学的独立地位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体验 审美体验 互渗 狄尔泰 划界 精神科学 自然科学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体验OK吧——科技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 王文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2-52,共1页
科学体验OK吧是青岛市李沧区科技馆为更好的普及科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实现和谐、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载体而设立的。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体验 青少年 科技馆 教育教学模式 科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生活 体验科学——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 被引量:10
3
作者 柳春梅 祁俊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24期164-164,共1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因而我们要上好科学课,应该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探究材料的生活化,课外研究的生活化。只有扎根于生活,科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 融入生活 体验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情感体验的形式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匡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6,共4页
我们崇尚审美的人生哲学,也神往审美的艺术哲学。不过,要走向一个审美世界,需有内在的动力作为“桥梁”与“中介”。这种内在动力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生命力。而情感体验,正是这种现实的感性生命力运行的特殊方式之一。 人类在同外间世界... 我们崇尚审美的人生哲学,也神往审美的艺术哲学。不过,要走向一个审美世界,需有内在的动力作为“桥梁”与“中介”。这种内在动力是人们现实的感性生命力。而情感体验,正是这种现实的感性生命力运行的特殊方式之一。 人类在同外间世界发生交往的过程中,必然萌生、触发或激起各种各样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共感,贯穿于人生,也流淌于艺术。然而。并非一切情感体验都是审美体验,因之,若是研讨人类情感体验,不能不首先对其本身作一番辨析与比较。 文学艺术以感性为主导,其独特之处,就在客观对象之于作者,往往是人情化和审美化的并驾齐驱。但人类的情感体验总是因事、因时、因人而呈显出差别性。例如,当工程师观赏亲手设计制造出来的机器时,他可能沉醉于一种美感的品味,但对于从事流水线上机械操作的工人来说,其情感体验的内容与方式会相同么?当人们面对冰峰群山,登山队员体验着勇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审美体验 感性生命 十四行 客体 冯至 艺术家 科学体验 共感 日常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顿悟
5
作者 莫文力 《中国科技财富》 2004年第7期82-83,共2页
神奇的顿悟在一个创造性的头脑中究竟有何作用?这瞬间的妙想在大脑中经历了怎样不可思议的过程?奥妙何在,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关键词 灵感 大脑 思维主体 科学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功体验的保证
6
作者 陈琪 罗祥龙 《四川教育》 2012年第12期34-34,共1页
主持人:在理解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支撑和总结出了科学体验策略后。我们再来审视课堂上的体验式教学,分析和判断哪些体验式教学是正确的、有效的。哪些是不合教学规律的、无效的。
关键词 成功体验 师生关系 体验式教学 学生 科学体验 教学规律 主持人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芹华 《教师》 2019年第35期98-99,共2页
学前教育专家高杉自子在《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幼儿园是孩子的生活场"的观点,主张把幼儿园变成让幼儿体验自身生活的实践场所。以体验式教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对增强幼儿的学习感受、加深... 学前教育专家高杉自子在《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幼儿园是孩子的生活场"的观点,主张把幼儿园变成让幼儿体验自身生活的实践场所。以体验式教学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对增强幼儿的学习感受、加深幼儿的学习体验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教学视角,探讨幼儿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价值,以供幼教同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身心健康体验 语言交际体验 社会生活体验 科学探究体验 艺术审美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脑科学故事中的教育学智慧读大卫·林登《“醉醺醺”的脑科学》
8
作者 张家海 《今日教育》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说起脑科学,人们头脑中会立即生出一个问号:脑科学一定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吧?然后一副望而生畏、漠不关心的样子,在内心里悄悄对自己说:噢,算了,这是神经科学家们的事儿!如果是这样,我只能遗憾地告知:您错失了一本好书,甚至是无缘邂逅... 说起脑科学,人们头脑中会立即生出一个问号:脑科学一定高深莫测、晦涩难懂吧?然后一副望而生畏、漠不关心的样子,在内心里悄悄对自己说:噢,算了,这是神经科学家们的事儿!如果是这样,我只能遗憾地告知:您错失了一本好书,甚至是无缘邂逅一门顶尖科学独有的美丽。正如著者大卫·林登所言:“我坚信,每个人都应该接触科学的美丽。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科学家,而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体验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兴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神经科学 大卫 教育学 兴奋感 林登 晦涩难懂 体验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叙事中的世俗立场 被引量:1
9
作者 晓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0,共10页
世俗是相对神圣而言的,从字面上讲,它意味着平凡、普通、日常。世俗作为一个文学概念,毫无疑问与世俗化文化思潮有关。世俗化文化思潮源于西方,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概念。它指涉的是:在现代科学体验和人文思潮的冲击下,宗教对人... 世俗是相对神圣而言的,从字面上讲,它意味着平凡、普通、日常。世俗作为一个文学概念,毫无疑问与世俗化文化思潮有关。世俗化文化思潮源于西方,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一个理论概念。它指涉的是:在现代科学体验和人文思潮的冲击下,宗教对人类欲望的禁锢渐渐弱化。简要地说,西方的世俗化就是去宗教化。由于语境的不同,西方的世俗化传播到中国以后,其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微妙变化。因为中国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所以中国的世俗化主要是为了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实际上是去意识形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小说叙事 宗教社会学 意识形态化 当代 文化思潮 人文思潮 科学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实验情境 提升单元复习的有效性——“碱的性质复习”教学设计和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兰翠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3期76-78,22,共4页
摒弃复习课的传统模式,设置真实生动的实验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视觉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深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转换教和学的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创设实验情境 定量实验 合作探究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