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术与现实的互动:全面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理路 |
万军杰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
朱泽渊
庞虎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与党的建设的互动发展——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考察 |
庞虎
田源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基于“两个结合”的分析视角 |
刘明明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
徐国利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构建的概念史探究——基于党政文献的分析 |
储著武
|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
陈谦(整理)
张志杰(整理)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学术期刊编辑角色隐忧探赜 |
霍振响
白金凤
李航
|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科学家精神 |
何玉芳
龚凌雁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试论中国共产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三重逻辑 |
周利生
周婕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研讨会上的讲话 |
高翔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史中的四对关系范畴 |
彭先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三大体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刘永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5
|
基于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 |
吕文飞
|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何以可能:学科/学术/话语 |
张萍萍
安维复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1 |
5
|
|
17
|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整体性研究--围绕“四个哪些”的阐述 |
程恩富
余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8
|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论纲 |
傅德本
周昭宜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7 |
6
|
|
19
|
生态视域的科学技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述评 |
马兰
吴宁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20
|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 |
秦在东
方爱清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