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链长度咪唑氯盐离子液体的生态毒性与生态风险评价
1
作者 陈晓雯 杨锐 +4 位作者 朱晓辉 温韬 刘有胜 党垚 陈德翼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322,共9页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因其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和能源等领域。目前研究发现离子液体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和环境风险。本研究以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文献毒性数据(斑马鱼、大型蚤...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因其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和能源等领域。目前研究发现离子液体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和环境风险。本研究以不同烷基链长度的咪唑氯盐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文献毒性数据(斑马鱼、大型蚤及绿藻的LC_(50)),利用种间关系估计模型(interspecies correlation estimation,ICE)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法推导其生态风险阈值,并利用NORMAN数据库中报道的实际环境浓度开展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利用ICE-SSD模型,得到短链离子液体(IMI-2、IMI-4和IMI-6)的PNEC值大于100μg·L^(-1),长链离子液体(IMI-12、IMI-14和IMI-16)的PNEC值小于0.1μg·L^(-1);(2)烷基链长度是影响咪唑氯盐离子液体毒性和风险的关键因素,HC_(5)和PNEC值随烷基链长度增加呈现指数下降趋势;(3)短链离子液体的环境浓度在ng·L^(-1)到10μg·L^(-1)水平,目前尚处于低风险水平(RQ<0.1)。上述研究结果为离子液体的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种间关系估计模型 生态风险评价 敏感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