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海岛棉育种目标性状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马麒 宿俊吉 +5 位作者 宁新柱 李吉莲 刘萍 陈红 林海 邓福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0-1539,共10页
对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进行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旨在为海岛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异亲本。相关分析表明,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966%,前... 对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进行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旨在为海岛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异亲本。相关分析表明,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966%,前3个主成分主要凝聚的生物学信息是品质和产量因子;根据新疆海岛棉各种质基于育种目标性状的综合主成分值,评选出9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并对综合主成分值排名前50的材料,基于前3个主成分值进行二维排序分析,评选出13份品质性状优良种质,11份品质、产量均占优的种质。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5时,130份资源被聚为六个类群,其中92.308%的种质均聚在了第Ⅰ大类群,品系07NH-68和11-616分别被单独聚在第Ⅴ和Ⅵ类群。上述结果表明,基于育种目标性状主成分聚类群中的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新疆海岛棉在长期以来的育种过程中所追求的育种目标性状较单一和相似;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2种方法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价出新疆海岛棉优良种质资源,为新疆海岛棉品种遗传改良中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海岛棉 育种目标性状 多元分析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任长忠 陈庆富 +4 位作者 李洪有 魏黎明 郭来春 王春龙 李春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1260,共10页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苦荞种质资源(883份),但中国苦荞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落后,专用型苦荞品种缺乏,严重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对当前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评价(包括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抗逆性)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中国苦荞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中国苦荞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种质资源评价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3
作者 葛玉香 沈育杰 +2 位作者 李晓红 郭太君 宋润刚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0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对国内外山葡萄种质资源园艺学性状、特殊性状、同工酶特性、孢粉学特征等种内多样性和抗病性、抗寒力、果实经济性状(果穗重、粒重、含糖量、含酸量)、扦插生根力等遗传性状的评价及其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发... 本文对国内外山葡萄种质资源园艺学性状、特殊性状、同工酶特性、孢粉学特征等种内多样性和抗病性、抗寒力、果实经济性状(果穗重、粒重、含糖量、含酸量)、扦插生根力等遗传性状的评价及其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种质资源评价 产量 果实外观性状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及滨海盐碱地引种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8
4
作者 宋丹 张华新 +2 位作者 白淑兰 闫杰 刘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7-38,44,共3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概况,总结了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引种和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林木耐盐性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展望。对于如何解决我国耐盐碱树种引种和选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对于东部沿海地...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耐盐种质资源评价研究概况,总结了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引种和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林木耐盐性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展望。对于如何解决我国耐盐碱树种引种和选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种质资源评价 耐盐植物引种 滨海盐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乡太行山区几种重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允伟 许桂芳 张磊磊 《山西果树》 2008年第3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野生果树资源 种质资源评价 太行山区 新乡 河南 综合开发利用 林州市 修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青蒿种质资源评价暨优良种质选育的意义
6
作者 柳林 张丽琼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青蒿素目前是全球最为有效的抗疟药物,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发展,阐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目前集中研究的三个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综合利用;青蒿素提取方法、成分分离、鉴定、青蒿素合成、半合成、衍生物、类似物合成及药理、临床... 青蒿素目前是全球最为有效的抗疟药物,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发展,阐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目前集中研究的三个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综合利用;青蒿素提取方法、成分分离、鉴定、青蒿素合成、半合成、衍生物、类似物合成及药理、临床等全方位的研究;提高青蒿素产量。结合前两个内容,根据安康的区域条件,提出了安康青蒿种质资源评价暨优良种质选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安康青蒿种质资源评价暨优良种质选育,顺应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产业法发展政策,符合陕西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康 青蒿 种质资源评价 优良种质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杏鲍菇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和川 苏文英 +4 位作者 谭一罗 秦裕营 马腾 浦汉春 周振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0-1486,共7页
【目的】对杏鲍菇菌株进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良菌株作为育种的试验材料,为杏鲍菇育种手段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体细胞不亲和性、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农艺性状的比较... 【目的】对杏鲍菇菌株进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良菌株作为育种的试验材料,为杏鲍菇育种手段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体细胞不亲和性、I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对27株杏鲍菇菌株进行种质资源评价。【结果】参试的杏鲍菇菌种遗传变异丰富,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85~0.91,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7时,27株杏鲍菇菌株分为4类。结合杏鲍菇农艺性状比较分析,得出LX18和LX21两种亲缘关系较远且优势互补的种质资源可作为开发早熟高产优质的新菌株的亲本。【结论】由此可得,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对杏鲍菇菌株从DNA水平进行分类鉴定以及种质资源分析,可加快推进杏鲍菇杂交育种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评价 分子标记 杏鲍菇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方法及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8
8
作者 孔祥会 姚方杰 王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0,共3页
通过对食用菌种质资源常用的细胞学、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概述,并根据多年的科研经验,归纳总结了每种评价方法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实践和局限性,旨在为食用菌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方法优化研究提供... 通过对食用菌种质资源常用的细胞学、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概述,并根据多年的科研经验,归纳总结了每种评价方法在食用菌品种选育上的应用实践和局限性,旨在为食用菌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方法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种质资源评价 品种选育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食用向日葵优良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长君 吴琼 邵文玲 《辽宁农业科学》 2001年第2期38-39,共2页
对已编入“全国向日葵种质资源目录”的26份食用型向日葵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筛选出丰产性好,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并提出了优良种质的利用设想。
关键词 向日葵 食用品种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俊生 刘理梅 孙功臣 《中国种业》 2000年第4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旱稻 种质资源评价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杰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6期47-47,49,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向日葵作为一种基础的农业作物,在我国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通过人工培育,其自身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可以分为食用性、油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可以用来食用,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向日葵作为一种基础的农业作物,在我国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通过人工培育,其自身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可以分为食用性、油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可以用来食用,也可以用来榨油,经济价值高,而该类物种耐干旱,生育期较短。随着广泛的种植,相关感病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就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质资源评价 抗感品种 黑茎病菌 基因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技术之二 西瓜甜瓜(砧木)优异种质资源评价与品种创新关键技术
12
《中国瓜菜》 CAS 2013年第5期67-67,共1页
引进国内外西瓜甜瓜资源461份次.其中西瓜资源247份次,甜瓜资源214份次.对保存的1941份次种质资源进行了繁殖更新,田间、果实、种子数据和图像的调查采集。完成主要西甜瓜主要种质资源的名称、来源、基本特性、照片等基本数据的输... 引进国内外西瓜甜瓜资源461份次.其中西瓜资源247份次,甜瓜资源214份次.对保存的1941份次种质资源进行了繁殖更新,田间、果实、种子数据和图像的调查采集。完成主要西甜瓜主要种质资源的名称、来源、基本特性、照片等基本数据的输入,建立西甜瓜种质资源数据库,数据量211个.其中西瓜202个,甜瓜23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评价 西甜瓜 西瓜 品种创新 技术 砧木 资源数据库 繁殖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种质资源矮化相关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
13
作者 邓超丽 郭素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8-100,共13页
【目的】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但其矮化性状的评价指标尚不完善。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更多有效的评价指标,以更加精准、全面地评价板栗种质矮化性状,为更好地收集、培育与利用板栗矮化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种植于... 【目的】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但其矮化性状的评价指标尚不完善。本研究旨在筛选出更多有效的评价指标,以更加精准、全面地评价板栗种质矮化性状,为更好地收集、培育与利用板栗矮化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种植于河北省迁西县的80份板栗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于枝叶成熟期选择5株树,选取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外围中部的3根标准结果枝,分别测定和计算其分枝角度、枝条长度、枝条直径、枝条节数、节间长度、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尖削指数和叶形指数,采用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0份板栗种质的矮化相关形态指标进行筛选和综合评价,并进行矮化等级的划分与鉴定。【结果】(1)枝条长度、节间长度、枝条直径、枝条节数、分枝角度、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尖削指数总体呈较标准的正态分布。(2)分枝角度、尖削指数2个指标与其他形态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枝条长度、枝条直径、枝条节数、节间长度、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柄直径之间大多显著正相关,因而筛选出这7个指标为主成分分析的有效评价指标。(3)通过综合评价,将80份板栗种质划分为矮化型(6份)、中间型(40份)、乔化型(27份)、极乔化型(7份)。【结论】枝条长度、枝条直径、枝条节数、节间长度、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和直径可作为评价板栗矮化形态性状的有效指标,‘短枝芽变’‘紫珀’‘燕山短枝’‘遵玉’‘塔丰’‘优丰’为板栗矮化种质,研究结果将为板栗矮化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矮化 表型性状 指标筛选 种质资源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份马棘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静 何玮 +4 位作者 徐远东 刘畅 马慧珍 孙万斌 范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0天时开始干旱处理,分别在胁迫0 d(对照组CK,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胁迫7 d(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0%)和胁迫14 d(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0%~25%)时测定各处理下马棘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利用抗旱系数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马棘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的生理响应变异丰富,不同种质的抗旱能力差异显著。通过对同一指标的均值比较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呈“凸”字形变化;相对含水量(RWC)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降低。7个检测指标中,POD活性的变异系数最大,而RWC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D值和聚类分析可将36份马棘种质的抗旱能力分为抗旱型(8份种质)和敏感型(28份种质)两类。通过对两种类型种质的生理指标分析发现,抗旱型种质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高于敏感型种质。【结论】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资源的生理响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初步筛选出8份抗旱型马棘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棘 干旱胁迫 种质资源评价 抗旱性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份极端花性状与衣分的海岛棉资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及综合评价
15
作者 李江博 严青青 +5 位作者 蔡永生 陈琴 周强 高曼 陈全家 郑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3-877,I0001,I0002,共17页
为了探究花器官性状和衣分对高温的响应,并筛选出耐高温的海岛棉资源,于2022年在新疆阿瓦提县对534份海岛棉资源的5个性状(4个花器官性状和衣分)进行了评价,并据此筛选出了36份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统计分析发现,534份海岛棉资源5个性... 为了探究花器官性状和衣分对高温的响应,并筛选出耐高温的海岛棉资源,于2022年在新疆阿瓦提县对534份海岛棉资源的5个性状(4个花器官性状和衣分)进行了评价,并据此筛选出了36份具有极端性状的资源。统计分析发现,534份海岛棉资源5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8.57%~26.56%之间。相关性分析揭示了花柱长度与其余4个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023年,在阿瓦提县对筛选出的36份具有极端性状的海岛棉资源进行了增温棚高温胁迫试验,并测定23个表型性状。结果显示,36份极端资源在农艺性状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14个性状与对照相比表现出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识别出6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85.34%。聚类分析将资源分为耐热、中耐热、热敏感和高度热敏感4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铃数、有效果枝台数等性状与耐热性(综合评价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花器官性状、衣分和花粉活力与综合评价值的拟合优度不高。本研究为海岛棉耐高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遗传育种 耐高温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橘属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徐艺格 魏鑫 +3 位作者 王兴东 刘有春 杨玉春 刘成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0,共8页
越橘属(Vaccinium)全球有400余种,广泛栽培和应用的资源仅为高丛越橘(V.corymbosum L.)和兔眼越橘(V.ashei Marsh)。其资源的收集是对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丰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越橘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针对越橘属在我国... 越橘属(Vaccinium)全球有400余种,广泛栽培和应用的资源仅为高丛越橘(V.corymbosum L.)和兔眼越橘(V.ashei Marsh)。其资源的收集是对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丰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越橘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针对越橘属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我国不同产区越橘主栽品种类型及其分布情况、种质资源创新情况加以概述,对越橘属种质植物学性状鉴定、抗逆性鉴定、重要性状基因功能鉴定三方面成果和基于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各项成果进行综述,并就未来加强野生资源收集保存和驯化、加强越橘成花及果实发育机理研究、加强组学技术在越橘性状形成基因调控这3个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越橘属种质资源利用及中国越橘资源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种质资源评价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建德新发现柚类种质资源“脆甜柚”的初步评价
17
作者 华永刚 洪文英 +4 位作者 吴燕君 金水丰 蒋宁飞 廖益民 叶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脆甜柚”是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发现的一个柚类种质资源。为了解“脆甜柚”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应用价值,按照柑桔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要求,在田间观察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抗逆性,采样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成熟采收期评估... “脆甜柚”是在浙江省建德市新发现的一个柚类种质资源。为了解“脆甜柚”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应用价值,按照柑桔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的要求,在田间观察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抗逆性,采样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成熟采收期评估其丰产性。结果表明,“脆甜柚”能耐-5℃低温。叶片全缘,无波状锯齿,自交亲和,不需要授粉树和人工授粉,结实能力强,果顶有印圈,成熟果实饱满种子达116粒。盛花期5月初,成熟采收期11月中旬。果肉质地细嫩,酸甜适中,无苦味,无异味,可食率44.7%,出汁率3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可滴定酸含量0.6 g/100 g,维生素C含量78.8 mg/100 mL。采前落果率中等,裂果率15%~20%。平均单果质量1620 g。4年生枸头橙嫁接树,单株产量44.1 kg,每667 m^(2)产量2646 kg。脆甜柚是一份优质的柚类种质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甜柚 生物学特性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艳红 宋晓飞 +4 位作者 赵玉华 李晓丽 崔浩楠 贾建华 闫立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5-152,共8页
黄瓜果实质地是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为了解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差异及相关关系,以210份黄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质构仪对黄瓜商品瓜进行带皮与去皮质地性状(硬度、脆度、咀嚼性、韧度)的测定,并对质地性状进行了遗传变... 黄瓜果实质地是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为了解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质地性状差异及相关关系,以210份黄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质构仪对黄瓜商品瓜进行带皮与去皮质地性状(硬度、脆度、咀嚼性、韧度)的测定,并对质地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带皮和去皮的质地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带皮的硬度、脆度和韧度均高于去皮,美国加工型黄瓜带皮硬度与韧度较大,欧洲温室型和华北型较小,华南型质地变异范围最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带皮硬度与咀嚼性、韧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咀嚼性与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韧度与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去皮黄瓜韧度与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外,其他质地性状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按照生态类型与是否带果皮将不同品种的黄瓜种质资源分为硬型、绵软型、脆嫩型。综上,不同生态型黄瓜果实质地存在显著差异,果实质地性状间密切相关,带皮与去皮的果实质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质构仪 果实质地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翠 周清元 +3 位作者 王利鹃 谭尊飞 龚静 谢旭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8,共9页
综合评价引进的亚麻品系(种),为亚麻栽培、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49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调查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估算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和欧式... 综合评价引进的亚麻品系(种),为亚麻栽培、育种研究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49份亚麻品种(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调查其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估算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2个主成分和欧式距离为基础,进行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49份亚麻种质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两年变化大于1.00.在两个年度中,49份亚麻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71.94%和72.8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45.45%和50.07%;第2主成分为株高及纤维工艺长度因子,贡献率分别为25.49%和22.73%.根据品种(系)第1主成分表现,在两年中评选出前10的优良品系,其中6个相同,分别为1349,1348,1340,1343,1347及1341.以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做二维排序散布图,对49份亚麻品种(系)的产量和纤维长度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出适宜油用和纤维用亚麻.49份亚麻种质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1.00左右时均可分为4大类,其中第1大类在两年度中分别包含13个和18个品种(系),第2大类分别包含11个和15个品种(系),第3大类均含12个品种(系),第4大类分别包含13个和4个品种(系).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二维排序和欧式遗传距离分析,较好地评价49个参试亚麻种质的遗传特点及其在两个年度条件下的性状表现,为亚麻品种推广和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的甘蔗种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晋宇 应雄美 +5 位作者 朱建荣 赵俊 刘家勇 吴才文 Ibrahim Soliman Helal ELGAMAL 赵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评价 投影寻踪分类法(PP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