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RAPD进行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曾元 王懿波 +3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 3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RAPDs分析 ,结果表明 :31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 5大群 ,即旅群 (Ⅳ - 1组 ) ,Lan .Ⅱ群 (Ⅳ - 2A亚组 )、Reid群 (Ⅳ - 2B亚组 )、Lan .Ⅰ群 (Ⅳ - 1组 )和黄改群(Ⅳ - 5和Ⅳ - 6两组 )和 4个小群 :Ⅰ组的P138、... 对 3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RAPDs分析 ,结果表明 :31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 5大群 ,即旅群 (Ⅳ - 1组 ) ,Lan .Ⅱ群 (Ⅳ - 2A亚组 )、Reid群 (Ⅳ - 2B亚组 )、Lan .Ⅰ群 (Ⅳ - 1组 )和黄改群(Ⅳ - 5和Ⅳ - 6两组 )和 4个小群 :Ⅰ组的P138、Ⅱ组的郑 2 2、Ⅲ组的综 31和Ⅳ - 4组的郑 32和U8112。依据RAPDs的划分结果同依据系谱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类群划分 自交系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区地方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忠华 戴保威 +1 位作者 顾金春 王思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以贵州主要的 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PH99 10、PH99 2、PH99 1和PH99 3的产量一... 以贵州主要的 5个种质类群的自交系为测验种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 ,对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并分析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的亲本来源。研究结果表明 ,PH99 10、PH99 2、PH99 1和PH99 3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依次最高 ,利用潜力较大。参试的 5 0个测交组合中PH99 9×交 5 1、PH99 9×苏 37、PH99 1× 792 2和PH99 3×自 330组合特殊配合力较大 ,产量较高 ,对照优势较大。根据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结合一般配合力效应 ,将 10个新选育的主要山区地方玉米自交系初步划分为 5群。其中黄早四、自 330和交 5 1群一般配合力较高 ,为我国西南山区玉米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几个杂种优势群。地方种质系×外来种质系是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其中地方 (或地方改良系 )系×苏湾选系为西南山区最常见的杂优组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类群 杂种优势群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交优势模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玉米种质类群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学玲 姜立雁 +3 位作者 高惠林 腾文星 王提江 倪玉春 《农业与技术》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对美国玉米种质类群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归纳总结出美国主要玉米种质类群及其所属部分优良自交系。为有目的地引进和改良国内外玉米种质。
关键词 玉米 种质类群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的简便评价试验
4
作者 王飞雪 刘焱 张文菁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49-51,共3页
采用多系测交法,以9801、郑22、郑58、Mo17、自330、齐319为测验种,14个自育自交系为被测系,通过两年的试验及评价,结果表明,依据简便评价方法可以较为便捷地评价被测系的所属类群和配合力的效应关系,同时选出适于生产利用的强优杂交模式。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多系测交 种质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R种质玉米自交系QB2896选育的种质创新应用与思考
5
作者 王天宇 王安贵 +6 位作者 祝云芳 郭向阳 吴迅 刘鹏飞 蒋喻林 涂亮 陈泽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252,共8页
结合国内玉米育种实践,针对西南玉米产区常碰到的玉米种质资源狭窄问题,利用P群、Reid和Lancaster等3个种质类群,融合组建PLR种质,充分利用P群种质的抗叶斑病好,Lancaster种质的果穗长、脱水快、出籽率高,R类群种质的耐密性较好、抗倒... 结合国内玉米育种实践,针对西南玉米产区常碰到的玉米种质资源狭窄问题,利用P群、Reid和Lancaster等3个种质类群,融合组建PLR种质,充分利用P群种质的抗叶斑病好,Lancaster种质的果穗长、脱水快、出籽率高,R类群种质的耐密性较好、抗倒伏性较强等优良性状。用群间选系理论方法为理论指导,选用来自温带PR群体材料选系QB512和来自RL群体材料选系QB1018杂交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择到S_(4)代,用单倍体进行诱导选择,选育了以QB2896为代表的一批聚合3个类群优良特性的自交系,它们都具有配合力高、脱水快、抗病性较好、果穗封尖性好、出籽率高、综合适应性广且耐密性好的特点,解决了自交系本身的丰产性、抗病性、脱水性、秃尖等问题。组配出北玉1507、金玉9608和金玉9632等9个玉米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种质资源的创新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可作为一种创新方法应用于玉米育种实践,为玉米新种质类群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PLR种质类群 QB2896 选育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质的选择和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学玲 姜立雁 +3 位作者 王提江 倪玉春 齐晶 腾文星 《农业与技术》 1998年第5期11-15,共5页
本文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血缘追朔分析,归纳总结出兰卡斯特种质类群、瑞德黄马牙种质类群、旅大红骨子种质类群、塘四平头种质类群四大系统及其他血缘关系的自交系谱,提出杂种优势模式,为创造玉米新种质,改良... 本文对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进行了血缘追朔分析,归纳总结出兰卡斯特种质类群、瑞德黄马牙种质类群、旅大红骨子种质类群、塘四平头种质类群四大系统及其他血缘关系的自交系谱,提出杂种优势模式,为创造玉米新种质,改良和提高我国原有种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质类群 杂种优势模式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新梅 张晓东 +1 位作者 韩立新 陈耀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选取19个玉米自交系(属于5个杂种优势类群)为试验材料,以授粉后10~12 d的玉米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通过幼胚愈伤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其中11个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能分化获得再生植株。Reid、旅大红骨和其他种质3个杂种优势类群中的B73、黄C、478,综31,178、501、先早17、旱21等8个自交系具有较好的幼胚培养特性和植株再生特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愈伤整齐、大小适中、植株再生率高,适宜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幼胚在附加4 mg/L 2,4-D且去掉水解酪蛋白和L-脯氨酸的N6改良培养基上,幼芽及根的数量少、出愈率高、愈伤组织质地好,并明显减少了幼胚自发性芽分化的趋势,有利于保持愈伤组织胚性、提高再生植株频率,为玉米自交系幼胚诱导的适宜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类群 幼胚 愈伤诱导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