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旭东 郭艳兰 +2 位作者 夏伟 宋长贵 张建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结果】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有枣瘿蚊、截形叶螨、旋花科豆象、牧草盲蝽和枣大球蚧。在枣树的整个生长期,枣瘿蚊共有三个为害高峰,分别在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和花期;截形叶螨在8月上中旬大面积爆发,8月下旬随温度的升高而达到高峰;牧草盲蝽在枣树的萌芽期,花期和盛果期达到3个为害高峰;旋花科豆象分别在枣树的展叶期和花期对其形成为害高峰;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若虫危害盛期。【结论】明确巴州枣树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为该地区枣园主要害虫防治提供防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种群增长规律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富余 田春晖 +2 位作者 赵成德 赵文生 王小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04-1709,共6页
扣笼接虫观测稻水象甲不同接虫密度所产下代虫量。结果表明 ,稻水象甲种群增长具有明显密度依赖性 ,接虫密度X越大 ,代间增殖倍率 Y2 越低。 X-Y2 关系用 Y2 =1 /( 0 .836 + 0 .4 2 1 X)的双曲线拟合良好。以水稻移栽后稻田成虫密度 N... 扣笼接虫观测稻水象甲不同接虫密度所产下代虫量。结果表明 ,稻水象甲种群增长具有明显密度依赖性 ,接虫密度X越大 ,代间增殖倍率 Y2 越低。 X-Y2 关系用 Y2 =1 /( 0 .836 + 0 .4 2 1 X)的双曲线拟合良好。以水稻移栽后稻田成虫密度 N为指标 ,越冬成虫存活率为 S0 ,防治后成虫残存率为 S1,则第 t和 t+ 1年种群密度关系可表述为 :Nt+ 1=S0 S1Nt/( 0 .0 836 + 0 .0 4 2 1 S0 S1Nt)。模型参数值稳定 ,拟合度好 ,模型描述的种群增长规律与稻水象甲侵入辽宁省以来种群增长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用该模型预测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趋势其准确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水象甲 种群增长规律 害虫发生趋势 预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付超 冯丽凯 +3 位作者 朱春林 董鹏 李铭 陈刘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9-2095,共7页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上,5月底第1代若虫出现,若虫群居为害,受食物限制,成虫转移为害,6月以后世代重叠,7月底至8月为为害高峰期,10月下旬成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进行越冬(二、三代田间种群高峰期)。【结论】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是防治梨冠网蝽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冠网蝽 生物学特性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干旱区柠条种子害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幼虫种群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于洋 金花 王树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子小蜂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7月上旬,3种害虫的幼虫绝大部分进入老熟阶段。豆荚螟卵和柠条豆象卵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中、下部较少;萼筒外的柠条豆象卵量高于萼筒内,64.58%柠条豆象卵位于萼筒外,35.42%位于萼筒内;柠条豆象卵的孵化率呈逐日上升态势,7月上旬,柠条豆象卵死亡率达62.14%;由6月上旬至6月下旬,豆荚螟卵的死亡率呈逐日增加态势,但因其全部位于萼筒之下,死亡率很低,6月下旬达到13.33%。萼筒外柠条豆象卵的存活率低于萼筒内;萼筒外卵的孵化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萼筒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子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V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数量控制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洪山 赵阳 +1 位作者 李红阳 李慈厚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0,62,共3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种群转移扩散规律 数量控制 传毒媒介 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发生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徐家雄 任辉 +6 位作者 赵丹阳 林明生 邱焕秀 钟填奎 陈沐荣 黄木养 陈瑞屏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50-57,共8页
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鉴别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描述。测定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聚集度大于叶片,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k值、扩散指数I§、平均拥挤度m*、... 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鉴别特征和危害症状进行描述。测定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为聚集分布,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聚集度大于叶片,树干和侧枝上的种群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k值、扩散指数I§、平均拥挤度m*、L指数(个体群的平均大小)分别为46.206 5,0.281 1,3.529 4,57.913 4和58.911 1,叶片上则分别为7.040 1,0.994 9,1.999 6,9.057 4和7.050 0。虫瘿平均长度0.32 cm,平均宽度0.22 cm,平均大小0.090 1 cm2。虫瘿数量和羽化孔数量主要分布在树冠枝条的上层;不同无性系桉树上的虫瘿数量在不同部位上存在差异,广林9主要危害枝条、巨桉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的虫瘿数量差异上,广林9主要危害叶柄,巨桉则同时危害叶柄和中脉;已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天敌寄生蜂——长尾金小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鉴别特征 种群发生规律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天敌-圆果大赤螨特性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江秀均 谢道燕 +1 位作者 钟健 柴建萍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0-31,共2页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虫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捕食性天敌,可捕食桑园里的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叶蝉幼虫等小型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多食跗线螨 捕食性天敌 桑园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田间 特性 桑红蜘蛛 蚕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平市灯诱金龟甲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发生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艳妮 宋梁栋 +1 位作者 冯文涛 王雪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75-78,共4页
为了调查陕西省兴平市金龟甲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笔者于2015^(-2)017年,在兴平市陈文村(植保站病虫观测场)采用佳多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金龟甲,分类鉴定并分析种群发生规律。发现兴平市金龟甲目前共有4科10种,以铜绿丽金龟、赤绒鳃金龟、... 为了调查陕西省兴平市金龟甲的种类和发生规律,笔者于2015^(-2)017年,在兴平市陈文村(植保站病虫观测场)采用佳多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金龟甲,分类鉴定并分析种群发生规律。发现兴平市金龟甲目前共有4科10种,以铜绿丽金龟、赤绒鳃金龟、毛黄鳃金龟为优势种。近三年铜绿丽金龟发生盛期依次是:7月7日至8月3日、6月24日至8月6日、7月3日至8月17日;赤绒鳃金龟发生盛期为:7月2日至8月11日、7月16日至8月16日、7月17日至8月23日;毛黄鳃金龟发生盛期主要为4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甲种类 优势种 种群规律 佳多虫情测报灯 发生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小麦吸浆虫种群消长规律及原因分析
9
作者 董照锋 王刚云 陈光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6-7,共2页
通过对商洛市 1 6a历史资料的分析 ,明确了小麦吸浆虫种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以前大面积使用“六六六”防治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另一因素。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种群消长规律 商洛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螟虫种群演变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10
作者 刘永忠 章东 +1 位作者 李华 杨红江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螟虫 种群演变规律 防治技术 历史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靖县稻纵卷叶螟种群发生规律
11
作者 秦春玲 彭晓燕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2-33,共2页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 e),是保靖县中稻主产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对保靖县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调查了2007~2014年保靖县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发生规律,并调查分析了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 e),是保靖县中稻主产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对保靖县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调查了2007~2014年保靖县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发生规律,并调查分析了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在保靖不越冬,年发生3~4代,每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迁入,主害代为第二代,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蛾峰量最高达12 800只/667m2,漏治田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水稻减产5~7成,最高达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保靖县 种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园柑橘小实蝇雄性成虫种群消长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桂良 王笑 +4 位作者 张晓萌 梁文勇 孙莲 陈宇博 赵丽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22-1423,共2页
使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在宁波地区10个橘园进行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自2008年柑橘小实蝇大发生以来,各年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气候和防治措施有关。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性诱剂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市小麦蚜虫种群变化规律及气象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文峰 尹彬 +2 位作者 曹志伟 杨晓莉 曹永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共4页
小麦蚜虫是危害许昌小麦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广、危害重。为此,对许昌市小麦蚜虫的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其发生危害的预测模型。根据许昌植保站2007年、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蚜虫在小麦上迁移危害其种群数量变化遵... 小麦蚜虫是危害许昌小麦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其发生面积广、危害重。为此,对许昌市小麦蚜虫的种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其发生危害的预测模型。根据许昌植保站2007年、2008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蚜虫在小麦上迁移危害其种群数量变化遵从logistic增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开始增长期(3月下旬-4月上旬)、加速增长期(4月中旬-5月上旬)和减速增长期(5月中旬-6月上旬),其中4月下旬-5月上旬是蚜虫种群繁殖增长的关键期。根据1999-2008年许昌植保站监测资料和许昌国家基本气象站数据资料,通过相关法分析小麦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及高峰期蚜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蚜虫种群消长的关键气象因素,其中光热因子对蚜虫发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水分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小麦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出现日数、高峰期蚜量分别与3月份地面0 cm低温,5月份降水量,3-4月份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28、0.615、-0.597,均达到显著水平。采用SPSS软件利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了蚜虫始见期、高峰期及危害程度的预报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在73%~80%,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小麦蚜虫 种群变化规律 预测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侧沟姬蜂的生物学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万炎 彭建文 +1 位作者 王溪林 左玉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34,共8页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在湖南浏阳县每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幼虫老熟时钻出寄主,爬至松针或松枝上结茧化蛹。在不同的生境中,该蜂对松毛虫的寄生率有明显差异,以在松阔混交林中寄生率最高,对各代松毛虫的年平均寄生率可达36.58%,而在植被稀少的疏残松林中寄生率最低,仅11.66%。其寄生率还随寄主世代不同而异,一般以对第3代松毛虫的寄生率最高,第1代次之,第2代最低。该蜂种群数量逐年波动与全年霜冻日数成负相关,与当年7、8月份降雨量和10月份平均气温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侧沟姬蜂 生物学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梅 王文心 +2 位作者 姚万福 李林莉 刘晓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8月达到高峰。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降雨量、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高温和最低温是影响5—10月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相对空气湿度、风速、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低温则是影响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芒果园 种群变动规律 云南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地区栗瘿蜂种群分布规律初步研究
16
作者 汤建华 黄大庄 +4 位作者 刘惠英 席英肖 温桂华 赵志强 杨洁清 《河北林果研究》 1998年第S1期232-234,共3页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板栗主要害虫。栗瘿蜂危害板栗芽体,形成虫瘿时消耗树体养分,导致树势衰弱,甚至造成枝条枯死,新梢不能抽生,不仅当年不能开花结果,而且严重影响翌年乃至数年的产量。关于栗...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板栗主要害虫。栗瘿蜂危害板栗芽体,形成虫瘿时消耗树体养分,导致树势衰弱,甚至造成枝条枯死,新梢不能抽生,不仅当年不能开花结果,而且严重影响翌年乃至数年的产量。关于栗瘿蜂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及不同品种抗性,国内外有研究报道,而对于栗瘿蜂种群分布规律未见报道。研究其分布规律对于了解种群猖獗原因及扩散特性、制定害虫管理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于1997年8月在河北省遵化市进行了调查,现将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分布规律 栗瘿蜂 冀东地区 生物学特性 遵化市 空间分布型 聚集分布 河北省 河北农业大学 《中国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大银鱼种群变动规律及增殖利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以平 吴建广 《水产养殖》 CAS 2004年第3期37-40,共4页
水库移植大银鱼生产效应一般仅维持1~2年,少数水库4~5年,随之种群迅速衰退。作者对全国10多座移植大银鱼的水库进行跟踪调查,归纳了水库大银鱼种群的生态学演变特点,并运用鱼类生态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其变动规律。密度制约因素,种群变... 水库移植大银鱼生产效应一般仅维持1~2年,少数水库4~5年,随之种群迅速衰退。作者对全国10多座移植大银鱼的水库进行跟踪调查,归纳了水库大银鱼种群的生态学演变特点,并运用鱼类生态学规律分析讨论了其变动规律。密度制约因素,种群变异退化是大银鱼种群衰退的主因。据此,对大银鱼增殖利用进行了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养殖 大银鱼 种群变动规律 增殖利用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明珂 钟列权 汪恩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72-873,877,共3页
2008-2012年在台州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方式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寄主作物对该虫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台州种群增长为双峰型,种群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为每年的9月和11月。当地广泛... 2008-2012年在台州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方式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寄主作物对该虫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台州种群增长为双峰型,种群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为每年的9月和11月。当地广泛种植的优势作物如柑橘、枇杷、桃等,是柑橘小实蝇嗜好的寄主作物,构成了该虫得以周年发生的连续寄主食物链。不同水果的成熟期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影响与气候有着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种群消长规律 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林间伐抚育龄级及种群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德权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从蒙古栎林的径阶结构、林龄和分布株数出发,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种群密度、蓄积量、灌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保留植株的限制,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蓄积量有所提高,中度间伐蓄积量提高最为显著,重度间伐出现总蓄积量显著降低,但... 从蒙古栎林的径阶结构、林龄和分布株数出发,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种群密度、蓄积量、灌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受保留植株的限制,与对照相比,弱度间伐蓄积量有所提高,中度间伐蓄积量提高最为显著,重度间伐出现总蓄积量显著降低,但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相对较高。不同试验处理中,中度间伐抚育强度大,径级株数最多,对蒙古栎种群龄级株数的影响显著。因此,推荐中度间伐抚育技术措施,兼顾蓄积量、立木材质及林下灌草生物量,以提高蒙古栎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间伐抚育 龄级 种群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北方寒地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
20
作者 李慧 姜俊凤 蒋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83-83,87,共2页
稻螟蛉在北方寒冷地区以二代危害为主,其种群消长的原因不仅受越冬基数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湿度对稻螟蛉卵孵化率的影响、降雨量与稻螟蛉种群数量消长变动的关系,开展了降雨对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稻螟蛉在北方寒冷地区以二代危害为主,其种群消长的原因不仅受越冬基数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湿度对稻螟蛉卵孵化率的影响、降雨量与稻螟蛉种群数量消长变动的关系,开展了降雨对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螟蛉的发生与初夏的降雨量和雨季长短密切相关,不同年份天气条件不同,因而在北方寒冷地区稻螟蛉具有偶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螟蛉 降雨 种群消长规律 北方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