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种群大尺度空间动态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王绍明
张霞
王刚
-
机构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15-222,共8页
-
文摘
植物种群空间动态是植物种群生态学也是空间生态学的焦点,它也是生物物种保护及植被保育的理论基础。本文对种群空间动态的重要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Freckleton等提出的植物种群空间动态分类系统,对各个类型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将植物种群空间动态分为6个类型:1)Meta-种群,2)区域集合,3)空间扩张种群,4)空间结构化局域种群,5)空间非结构化局域种群,6)局域种群。
-
关键词
植物种群空间动态
Meta-种群
区域动态
区域集合
空间扩张种群
植物种群生态学
-
Keywords
dynamics of plant population
metapopulation
regional dynamics
regional ensembles
spatially extended population
-
分类号
Q145.1
[生物学—生态学]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扩散模式对高阶相互作用物种共存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博中
郭小龙
杨颖惠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92-3501,共10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3NSFSC26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82022ZTPY08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0347)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819)。
-
文摘
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以成对物种间直接相互作用为主的传统共存理论,并未在实际群落中得到普遍证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阶相互作用,即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直接作用强度受到其他物种的间接影响,在群落竞争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对高阶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非空间理论模型。事实上,群落中个体的空间分布和扩散模式等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均至关重要。故考虑空间因素,以三物种为例构建空间显式的群落动态模拟,通过引入不同的物种扩散模式,研究高阶相互作用对群落物种共存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阶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也可能抑制物种共存,具体共存结果取决于高阶相互作用的方向、强度和分类;(2)当全部高阶相互作用都存在,且取值为正时,物种共存位置会发生偏移,原本生态位分化下共存的区域不再共存,而在生态位重叠度较高的区域,物种可以在更大范围的适合度差异下共存;(3)扩散模式对高阶相互作用的上述调节机制有一定的影响,且无论正高阶还是负高阶,当种群趋于局部扩散时,高阶相互作用的正向及负向调节效果均有所减弱。以上结论强调了在理论模型和实际保护工作中考虑相互作用网络的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物种共存机制,能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高阶相互作用
扩散模式
种群空间动态
物种共存
生态位分化
-
Keywords
high⁃order interactions
dispersal patterns
population spatial dynamics
species coexistence
ecological niche differentiation
-
分类号
Q14
[生物学—生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