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园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旭东 郭艳兰 +2 位作者 夏伟 宋长贵 张建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 【目的】调查新疆巴音郭楞州(以下简称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危害特点及其种群消长规律,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日~9月20日,在所选取的枣园中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枣树5株进行标记,定时定点的系统调查。【结果】巴州枣园主要害虫种类有枣瘿蚊、截形叶螨、旋花科豆象、牧草盲蝽和枣大球蚧。在枣树的整个生长期,枣瘿蚊共有三个为害高峰,分别在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和花期;截形叶螨在8月上中旬大面积爆发,8月下旬随温度的升高而达到高峰;牧草盲蝽在枣树的萌芽期,花期和盛果期达到3个为害高峰;旋花科豆象分别在枣树的展叶期和花期对其形成为害高峰;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若虫危害盛期。【结论】明确巴州枣树主要害虫为害特点及种群消长规律,为该地区枣园主要害虫防治提供防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付超 冯丽凯 +3 位作者 朱春林 董鹏 李铭 陈刘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9-2095,共7页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上,5月底第1代若虫出现,若虫群居为害,受食物限制,成虫转移为害,6月以后世代重叠,7月底至8月为为害高峰期,10月下旬成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进行越冬(二、三代田间种群高峰期)。【结论】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是防治梨冠网蝽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冠网蝽 生物学特性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干旱区柠条种子害虫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幼虫种群发育进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罗于洋 金花 王树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 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柠条豆象、豆荚螟、柠条种子小蜂3种柠条种子害虫成虫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上旬;豆荚螟卵与柠条豆象卵出现于5月下旬,卵的数量增加高峰均在6月上旬;豆荚螟幼虫出现于6月上旬,柠条豆象和柠条种子小蜂幼虫出现于6月中旬;7月上旬,3种害虫的幼虫绝大部分进入老熟阶段。豆荚螟卵和柠条豆象卵主要集中于植株上部,中、下部较少;萼筒外的柠条豆象卵量高于萼筒内,64.58%柠条豆象卵位于萼筒外,35.42%位于萼筒内;柠条豆象卵的孵化率呈逐日上升态势,7月上旬,柠条豆象卵死亡率达62.14%;由6月上旬至6月下旬,豆荚螟卵的死亡率呈逐日增加态势,但因其全部位于萼筒之下,死亡率很低,6月下旬达到13.33%。萼筒外柠条豆象卵的存活率低于萼筒内;萼筒外卵的孵化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萼筒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子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天敌-圆果大赤螨特性及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秀均 谢道燕 +1 位作者 钟健 柴建萍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0-31,共2页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 桑园害虫是影响蚕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蒙自县危害桑园的害虫种类较多且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的害虫主要是一些小型害虫,如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和侧多食跗线螨。2008年至2010年,在对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昆虫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捕食性天敌,可捕食桑园里的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叶蝉幼虫等小型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多食跗线螨 捕食性天敌 桑园害虫 种群消长规律 田间 特性 桑红蜘蛛 蚕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市小麦吸浆虫种群消长规律及原因分析
5
作者 董照锋 王刚云 陈光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6-7,共2页
通过对商洛市 1 6a历史资料的分析 ,明确了小麦吸浆虫种群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以前大面积使用“六六六”防治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另一因素。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种群消长规律 商洛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园柑橘小实蝇雄性成虫种群消长规律研究初报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桂良 王笑 +4 位作者 张晓萌 梁文勇 孙莲 陈宇博 赵丽稳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422-1423,共2页
使用性诱剂诱捕的方法在宁波地区10个橘园进行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自2008年柑橘小实蝇大发生以来,各年虫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与气候和防治措施有关。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性诱剂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侧沟姬蜂的生物学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万炎 彭建文 +1 位作者 王溪林 左玉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34,共8页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在湖南浏阳县每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幼虫老熟时钻出寄主,爬至松针或松枝上结茧化蛹。在不同的生境中,该蜂对松毛虫的寄生率有明显差异,以在松阔混交林中寄生率最高,对各代松毛虫的年平均寄生率可达36.58%,而在植被稀少的疏残松林中寄生率最低,仅11.66%。其寄生率还随寄主世代不同而异,一般以对第3代松毛虫的寄生率最高,第1代次之,第2代最低。该蜂种群数量逐年波动与全年霜冻日数成负相关,与当年7、8月份降雨量和10月份平均气温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侧沟姬蜂 生物学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地区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明珂 钟列权 汪恩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72-873,877,共3页
2008-2012年在台州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方式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寄主作物对该虫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台州种群增长为双峰型,种群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为每年的9月和11月。当地广泛... 2008-2012年在台州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方式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寄主作物对该虫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小实蝇在台州种群增长为双峰型,种群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为每年的9月和11月。当地广泛种植的优势作物如柑橘、枇杷、桃等,是柑橘小实蝇嗜好的寄主作物,构成了该虫得以周年发生的连续寄主食物链。不同水果的成熟期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影响与气候有着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小实蝇 种群消长规律 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北方寒地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
9
作者 李慧 姜俊凤 蒋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83-83,87,共2页
稻螟蛉在北方寒冷地区以二代危害为主,其种群消长的原因不仅受越冬基数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湿度对稻螟蛉卵孵化率的影响、降雨量与稻螟蛉种群数量消长变动的关系,开展了降雨对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稻螟蛉在北方寒冷地区以二代危害为主,其种群消长的原因不仅受越冬基数的影响,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研究不同湿度对稻螟蛉卵孵化率的影响、降雨量与稻螟蛉种群数量消长变动的关系,开展了降雨对稻螟蛉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螟蛉的发生与初夏的降雨量和雨季长短密切相关,不同年份天气条件不同,因而在北方寒冷地区稻螟蛉具有偶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螟蛉 降雨 种群消长规律 北方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匀市稻飞虱种群消长规律及治理策略
10
作者 刘运良 罗黔超 +2 位作者 王兴连 王蓉 李丽云 《植物医生》 2004年第4期7-7,共1页
稻飞虱是都匀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属远距离迁飞害虫.近10余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普遍推广,稻飞虱严重发生的频次提高,仅1989年至2003年间,中等偏重以上严重发生的年份就有10 a,占发生年份的66.67%,对水稻生产... 稻飞虱是都匀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属远距离迁飞害虫.近10余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普遍推广,稻飞虱严重发生的频次提高,仅1989年至2003年间,中等偏重以上严重发生的年份就有10 a,占发生年份的66.67%,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研究其种群消长规律,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匀市 稻飞虱 种群消长规律 治理策略 水稻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温室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军和 贺达汉 徐世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发生规律 宁夏地区 蛞蝓 防治 温室 种群消长规律 软体动物门 生物学特性 作物幼苗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园林植物害虫梨网蝽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娜 任四维 帅明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19-20,50,共3页
[目的]为了给梨网蝽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通过连续观察,研究重庆市园林植物害虫梨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在室温下测定梨网蝽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结果]梨网蝽在重庆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越... [目的]为了给梨网蝽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通过连续观察,研究重庆市园林植物害虫梨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在室温下测定梨网蝽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结果]梨网蝽在重庆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一年有2次危害高峰期,分别在5~6月和8~9月。卵的平均发育历期约为12.41 d,平均孵化率为84.97%;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13.23 d,平均羽化率为74.43%;成虫寿命平均为15.96 d。[结论]在越冬成虫活动产卵之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网蝽 种群消长规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天牛成虫出现期、产卵历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3
作者 赵晓明 吉田成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7,共6页
1995 ~1998 年连续4 a 对一片更新林地进行逐日天牛动态调查,记载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新羽化孔、刻槽... 1995 ~1998 年连续4 a 对一片更新林地进行逐日天牛动态调查,记载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新羽化孔、刻槽、成虫的数量变化资料.利用调查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对天牛的种群变化作了初步的分析,气象因素除气温对天牛的羽化期有影响外,其他气象因素对天牛种群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种群消长规律 羽化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