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南省万宁市野生荔枝资源种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萱蓉
李丹
+4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林泽钦
李苑菱
刘子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05,共10页
野生荔枝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该研究通过对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用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野生荔枝...
野生荔枝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该研究通过对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用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野生荔枝种群在保护区内、外的分布规律及其种群动态趋势,为野生荔枝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且非自然保护区聚集程度比自然保护区的聚集程度更为明显。(2)径级结构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荔枝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种群生命期望值整体上基本随径级增加呈递减趋势,存活曲线呈近直线型,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荔枝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自然保护区外的野生荔枝种群为衰退型。(3)群动态预测结果也显示,自然保护区内外的野生荔枝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Vpi′)以及随机干扰风险极大值均趋于零,但自然保护区外的值均大于区内,说明保护区外受到的敏感性比自然保护区内更强,即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威胁。研究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幼树的严重缺失不仅与野生荔枝种群自身的更新机制有关,更重要的是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砍伐导致野生荔枝种群结构发生变化,野生荔枝林面积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荔枝
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径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东拉山短丝木犀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2 位作者
钱慧蓉
李龙娜
程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3,共10页
采用样方法在四川东拉山大峡谷划定24个面积10 m×10 m的样方,对中国特有植物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的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短丝木犀群落共有...
采用样方法在四川东拉山大峡谷划定24个面积10 m×10 m的样方,对中国特有植物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的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短丝木犀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8科144属235种,包括蕨类植物8科9属11种,裸子植物2科5属8种,被子植物68科130属216种;优势科较为明显,包括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等。该群落以中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其次为小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该群落季相变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灌木层种类最多(98种);乔木层重要值在3.0%以上的种类有15种,灌木层重要值在5.0%以上的种类有18种,草本层重要值在5.0%以上的种类有14种,其中,短丝木犀的重要值在乔木层和灌木层中均最高,占据绝对优势。该群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则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且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热带区系有一定联系。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看,Margalef指数为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为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最低;且Margalef指数与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而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该群落中短丝木犀种群的径级结构可分为5级,其中,Ⅰ级幼树和Ⅴ级大树的数量均较少,Ⅳ级成年个体最多(392株),且Ⅱ级至Ⅳ级个体的数量相近,总体上以中小径级的低龄幼树占优势。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短丝木犀群落是以灌木和草本为主的高山矮林群落,受温带成分影响明显,并与热带成分有一定联系,显示出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和复杂性;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其物种数量和分布均匀性有关;短丝木犀为群落建群种,分布集中且优势明显,但该种群处于由相对稳定的演替中期向衰落期演化的过渡阶段。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对该群落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东拉山
短丝木犀
群落特征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种群径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省万宁市野生荔枝资源种群特征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萱蓉
李丹
杨小波
李东海
林泽钦
李苑菱
刘子金
机构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0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20)
文摘
野生荔枝是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进行品种改良与创新的重要基因库,该研究通过对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并用空间分布格局、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野生荔枝种群在保护区内、外的分布规律及其种群动态趋势,为野生荔枝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海南万宁自然保护区内、外野生荔枝种群均为聚集分布,且非自然保护区聚集程度比自然保护区的聚集程度更为明显。(2)径级结构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荔枝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种群生命期望值整体上基本随径级增加呈递减趋势,存活曲线呈近直线型,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荔枝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自然保护区外的野生荔枝种群为衰退型。(3)群动态预测结果也显示,自然保护区内外的野生荔枝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Vpi′)以及随机干扰风险极大值均趋于零,但自然保护区外的值均大于区内,说明保护区外受到的敏感性比自然保护区内更强,即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威胁。研究认为,在自然保护区外,野生荔枝种群幼树的严重缺失不仅与野生荔枝种群自身的更新机制有关,更重要的是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人为砍伐导致野生荔枝种群结构发生变化,野生荔枝林面积下降。
关键词
野生荔枝
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径级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Keywords
wild litchi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alysis
population diameter structure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al curve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东拉山短丝木犀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李龙娜
程岩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山陵园管理局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8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055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972)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GXL201308)
文摘
采用样方法在四川东拉山大峡谷划定24个面积10 m×10 m的样方,对中国特有植物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的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短丝木犀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8科144属235种,包括蕨类植物8科9属11种,裸子植物2科5属8种,被子植物68科130属216种;优势科较为明显,包括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等。该群落以中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其次为小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该群落季相变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灌木层种类最多(98种);乔木层重要值在3.0%以上的种类有15种,灌木层重要值在5.0%以上的种类有18种,草本层重要值在5.0%以上的种类有14种,其中,短丝木犀的重要值在乔木层和灌木层中均最高,占据绝对优势。该群落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属的分布区类型则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且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热带区系有一定联系。从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看,Margalef指数为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为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最低;且Margalef指数与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间的相关性较低,而Simpson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别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该群落中短丝木犀种群的径级结构可分为5级,其中,Ⅰ级幼树和Ⅴ级大树的数量均较少,Ⅳ级成年个体最多(392株),且Ⅱ级至Ⅳ级个体的数量相近,总体上以中小径级的低龄幼树占优势。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短丝木犀群落是以灌木和草本为主的高山矮林群落,受温带成分影响明显,并与热带成分有一定联系,显示出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和复杂性;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其物种数量和分布均匀性有关;短丝木犀为群落建群种,分布集中且优势明显,但该种群处于由相对稳定的演替中期向衰落期演化的过渡阶段。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对该群落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四川东拉山
短丝木犀
群落特征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种群径级结构
Keywords
Dongla Mountain of Sichuan Province
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life form
species diversity
population diameter class structure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Q94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南省万宁市野生荔枝资源种群特征研究
张萱蓉
李丹
杨小波
李东海
林泽钦
李苑菱
刘子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东拉山短丝木犀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李龙娜
程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