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种群差异度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金华 胡铁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9-51,共3页
常规遗传算法采用恒定的选择压力和变异概率,后期进化速度较慢,对于复杂优化问题通常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解。该文根据染色体的相似性,提出了种群差异度的概念,并依据种群差异度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算例表明,与常规遗传算法相比,文章提... 常规遗传算法采用恒定的选择压力和变异概率,后期进化速度较慢,对于复杂优化问题通常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解。该文根据染色体的相似性,提出了种群差异度的概念,并依据种群差异度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算例表明,与常规遗传算法相比,文章提出的算法能显著提高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 常规遗传算法 自适应遗传算法 种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及东海江豚的洄游和种群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金海 王广洁 肖志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2-45,共4页
江豚对食物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常随分布区优势饵料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探讨了江豚洄游与饵料分布的关系,并对黄、渤海和东海长江两地理种群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江豚 洄游 种群差异 黄海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处理下不同青杨种群的生长、光合生理和镉吸收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童 胡希智 +1 位作者 王盈 朱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9,共8页
【目的】认识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青杨不同种群在生长、光合生理和镉吸收能力的差异,筛选具有镉修复潜力的青杨种群。【方法】以川西地区的达维镇(DW)、牦牛沟(MN)、捧塔村(PT)和榆林村(YL)等4个青杨种群插条为试验材料,在3个镉浓度(CK:0、... 【目的】认识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青杨不同种群在生长、光合生理和镉吸收能力的差异,筛选具有镉修复潜力的青杨种群。【方法】以川西地区的达维镇(DW)、牦牛沟(MN)、捧塔村(PT)和榆林村(YL)等4个青杨种群插条为试验材料,在3个镉浓度(CK:0、L:25和H:50 mg/kg)处理下开展扦插盆栽试验,生长6个月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和各器官镉含量。【结果】4个青杨种群在L处理下没有表现出与对照显著的生长差异,而在H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捧塔、牦牛和榆林3个种群要远远大于达维种群,其总生物量的促进幅度均超过了50%,而达维种群的增长量仅为18.2%。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基本表现出捧塔、牦牛和榆林大于达维的趋势。L处理时地上部分镉浓度显著大于根部的浓度,但H处理时根部镉浓度略高于地上部分镉浓度。青杨对镉的吸收能力在种群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无论是器官镉浓度还是生物富集系数(BC)和转运系数(TF),都表现为榆林、牦牛和捧塔大于或显著大于达维。【结论】青杨对镉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且这种耐受能力是以地上富集为策略,但青杨对镉的耐受/富集能力存在着显著的种群间差异。利用青杨修复土壤镉污染时应注意这种差异,以选择耐受/富集能力高的种群来提高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污染 青杨 植物修复 种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收缩的种群灭亡差异演化算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飞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避免演化算法在求解多峰函数优化问题时对冗余空间的过度搜索 ,提高差异演化算法的搜索效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收缩的种群灭亡差异演化算法 (DEESC) ,通过最优个体收缩可行空间 ,用均匀设计方法反复初始化种群 ,并且讨论了DEESC... 为避免演化算法在求解多峰函数优化问题时对冗余空间的过度搜索 ,提高差异演化算法的搜索效率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收缩的种群灭亡差异演化算法 (DEESC) ,通过最优个体收缩可行空间 ,用均匀设计方法反复初始化种群 ,并且讨论了DEESC的主要参数敏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收缩 种群灭亡差异演化算法 均匀设计 测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二化螟雄蛾对不同配比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及性信息素识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天伟 陈运康 +3 位作者 许春梅 郭荣 冯波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96,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行为和嗅觉分子水平探究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雄蛾对性信息素嗅觉反应的地理种群差异及其机理,以明确该害虫田间种群雄成虫的嗅觉适应性及其特点。【方法】采用7种Z11-16∶Ald,Z9-16∶Ald和Z13-18∶Ald配比不...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行为和嗅觉分子水平探究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雄蛾对性信息素嗅觉反应的地理种群差异及其机理,以明确该害虫田间种群雄成虫的嗅觉适应性及其特点。【方法】采用7种Z11-16∶Ald,Z9-16∶Ald和Z13-18∶Ald配比不同的三元性信息素诱芯(Z11-16∶Ald和Z9-16∶Ald配比分别为540μg∶540μg,864μg∶216μg,945μg∶135μg,980μg∶98μg,1003μg∶77μg,1016μg∶64μg和1045μg∶35μg,而Z13-18∶Ald含量保持不变),在中国6省水稻田间诱捕二化螟雄成虫;利用实验室风洞测定864μg∶216μg,980μg∶98μg和1016μg∶64μg配比诱芯在田间诱捕的越冬代和第2代二化螟雄蛾分别对这3个配比的性信息素诱芯的行为反应;并采用RT-qPCR方法测定这7种性信息素配比不同的诱芯诱捕的雄蛾触角中二化螟雄蛾12个性信息素识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田间试验中,Z11-16∶Ald和Z9-16∶Ald不同配比的性信息素诱芯对水稻二化螟雄蛾均有引诱作用,但不同配比引诱的二化螟雄蛾占比不同。6省诱芯中Z11-16∶Ald和Z9-16∶Ald的最佳配比不同,并且同一配比性信息素诱芯在不同省份引诱的二化螟雄蛾占比也不同。结果表明,不仅在不同地区诱芯的性信息素最佳配比不同,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配比性信息素的诱蛾量占比也不同。实验室风洞试验中,864μg∶216μg和1016μg∶64μg配比诱芯田间诱捕雄蛾分别对864μg∶216μg和1016μg∶64μg配比诱芯的行为反应均显著强于对其余两种配比诱芯,980μg∶98μg配比诱芯田间诱捕雄蛾对1016μg∶64μg,980μg∶98μg和864μg∶216μg配比诱芯的行为反应无显著差异。在RT-qPCR测定中,除GOBP1外,其余11个性信息素识别相关基因在Z11-16∶Ald和Z9-16∶Ald不同配比诱芯诱捕雄蛾触角中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BP3,PBP4,PR1,PR2,PR4,PR5和PR67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性信息素配比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本研究明确了中国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性信息素嗅觉差异,不仅有助于提高该害虫的性诱防控效率,而且也有助于理解其嗅觉地理种群差异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性信息素 嗅觉 种群差异 诱捕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宝山香柚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伟 明凤 黄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28-29,76,共3页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上海市宝山区长兴岛、横沙岛、宝山区生物技术中心以及复旦大学校内的香柚共计60个样本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NTSYS-pc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Jacca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上海市宝山区长兴岛、横沙岛、宝山区生物技术中心以及复旦大学校内的香柚共计60个样本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运用NTSYS-pc软件计算各品种间的Jacca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建立各品种间的聚类图,13个经过筛选的随机引物,获得多态性为52%的扩增条带,所有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在0.07-0.95之间,聚类图表明样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很复杂,其中只有长兴岛样品遗传距离在0.25以内,其他3地无论种群间还是种群内遗传距离都比较大,多数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为香柚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柚 种群差异 RAPD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苘麻不同种群的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孟帅帅 黄兆峰 +5 位作者 苏杰天 陈召霞 姜翠兰 马子晴 黄红娟 魏守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7,140,共6页
为揭示农田恶性杂草苘麻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探寻基于休眠调控的绿色防控途径,采用60℃温水浸种30 min+30℃恒温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种群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与萌发指数。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种群中,种群XJ01... 为揭示农田恶性杂草苘麻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探寻基于休眠调控的绿色防控途径,采用60℃温水浸种30 min+30℃恒温培养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种群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与萌发指数。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种群中,种群XJ01、JL04和JL01的萌发率分别为89.95%、89.18%和87.77%,显著高于其他种群;而种群HB01的萌发率最低,仅为41.50%。测定了萌发差异较大的种群JL01和HB01种子的萌发关键期指标,发现JL01种群在温水浸种后培养2 h的吸胀数量、10 h破皮数量和20 h露白数量,显著高于HB01种群,其种子数量分别是HB01种群的1.37、1.76和2.96倍。通过进一步比较8个种群种子的萌发吸胀、破皮与露白数量指标,证实苘麻不同种群种子存在显著休眠萌发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母体生活环境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苘麻 种子 萌发 种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大蓟马不同地理种群的分子鉴定及酶活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苏美凤 孙靖雨 +3 位作者 胡坚 吴迪 庙浩 范咏梅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3期364-370,共7页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影响海南豇豆品质的重要害虫之一。笔者在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基础上,用试剂盒法提取其总DNA,对mt DNA CO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酶活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是影响海南豇豆品质的重要害虫之一。笔者在采集不同地理种群的基础上,用试剂盒法提取其总DNA,对mt DNA CO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用分光光度计法进行酶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大蓟马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非常小,并没有随地理位置的变化产生较大的遗传分化;抗氧化酶系活力测定中,不同地理种群的普通大蓟马GST活力差异较大,SOD活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个别地理种群CAT活力与其他地理种群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分子鉴定 酶活 地理种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E-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方伟 张新跃 +1 位作者 朱江 黄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69-2875,共7页
为了提高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引力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和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算法。首先,利用AP聚类算法对样... 为了提高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吸引力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和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算法。首先,利用AP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划分聚类,从而获得RBF的中心和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其次,利用AP聚类得出种群差异度,自适应地改变DE算法的缩放因子和交叉概率,对RBF的宽度和连接权值进行优化;同时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以及跳出局部极值点,对每一代种群的精英个体和种群差异度中心进行混沌搜索。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此算法在泛化能力增强的同时,对网络安全态势也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吸引力传播聚类 差分进化 种群差异 混沌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锋 刘延胜 +2 位作者 庞正平 平正明 王建国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7-633,共7页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隶属于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重要社会性昆虫。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分子方法对散白蚁属系统发育的研究,包括对鼻白蚁科... 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隶属于等翅目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是一类危害严重的重要社会性昆虫。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分子方法对散白蚁属系统发育的研究,包括对鼻白蚁科的进化关系研究,散白蚁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现状,分子技术发展过程的总结。对散白蚁属的地理分布与其进化关系研究进行了阐述。线粒体、核基因标记和微卫星系统发育分析可以用于推测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散白蚁种类如北美散白蚁等的入侵路线和可能的入侵机制。文章最后展望了新兴测序技术、线粒体全基因组、转录组和宏基因组分析等可以用于散白蚁属系统发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白蚁属 系统发育 分子生物学 地理种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蓝陈仪航 姚禹博 +7 位作者 周俊祥 付开赟 丁新华 尹晓辉 刘文 王娜 郭文超 邓建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4-1622,共9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综合防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亚洲玉米螟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收集资料及调研,分析国内外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综合防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亚洲玉米螟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收集资料及调研,分析国内外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结果】亚洲玉米螟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均有分布,雌性个体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继而交配;鉴定亚洲玉米螟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为顺/反-12-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E-12-14:Ac)和正十四碳醇乙酸酯(14:Ac),各组分作用不同,组分间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产品已运用于监测、诱杀与交配干扰中,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防效显著;应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性信息素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包括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放置高度、颜色及环境等。【结论】亚洲玉米螟在多个国家的玉米种植区均有分布,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利用性信息素最佳组分系统结合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多种因素,在田间防控亚洲玉米螟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基于性信息素防控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性信息素 地理种群差异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远交系豚鼠微卫星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迪文 谭海明 +1 位作者 陈雁虹 卫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8,共8页
目的评估我校培育的三个远交系豚鼠种群的微卫星遗传结构,筛选不同种群间呈现差异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为今后豚鼠遗传育种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使用45对引物通过PCR及电泳技术,对我校三个豚鼠种群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分析,计算各位点... 目的评估我校培育的三个远交系豚鼠种群的微卫星遗传结构,筛选不同种群间呈现差异等位基因的微卫星位点,为今后豚鼠遗传育种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使用45对引物通过PCR及电泳技术,对我校三个豚鼠种群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分析,计算各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等参数,并筛选出种群间等位基因呈差异变化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所有微卫星位点在豚鼠种群中呈多态性变化,各位点等位基因数2~7不等,平均位点基因数2.29,平均有效基因数1.7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9,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1,多态信息含量的可信范围为0.0739~0.6443,平均PIC为0.32,68.9%的位点呈中度多态性;总Hardy-Weinberg平衡P值平均为0.1734,各种群均为P> 0.05,但对每个位点的基因平衡状态来讲,共有20个位点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种群平均偏离指数D为-0.407;平均分化指数Fst为0.136,平均基因流Nm为5.835,还阐明了种群间的Nei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度。结论三个豚鼠种群遗传呈中度多态性变化,种群间平均遗传差异无显著性,遗传相似度较高。群体遗传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较突出,出现严重的近交现象,群体处于中等遗传变异水平,但较高的基因流动阻止了遗传分化发生。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本群体繁殖数量偏小,种子选择范围不广泛等,今后在培育过程中要引起重视。本课题还筛选到与不同种群或毛色豚鼠相关的微卫星位点12个,种群特征性微卫星位点7个,可能用于性状基因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远交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态性 种群差异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