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维持种群多样性的遗传算法变异算子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智明 周激流 +1 位作者 陈莉 陈玮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2-904,共3页
本文针对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中,由于传统变异算子随机地选取基因位置而对搜索全局最优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变异位置对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维持种群多样性的变异算子,其变异概率和变异位置由种群基因位的多样度和个体适应度值... 本文针对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中,由于传统变异算子随机地选取基因位置而对搜索全局最优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变异位置对种群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维持种群多样性的变异算子,其变异概率和变异位置由种群基因位的多样度和个体适应度值自适应决定.经变异后优秀的个体得以保存,且在种群中每一基因坐上两种基因的比例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本文最后用实验验证了该算子维持种群多样性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变异算子 种群多样性 二进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种群多样性的双变异差分进化算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荣雨 陈庆倩 陈菲尔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4,共11页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启发式随机搜索技术,对于解决连续性优化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然而传统差分进化算法存在种群多样性和收敛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种改进种群多样性的双变异差分进化算法(DADE),通过引入BFS-best机制(基于...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启发式随机搜索技术,对于解决连续性优化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然而传统差分进化算法存在种群多样性和收敛速度之间的矛盾,一种改进种群多样性的双变异差分进化算法(DADE),通过引入BFS-best机制(基于排序的可行解选取递减策略)改进变异算子"DE/current-to-best",将其与DE/rand/1构成双变异策略来改善DE算法中种群多样性减少的问题.同时,每个个体的控制参数基于排序自适应更新.最后,利用多个CEC2013标准测试函数对改进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有效改善种群多样性,较好地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和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 种群多样性 变异策略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种群多样性自适应遗传操作的HMM训练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相海 丛志环 +1 位作者 方玲玲 宋传鸣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33-1844,共12页
针对传统GA方法训练HMM模型所存在的对遗传控制参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的问题:1)提出一种以混合遗传种群多样性为原则的BPD-AGA算法,该算法依据决定种群多样性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来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使整个遗传迭代过程能够在扩大遗传... 针对传统GA方法训练HMM模型所存在的对遗传控制参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的问题:1)提出一种以混合遗传种群多样性为原则的BPD-AGA算法,该算法依据决定种群多样性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来自适应地调整遗传参数,使整个遗传迭代过程能够在扩大遗传搜索空间的同时提高最优解的质量;2)提出了一种基于BPD-AGA的HMM训练模型,该模型一方面利用BPD-AGA的自适应选择操作,选择对混合种群多样性贡献最大的个体作为竞争优胜者;另一方面利用BPD-AGA的自适应交叉变异操作,在扩大算法搜索空间的同时保护对混合种群多样性贡献较大的个体,从而保证了HMM解个体的全局最优性;3)为了提高BPD-AGA训练的收敛速度,利用Baum-Welch算法从外部对BPD-AGA的收敛性进行了改善,提出了一个从外部和内部同时改善GA性能的BPD-AGA/Baum-Welch混合模型;4)给出了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在交通视频车辆行驶状态判别中的实现过程.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遗传种群多样性 自适应遗传算法 HMM训练模型 车辆行驶状态 实时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关系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覃光莲 马晓燕 杜国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5,共5页
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36个物种的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变异性显著降低的有4个,显著增加的有1个,其余30个物种则表现出不显著的物种多样性一种群变异性的关系;1/4的物种随着多样性的增... 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36个物种的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种群变异性显著降低的有4个,显著增加的有1个,其余30个物种则表现出不显著的物种多样性一种群变异性的关系;1/4的物种随着多样性的增加平均种群生物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这提供了自然群落中密度补偿存在的实验证据,而且几乎所有物种的均值一方差尺度系数Z值为1-2.这两方面的证据都与理论预期的种群变异性随多样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完全一致.这可能表明: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的关系随物种而异,或者说对群落中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关系的规律性认识目前的理论还无法做到,需要寻求新的模型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种群变异 密度补偿 均值—方差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PSO算法求解VRPSPD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罗东升 刘衍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0-165,共6页
为有效求解逆向物流车辆路径(VRPSPD)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PSO算法(SDAPSO)。在SDAPSO运行时,根据种群多样性,自适应地对种群中运行较差的粒子进行扰动操作,提升这些粒子向最优解收敛的能力;同时,对全局最优粒子进... 为有效求解逆向物流车辆路径(VRPSPD)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PSO算法(SDAPSO)。在SDAPSO运行时,根据种群多样性,自适应地对种群中运行较差的粒子进行扰动操作,提升这些粒子向最优解收敛的能力;同时,对全局最优粒子进行概率扰动,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标准检测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SDAPSO算法是对基本PSO算法的有效改进。在对VRPSPD模型求解中,通过与其它粒子群算法相比,表明SDAPSO是求解该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种群多样性 逆向物流车辆路径问题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度方差度量种群多样性的GEP算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单兵 倪世宏 查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94-3098,共5页
为了保持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保护进化过程中的较优个体,对标准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度方差度量种群多样性的GEP算法(GEP based on population diversity measure by variance ... 为了保持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保护进化过程中的较优个体,对标准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度方差度量种群多样性的GEP算法(GEP based on population diversity measure by variance of individuals’fitness,DM-GEP)。该算法以个体适应度方差来度量种群多样性,设计了自适应变异算子,使得变异率随着种群多样性情况而变化,且同时兼顾了种群的稳定性以及进化过程中较优个体的保护。仿真结果表明,DM_GEP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式编程 种群多样性 适应度方差 变异算子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乌鸦搜索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杰光 彭志平 +1 位作者 崔得龙 李启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26-2435,共10页
针对原始乌鸦搜索算法对种群多样性控制不强、个体位置更新方式单一、局部搜索精细度不高等缺点,提出新的自适应乌鸦搜索算法.设计多种搜索引导个体,基于进化不同阶段的种群多样性,实现搜索引导个体的自适应选择策略,使算法在迭代前期... 针对原始乌鸦搜索算法对种群多样性控制不强、个体位置更新方式单一、局部搜索精细度不高等缺点,提出新的自适应乌鸦搜索算法.设计多种搜索引导个体,基于进化不同阶段的种群多样性,实现搜索引导个体的自适应选择策略,使算法在迭代前期加强全局勘探,在迭代后期强化局部开发.结合正余弦搜索理念,构建基于线性递减、混合正余弦震荡递减的多种飞行长度控制参数及相应的多种搜索方式,提升算法的搜索遍历性,增加算法在迭代后期找到更优解的概率.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通过标准测试函数,将新算法与原始乌鸦搜索算法、改进乌鸦搜索算法和其他优秀的智能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分析各算法的收敛精度、收敛速度、稳定性、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Friedman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性能优于其他比较算法的性能,新算法实现了全局勘探和局部开发、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 乌鸦搜索算法 种群多样性 搜索引导个体 自适应选择 正余弦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种群多样性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7
8
作者 张晓缋 戴冠中 徐乃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23,共7页
种群的多样性是遗传算法进化的前提条件.本文提出用种群方差和熵两个量来全面刻画遗传算法中种群的多样性,分析了选择、交换和变异三个主要算子对种群方差和嫡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编码机制对种群多样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交换操作 变异操作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方蜜蜂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姝婧 朱翔杰 +2 位作者 徐新建 吴显达 周冰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为了研究福建东方蜜蜂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在全省采集9个样点,共424群东方蜜蜂样本,进行线粒体DNAtRNA^leu—CO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RNA^leu—COⅡ片段序列包括93bp的非编码区和259bp的COⅡ编码区.在整个352bp序列中,共检测... 为了研究福建东方蜜蜂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在全省采集9个样点,共424群东方蜜蜂样本,进行线粒体DNAtRNA^leu—COⅡ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RNA^leu—COⅡ片段序列包括93bp的非编码区和259bp的COⅡ编码区.在整个352bp序列中,共检测到23个多态位点和27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484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0.687,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93.福建东方蜜蜂各样点间不存在遗传分化,总体遗传分化系数为0.003,各样点的基因流参数为49.75~24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种群 线粒体DNA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及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07
10
作者 陈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84-892,共9页
生境片断化是指大而连续的生境变成空间隔离的小种群的现象。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效应包括生境片断化过程中的取样效应及其后的小种群效应 (遗传漂变、近交等 )。理论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后 ,植物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将降低 ,而残... 生境片断化是指大而连续的生境变成空间隔离的小种群的现象。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效应包括生境片断化过程中的取样效应及其后的小种群效应 (遗传漂变、近交等 )。理论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后 ,植物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将降低 ,而残留小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将升高。然而对一些植物的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的遗传效应要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世代长度、片断化时间、片断种群的大小、基因流的改变等。最后 ,针对生境片断化的种群遗传后果 ,讨论了在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片断化 植物种群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样化初始种群的自适应变异多目标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二超 杨润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7,共12页
为平衡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s)的收敛性与多样性,提出了基于多样化初始种群的自适应变异多目标优化策略(IM),该策略可以与基于支配关系以及基于分解的MOEAs相结合。IM使用多样化初始种群的方法,使得算法的初始种群具有更好的多样性,在种... 为平衡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s)的收敛性与多样性,提出了基于多样化初始种群的自适应变异多目标优化策略(IM),该策略可以与基于支配关系以及基于分解的MOEAs相结合。IM使用多样化初始种群的方法,使得算法的初始种群具有更好的多样性,在种群进化过程中再使用自适应变异方法,将优秀个体的变异概率减小,同时增加较差个体的变异概率,提高种群的收敛速率。将结合了IM策略的MOEA/D-DE、NSGA-Ⅲ及NSGA-Ⅱ算法与原MOEA/D-DE、NSGA-Ⅲ、NSGA-Ⅱ算法进行对比,并以IM-MOEA/D-DE与IM-NSGA-Ⅲ为例与其他4种典型多目标优化算法MOEA/D-PaS、MOEA/DD、SPEA/R以及VaE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引入IM策略对MOEA/D-DE、NSGA-Ⅲ、NSGA-Ⅱ算法的收敛性及多样性均有较大提高,其与现有经典的多目标算法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多样化初始种群 自适应变异 多样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时间变异性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光莲 杜国祯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58-161,181,共5页
近年来物种多样性的急剧丧失使得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时间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综述了物种多样性与群落集合性质变异性以及种群性质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1.理论上探讨造... 近年来物种多样性的急剧丧失使得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时间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综述了物种多样性与群落集合性质变异性以及种群性质变异性的关系及其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1.理论上探讨造成物种多样性与群落集合性质变异性负相关关系的机制包括:抽样效应、资源利用分化假说、统计平均效应、保险假说、种群变异性的均匀度效应等;但实验研究对理论预期的支持并不是普遍的;2.多样性与种群变异性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均值-方差尺度系数Z;理论上大部分自然群落中种群变异性应该随着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但有研究表明:在变动环境中多样性对单个组分物种的种群水平有稳定性作用;而经验研究并不能得出多样性对种群变异性效应的清晰模式。讨论了目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和今后研究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种群变异 群落集合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条槭自然种群种子和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武艳虹 樊泽璐 +3 位作者 李佳 郭晋宏 郭雅坤 王祎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5-803,共9页
为探析茶条槭(Acer ginnala)种子和果实表型差异程度及变异规律,该研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茶条槭主要分布区内7个种群种子和果实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茶条槭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及与... 为探析茶条槭(Acer ginnala)种子和果实表型差异程度及变异规律,该研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茶条槭主要分布区内7个种群种子和果实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茶条槭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及与地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种子长/宽(SLW)外,其它11个表型性状在茶条槭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具有显著差异;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3.90%,变异幅度为8.14%~32.08%;种群间翅果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15.63%)高于种子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8.71%),表明种子性状的稳定性高于果实性状。主成份分析中,果实形态特征对茶条槭种群表型的贡献率大于种子贡献率。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35.47%,说明种群内变异(64.53%)大于种群间变异(35.47%),暗示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变异。茶条槭种子和果实表型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影响较小,主要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基于种群间欧式距离的聚类分析将茶条槭7个种群分为2大支,没有严格按照地理距离而聚类,表明茶条槭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的不连续性。茶条槭不同种群种子和果实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与其分布范围和生物学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槭 种群 种子和果实性状 表型多样性 变异 地理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元宝枫天然种群种实的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旻昊 任飞 +3 位作者 燕丽萍 王因花 梁燕 仲伟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184,192,共13页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各地不同种群元宝枫种实的表型性状,以期揭示元宝枫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为元宝枫优良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优良选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各地不同种群元宝枫种实的表型性状,以期揭示元宝枫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为元宝枫优良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优良选种、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4个元宝枫种群的12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变异来源、表型分化、表型性状之间以及表型性状与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种源的聚类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元宝枫各种实表型性状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呈极显著差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显著。元宝枫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11.18%,变异范围为6.56%~17.51%,其中最小值为种仁千粒重(0.29%),最大为果实千粒重(41.85%)。12个种实表型性状的平均相对极差为44.23%,变化范围在0.53%~96.93%。元宝枫12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7.74%和86.34%,元宝枫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为86.34%,种群内的表型分化系数为13.66%。种实表型性状相关性结果显示,果实形态中除张开角之外,其余性状与种子形态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元宝枫各表型性状除翅果宽,其余性状与均经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大部分表型性状与海拔和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7.441%,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大小,第2和第3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果实形态特征。利用欧式平方距离将14个元宝枫种群分为两大类,YYSL单独归为一大类,其余种群聚为另一类。【结论】元宝枫14个种群种实表型性状变异丰富,能够进行基于表型性状的种质资源筛选;元宝枫果实性状与种子性状的遗传变异稳定性相当;元宝枫主要变异来源为种群间变异;翅果张开角与其余性状均呈负相关或不相关,推测其为独立因子;元宝枫种实表型性状受经纬度与海拔的影响,大体呈现随着经纬度的增大种实变大、海拔增高而种实变小的趋势;本研究中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相关性不强,种群间的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未形成明显的规律性,呈现较为随机的变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天然种群 种实表型多样性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的多目标粒子群种群规模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红桂 武淑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63-2269,共7页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Convergence speed and Diversity-bas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D-MOPSO)算法.首先,利用优化过程的...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规模难以确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Convergence speed and Diversity-bas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D-MOPSO)算法.首先,利用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和多样性指标构造种群规模适应度函数,完成了种群规模与优化性能关系的描述;其次,基于适应度函数设计了一种种群规模自适应调整方法,实现了种群规模的动态调整;最后,将提出的CD-MOPSO在基准优化问题ZDT上测试并应用于城市管网优化,实验结果显示CD-MOPSO能够根据求解问题自动调整种群规模,与NSGA-II、MOP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种群规模 自适应调整方法 动态调整 适应度函数 收敛速度 多样性 基准测试函数 城市管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率和种群数目自适应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22
16
作者 熊军 高敦堂 +1 位作者 都思丹 沈庆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3-556,共4页
提出了针对个体变异率和种群数目的 2种自适应方法 .算法中个体变异率根据其适度值在种群中的排序自适应调整 ,使优良个体具有较小的变异率继续进化 ,而使种群中较差个体具有较大变异率 ,增强了种群搜索能力 .同时根据种群个体适度值方... 提出了针对个体变异率和种群数目的 2种自适应方法 .算法中个体变异率根据其适度值在种群中的排序自适应调整 ,使优良个体具有较小的变异率继续进化 ,而使种群中较差个体具有较大变异率 ,增强了种群搜索能力 .同时根据种群个体适度值方差动态调整变异率曲线 ,种群数目调整则根据最优个体更新率动态增大 ,以动态适应解空间的规模避免采样误差造成的进化停滞 .通过在不同尺度的NKLandscape上与传统的简单遗传算法 (SGA)比较可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变异 种群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种群变异与适应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韩照祥 山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2,共7页
从栓皮栎萌生苗的径级大小、数量、种群性状分化和内部基因层次上阐明其变异和适应对策,从机理上探讨栓皮栎对不同生境的适应对策。从萌生苗分布情况看,每个地区萌生苗的径级大小和数量均不同:在秦岭分布中心,萌生苗的数量相对较少,而... 从栓皮栎萌生苗的径级大小、数量、种群性状分化和内部基因层次上阐明其变异和适应对策,从机理上探讨栓皮栎对不同生境的适应对策。从萌生苗分布情况看,每个地区萌生苗的径级大小和数量均不同:在秦岭分布中心,萌生苗的数量相对较少,而在巴山北坡和黄龙山区,几乎每个径级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萌生苗;萌生幼苗的数量弥补了实生苗数量的不足,帮助栓皮栎种群度过幼苗匮乏期,使种群能够自我更新。在不同生境中栓皮栎种群的枝长、分枝角度、分枝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分化系数等性状参数也发生了变异,从分布中心到分布边缘,当年生枝条的长度逐渐减小,而分枝角度和叶倾角呈现出增大趋势,逐步分枝率R1∶2、R2∶3和总体分枝率Rb也存在明显的差异。EST、SOD2种酶的基因变异频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EST、SOD、PGI、ACP和ADH的分化系数则呈现出增大趋势。这些变化是栓皮栎种群应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皮栎 种群 变异 适应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浩 刘志勇 +4 位作者 马艳明 王威 白玉亭 颜国荣 宋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1-4,共4页
遗传多样性是作物品种改良的基础,评估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以预测纯系品种分离后代的遗传变异度,估计后代杂种优势表现。分别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两个层次,对国内外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 遗传多样性是作物品种改良的基础,评估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以预测纯系品种分离后代的遗传变异度,估计后代杂种优势表现。分别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两个层次,对国内外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麦品种的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品质性状 研究进展 品种资源 小麦品种 遗传变异 品种改良 种质资源 纯系品种 优势表现 农艺性状 研究现状 适应 国内外 后代 作物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野生大豆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东 景小原 燕雪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51,共11页
以黄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试材,对百粒重、生育期、荚果长、荚果宽、株高、每荚粒数、分枝数、茸毛色、主茎、粒色、萌发时间、叶形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 以黄淮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野生大豆居群为研究试材,对百粒重、生育期、荚果长、荚果宽、株高、每荚粒数、分枝数、茸毛色、主茎、粒色、萌发时间、叶形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系统比较分析,运用变异系数、多重比较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分(UPGMA)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居群间的变异远大于居群内的变异,居群分化较大,百粒重与纬度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纬度显著负相关,粒色与经度、年降水量显著相关,其它9个性状没有特别明显的相关关系;表型性状的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百粒重、荚果长、荚果宽、茸毛色、叶形5个表型性状指标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形态性状。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荚果宽与每荚粒数、萌发时间呈显著相关水平。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表明,在欧式距离4.67处可以将居群分为3类,在欧式距离5.12处可以将居群分为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农艺性状 种群变异 表型多样性 巢式设计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蹄盖蕨科三属(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英 范亚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利用7种随机引物对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区域蹄盖蕨科中的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三属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蹄盖蕨科各种基因组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RAPD谱带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不同区域种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结果表明... 利用7种随机引物对分布于黑龙江省不同区域蹄盖蕨科中的蹄盖蕨属,羽节蕨属及冷蕨属三属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对蹄盖蕨科各种基因组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RAPD谱带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不同区域种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结果表明蹄盖蕨科植物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变异,其种类的分布对周围环境变化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利用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对其分析,确定了三属之间的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蹄盖蕨属的大部分变异仍存在于种源内;冷蕨属中的冷蕨和山冷蕨种类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羽节蕨属中,欧洲羽节蕨和羽节蕨种间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蹄盖蕨科 蹄盖蕨属 黑龙江省 遗传多样性分析 冷蕨属 遗传变异 PCR扩增 随机引物 初步分析 统计处理 RAPD 多态位点 适应能力 环境变化 亲缘关系 DNA 百分率 种类 指数对 指数和 分布 种间 基因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