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推动由政策主导型到“政策、科技和市场”协同型拓展
1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应,而通过粮食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来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正在面临严峻挑战,其具体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扭曲效应及外溢影响、直接补贴政策的财力约束和分利效应,保险政策的精准性、实效性不佳等。今后一个时期,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粮食全链条降成本、防风险、增效益,推动由“政策主导”拓展到“政策、科技、市场”协同发力,按照政策保本兜底、科技降本增效、市场提质优价思路综合施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努力形成有为政府精准扶持、粮食科技有力支撑、粮食市场有效引领、种粮农民能动性充分调动、多主体全链条协同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收益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科技降本增效机制 市场提质优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威 关文晋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根本收益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一环。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背景出发,着重分析政府层...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根本收益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一环。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背景出发,着重分析政府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农民层面在构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的内在逻辑,据此提出实现路径,健全和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我国口粮绝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种粮农民 收益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铜山 崔金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3期26-28,共3页
让粮农的收益得到保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种粮农民收益不够理想,面临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种粮补贴机制不够完善等一些问题。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就要健全种粮利... 让粮农的收益得到保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种粮农民收益不够理想,面临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种粮补贴机制不够完善等一些问题。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就要健全种粮利益补贴机制、合理粮价形成机制、种粮成本分担机制、种粮收入保障机制、种粮风险防控机制、粮食加工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内涵 问题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维护粮食安全的“两个积极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和平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政策实践指明了方向,要求从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系统地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粮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为新时期我国粮食政策实践指明了方向,要求从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系统地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如此才能持续调动各方主体种粮抓农的积极性,真正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机制体制 补短板 种粮农民 两个积极性 利益补偿机制 保障机制 更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丘陵山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洋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种粮比较效益低是普遍共识,尤其在丘陵山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导致种粮比较效益更低,降低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本文旨在研究健全丘陵山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通过深入剖析农民种粮收益低的原因,分析研究耕地条件、土... 种粮比较效益低是普遍共识,尤其在丘陵山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导致种粮比较效益更低,降低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本文旨在研究健全丘陵山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通过深入剖析农民种粮收益低的原因,分析研究耕地条件、土地流转、物质与服务投入、人工、政策、科技等因素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探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对策,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提高社会化服务经营质量、提升山地农机应用水平、完善种粮收益政策体系、加大新型适用科技应用力度、夯实农业保险保障基础,以期为提高丘陵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民 种粮收益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科学有效补偿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体系
6
作者 董鑫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15-16,共2页
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系统明确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谁”“保... 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系统明确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谁”“保障什么”和“如何保障”等问题,标志着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制度开始从制度设计迈入实质补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种粮农民 《指导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 利益补偿机制 保障机制 机制健全 有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粮农民收益:出发点·阻碍点·突破点
7
作者 谢和成 蒋和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3,共3页
种粮收益的多寡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切身利益,波及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安全,事关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出发点。上涨的耕种成本、突发的自然灾害、不畅通的销售渠道等,这些因素都成为... 种粮收益的多寡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切身利益,波及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安全,事关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出发点。上涨的耕种成本、突发的自然灾害、不畅通的销售渠道等,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种粮农民收益增长的阻碍点。可通过提供“补贴—奖励—贷款”的充足专项扶农资金,健全“培训—修建—保险”的应对自然灾害机制,完善“定价—电商—采购”的动态畅通销售渠道,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生产应急管理、创新粮食经营增效方式,这是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的有效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农民收益 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经营增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建议——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8
作者 陆顺燕 唐波 吴正远 《农家科技》 2023年第10期9-14,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作者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调查了农民种粮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和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政策措施落实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作者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调查了农民种粮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和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摸清了影响种粮农民收益的问题,提出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机制保障 农民种粮收益 梁平 保障机制 种粮成本 种粮农民 政策措施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江苏省农民种粮收益的保障机制
9
作者 刘晨 《河南农业》 2023年第9期63-64,共2页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农业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农资价格上涨、运输渠道不通等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从江苏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土地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提...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农业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农资价格上涨、运输渠道不通等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从江苏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土地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农业人才保障、社会化服务、土地政策和经营组织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农民收益 保障机制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
作者 刘明珠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3-7,共5页
【目的】通过了解农民种粮收益现状,提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文献调查法查找相关文献;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分析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建议。【结果】目前,我国农民种粮收益... 【目的】通过了解农民种粮收益现状,提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文献调查法查找相关文献;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分析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对策建议。【结果】目前,我国农民种粮收益较低,面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下降、水土资源短缺、粮食种植成本持续增加、机会成本较高等问题。【结论】要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就要建立多样化的粮食补贴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粮食生产降本增效;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带动粮农增收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种粮收益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增强其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人均占有量均呈"N"形波动,呈现非稳定状态,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种粮经济收益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为缓解这一趋势,切实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需创建以控制种粮成本、降低种粮风险、提高粮食产品价值为核心的三维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农民种粮经济收益 比较收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粮食安全重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天祥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5期21-23,共3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且特别强调,要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农民种粮能挣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亿万农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最终微观决策主体,保障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且特别强调,要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农民种粮能挣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亿万农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最终微观决策主体,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收益有合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微观决策 种粮积极性 机制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 重要农产品 农民种粮收益 合理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石
14
作者 贺娜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11-12,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石”,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上述制度安排的建设方向和施政要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石”,特别强调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上述制度安排的建设方向和施政要点。粮食是人们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历来认为,粮食安则社稷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口粮问题”,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种粮主体”与“生产地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协调我国产销区粮食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粮食主产区 种粮农民 利益补偿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 治国理政 保障机制 产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
15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5期87-87,共1页
当前正值夏种关键时期,种足种满秋粮、加强田间管理,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日前,中央财政已下达地方2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用于缓解近来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 当前正值夏种关键时期,种足种满秋粮、加强田间管理,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日前,中央财政已下达地方2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用于缓解近来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资价格上涨 中央财政 农民收入 种粮积极性 种粮农民 一次性补贴 农民种粮收益 决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愿景、挑战和战略构想 被引量:21
16
作者 高鸣 胡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在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仍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分析过去10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特征的基础上,展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景目标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时期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构想。研究发现:过去1... 在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仍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分析过去10年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特征的基础上,展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景目标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新时期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战略构想。研究发现:过去10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收入结构加快转型,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未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中长期目标包括农民收入水平迈上“新台阶”、收入结构达成“新均衡”、收入差距迎来“新拐点”,但面临农民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种粮收益亟需保障、财产性收入仍有提高空间、低收入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较弱等问题和挑战。坚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思路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兼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求、提高农民内生发展动力、把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重点任务是促进农民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持续增收 共同富裕 种粮收益 财产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重庆市粮食市场动态研究
17
作者 李雪燕 宋琦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296-298,共3页
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粮食能否持续稳定增产。只有提... 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粮食能否持续稳定增产。只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才能稳住粮食生产的好形势,扛住粮食安全重大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种粮积极性 市场动态 安全供给 重要农产品 农民种粮收益 安全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耕层深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三化”并进 国家两部委共同落实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工作
18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4期6-6,共1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去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关键措施落实落地。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国家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去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关键措施落实落地。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有效手段。今年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玉米单产 水肥一体化 全程机械化 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年 农民种粮收益 经验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被引量:1
19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8期42-42,共1页
精耕细作本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传统优势,然而传统的小麦耕作播种程序烦琐,用工用时多,投入大,逐渐被少耕或免耕播种技术替代。但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部分耕播机具整地粗放、耕层浅、播种质量不高,缺苗断垄较严重,影响产量和农民种粮收益。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缺苗断垄 播种质量 精耕细作 农民种粮收益 免耕播种技术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一个生态小农场
20
作者 苏齐 《农家致富》 2005年第6期8-8,共1页
江苏省盱眙县农民张义红说,她家有20多亩田地和20多亩水塘,以前种粮食和养常规鱼,年收益不理想,想建一个小型的生态农场,想请我们帮助策划一下:
关键词 小农 生态农场 收益 种粮 农民 粮食 盱眙县 常规鱼 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