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推动由政策主导型到“政策、科技和市场”协同型拓展
1
作者 朱满德 程国强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 农民种粮不挣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最大难点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则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但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过于依赖政策,忽视科技和市场的功能效应,而通过粮食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来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正在面临严峻挑战,其具体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扭曲效应及外溢影响、直接补贴政策的财力约束和分利效应,保险政策的精准性、实效性不佳等。今后一个时期,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粮食全链条降成本、防风险、增效益,推动由“政策主导”拓展到“政策、科技、市场”协同发力,按照政策保本兜底、科技降本增效、市场提质优价思路综合施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努力形成有为政府精准扶持、粮食科技有力支撑、粮食市场有效引领、种粮农民能动性充分调动、多主体全链条协同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收益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科技降本增效机制 市场提质优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粮农民收益:出发点·阻碍点·突破点
2
作者 谢和成 蒋和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73,共3页
种粮收益的多寡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切身利益,波及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安全,事关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出发点。上涨的耕种成本、突发的自然灾害、不畅通的销售渠道等,这些因素都成为... 种粮收益的多寡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农民切身利益,波及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安全,事关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出发点。上涨的耕种成本、突发的自然灾害、不畅通的销售渠道等,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种粮农民收益增长的阻碍点。可通过提供“补贴—奖励—贷款”的充足专项扶农资金,健全“培训—修建—保险”的应对自然灾害机制,完善“定价—电商—采购”的动态畅通销售渠道,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生产应急管理、创新粮食经营增效方式,这是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的有效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农民收益 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经营增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铜山 崔金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3期26-28,共3页
让粮农的收益得到保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种粮农民收益不够理想,面临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种粮补贴机制不够完善等一些问题。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就要健全种粮利... 让粮农的收益得到保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目前我国种粮农民收益不够理想,面临种粮成本持续增加、粮食增产增收的难度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种粮补贴机制不够完善等一些问题。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就要健全种粮利益补贴机制、合理粮价形成机制、种粮成本分担机制、种粮收入保障机制、种粮风险防控机制、粮食加工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内涵 问题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被引量:9
5
作者 罗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增强其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人均占有量均呈"N"形波动,呈现非稳定状态,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种粮经济收益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为缓解这一趋势,切实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需创建以控制种粮成本、降低种粮风险、提高粮食产品价值为核心的三维框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农民种粮经济收益 比较收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建议——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
6
作者 陆顺燕 唐波 吴正远 《农家科技》 2023年第10期9-14,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作者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调查了农民种粮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和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政策措施落实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作者以重庆市梁平区为例,调查了农民种粮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和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摸清了影响种粮农民收益的问题,提出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机制保障 农民种粮收益 梁平 保障机制 种粮成本 种粮农民 政策措施落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粮食安全重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天祥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5期21-23,共3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且特别强调,要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农民种粮能挣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亿万农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最终微观决策主体,保障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且特别强调,要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农民种粮能挣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亿万农民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最终微观决策主体,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收益有合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微观决策 种粮积极性 机制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 重要农产品 农民种粮收益 合理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
8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5期87-87,共1页
当前正值夏种关键时期,种足种满秋粮、加强田间管理,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日前,中央财政已下达地方2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用于缓解近来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 当前正值夏种关键时期,种足种满秋粮、加强田间管理,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日前,中央财政已下达地方2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用于缓解近来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资价格上涨 中央财政 农民收入 种粮积极性 种粮农民 一次性补贴 农民种粮收益 决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重庆市粮食市场动态研究
9
作者 李雪燕 宋琦 《南方农业》 2024年第7期296-298,共3页
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粮食能否持续稳定增产。只有提... 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粮食能否持续稳定增产。只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才能稳住粮食生产的好形势,扛住粮食安全重大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种粮积极性 市场动态 安全供给 重要农产品 农民种粮收益 安全根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耕层深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三化”并进 国家两部委共同落实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工作
10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4期6-6,共1页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去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关键措施落实落地。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国家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去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关键措施落实落地。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有效手段。今年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玉米单产 水肥一体化 全程机械化 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年 农民种粮收益 经验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被引量:1
11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8期42-42,共1页
精耕细作本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传统优势,然而传统的小麦耕作播种程序烦琐,用工用时多,投入大,逐渐被少耕或免耕播种技术替代。但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部分耕播机具整地粗放、耕层浅、播种质量不高,缺苗断垄较严重,影响产量和农民种粮收益。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缺苗断垄 播种质量 精耕细作 农民种粮收益 免耕播种技术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早稻产量稳中有增
12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8期45-45,共1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早稻产量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增长0.8%。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099.7万亩,比上年减少32.9万亩,下降0.5%。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早稻产量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增长0.8%。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099.7万亩,比上年减少32.9万亩,下降0.5%。各地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同时,由于上年南方地区秋冬连旱,部分“稻稻油”产区油菜生育期推迟,茬口紧张,农户改种其他作物,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产量 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 播种面积 农民种粮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省将实施粮田“双千工程”
13
《河北农业》 1994年第1期4-4,共1页
省政府最近决定,从1994年开始,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和实施农业发展"七字工程"的同时,在全省适宜地区实施"亩产千斤粮,亩收千元钱"的"双千工程"。这一工程于1996年完成。全省在1000万亩保浇地上,... 省政府最近决定,从1994年开始,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和实施农业发展"七字工程"的同时,在全省适宜地区实施"亩产千斤粮,亩收千元钱"的"双千工程"。这一工程于1996年完成。全省在1000万亩保浇地上,通过多种作物、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间套复种,实行复式栽培,发展立体农业,重点推广粮粮、粮棉、粮油、粮菜(瓜)、粮果、粮药、稻菜、种养八大类型40多种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千工程 立体农业 农业发展 粮棉 种植业产值 栽培模式 种植结构 农民种粮收益 优化结构 干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14
作者 《农家致富》 2022年第5期44-45,共2页
2022年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八大要点: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 2022年2月22日,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八大要点: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 粮食播种面积 农产品供给 重要农产品 产能提升 农民种粮收益 大力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低粮食生产成本可寄望“高效”农机化
15
作者 周鹏飞 《当代农机》 2015年第12期50-52,共3页
近期,我国粮食价格变动引发多方关注。当今之计,惟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竞争力,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而大力推广高效农机具正是节本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近期,我国粮食价格变动引发多方关注。当今之计,惟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才能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竞争力,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而大力推广高效农机具正是节本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我国粮食面临"三量齐升"(粮食总产"十一"连增,粮食进口量连年增加,粮食库存量持续增加)的局面,其中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是重要原因,三大主粮的国内价格高于进口完税价50%以上。如何突出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成本 粮食进口 价格倒挂 陈锡文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工作 国内价格 领导小组 农机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准备充足 农资供应充足吉林省备耕工作全面展开
16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7期1-1,共1页
春分已过,吉林省备耕工作全面展开。据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情况,今年备耕的特点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备耕资金准备充足,农资供应总体充足。据介绍,2020年新粮上市后,粮价普遍上涨,特别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种粮收益好,受粮食生产扶... 春分已过,吉林省备耕工作全面展开。据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情况,今年备耕的特点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备耕资金准备充足,农资供应总体充足。据介绍,2020年新粮上市后,粮价普遍上涨,特别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种粮收益好,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和市场价格双重拉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高涨。据全省农民种植意向调查,预计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将略有增加,特别是玉米等高产作物面积增加,有利于全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玉米价格 种粮积极性 高产作物 农资供应 粮食播种面积 农民种粮收益 扶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需减少 农业结构要调优
17
作者 亢安云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4期73-73,共1页
受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下跌、深加工疲软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宽松、价格下跌,而我国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受此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产品进口量快速增长,对国内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冲... 受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下跌、深加工疲软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宽松、价格下跌,而我国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受此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产品进口量快速增长,对国内玉米生产造成较大冲击,随着国家对玉米收储价格的放开,2015年全国玉米收购价格大幅降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涞源县 国家级贫困县 农民种粮收益 收购价格 价格倒挂 农业结构 种植面积 现代农业园区 杂粮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