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种粮养牛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应宗 《农业工程》 2012年第1期86-92,共7页
1951—2010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波动性增长。波动原因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波动,增长原因是粮食种植技术的进步。2010年全国粮食供给已是"北粮南运"。东北地区是全国的"粮仓",黄淮海地区次之,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粮食... 1951—2010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是波动性增长。波动原因是粮食种植面积的波动,增长原因是粮食种植技术的进步。2010年全国粮食供给已是"北粮南运"。东北地区是全国的"粮仓",黄淮海地区次之,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粮食产量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秸秆养牛已由畜力生产转为肉、奶生产,但人均水平较低。全国种粮养牛今后发展的目标应是人均粮食产量适度、粮食产量结构合理和秸秆养牛规模适量,其实现途径是科学化种粮养牛、综合开发种粮养牛乡村以及保证开发方针政策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养牛 粮食种植 秸秆养牛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