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长期忽视价值规律作用的种种表现及历史原因
1
作者 王升鉴 《价格月刊》 1984年第12期5-6,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他历史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从价格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他历史原因,存在着相当紊乱的现象,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从价格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价权过于集中,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1.企业没有取得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对产品交换、产品的订价,甚至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都无自主权,在经济管理中基本上排拆了市场机制,企业的经营好坏与自身的经济利益不相联系,价格高低对社会和企业的生产没有多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原因 价值规律 调节作用 主要表现 经济体制改革 种种表现 相对独立 价格体系 供求关系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形而上学的种种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欣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8-46,共9页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按理说,经过三十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普及、教育和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形而上学的思想应当很少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总结工作、回顾历史时惊异地... 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按理说,经过三十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普及、教育和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形而上学的思想应当很少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总结工作、回顾历史时惊异地发现,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是辩证唯物主义,但形而上学的思想也不少。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而上学思想还支配着我们的工作,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失。因此人们合乎逻辑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什么地方失足而陷入了形而上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辩证法 小资产阶级 种种表现 片面性 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列宁 阶级斗争 矫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左思朝的种种表现(二)
3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26,共1页
宗派主义宗派主义是指在一个政党或团体的对内对外关系上,以宗派为出发点的思想和活动。宗派主义与机端个人主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闹独立性,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划圈圈,搞派性,甚至结党营私,结成小组织,进行... 宗派主义宗派主义是指在一个政党或团体的对内对外关系上,以宗派为出发点的思想和活动。宗派主义与机端个人主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闹独立性,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划圈圈,搞派性,甚至结党营私,结成小组织,进行无原则的派别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种表现 个人主义 宗派主义 思想 主要表现 密切相关 对外关系 独立性 出发点 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左”思潮的种种表现(一)
4
作者 韩强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0-90,共1页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往往把理论当教义,视书本为圣经。主要特点是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反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要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把真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东西,不...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往往把理论当教义,视书本为圣经。主要特点是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反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要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把真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东西,不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队伍中的教条主义者常常满口革命言词,实际上却处处阉割革命理论的灵魂,推行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对革命事业有极大的欺骗性与危害性。中国革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条主义者 从实际出发 种种表现 新民主主义时期 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时期 本本主义 中国革命 革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而上学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之表现
5
作者 陈九年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4-98,共5页
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发展观。形而上学在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有种种表现,对之进行探讨,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现实生活 形而上学 种种表现 发展观 社会 辩证法 阶级斗争扩大化 习惯势力 极端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贺的抑郁气质和躁动心态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友冰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唐诗人李贺的抑郁气质和躁动心态及其保护性抑制在其创作和言行中的种种表现,并分析产生这种病态心理的社会文化背景。 抑郁与狂躁是心理学的专用术语,用以表述某种心理变态的体征。
关键词 李贺 社会文化背景 中唐诗人 心理变态 专用术语 种种表现 保护性抑制 病态心理 心理学角度 心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人对体育的需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5-70,共6页
(一) 在现实世界中,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和多层次的。这当中有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有简单(如仅为生存)和复杂(如为自身发展)的。但是,人的需要并不是上述诸需要的机构相加,它既不是行为主义所谓人对环境机能性相适应的意识性操作... (一) 在现实世界中,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和多层次的。这当中有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有简单(如仅为生存)和复杂(如为自身发展)的。但是,人的需要并不是上述诸需要的机构相加,它既不是行为主义所谓人对环境机能性相适应的意识性操作过程的种种表现,也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和人自身发展,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由人活动的性质和社会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按一定主从关系形成的有机系统。通观人类从事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效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外是谋求人生存、享受和发展这三大层次需要的满足。正是这种需要的驱使,作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力量,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相适应 社会关系 历史过程 马克思 恩格斯 种种表现 社会活动 生存需要 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九十年代 朦胧诗 《文学评论》 新诗发展 诗歌 种种表现 诗人们 80年代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撒娇者的病例分析
9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20,共1页
精神撒娇者的病例分析李锐在《天涯》1998年第一期上对哲学家海德格尔、散文家周作人、诗人顾城三位精神撒娇者作病症分析。他说,他的出发点不在哲学,不在散文,也不在诗;而是出于这三个名人,这三个精神和思想的杰出者却都犯下... 精神撒娇者的病例分析李锐在《天涯》1998年第一期上对哲学家海德格尔、散文家周作人、诗人顾城三位精神撒娇者作病症分析。他说,他的出发点不在哲学,不在散文,也不在诗;而是出于这三个名人,这三个精神和思想的杰出者却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犯下了如此骇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分析 海德格尔 周作人 顾城 角色分析 知识分子 “史诗” 诗意化 种种表现 杰出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清非理性与非理性主义的界限
10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6-96,共1页
姚文放在《对于文艺中非理性的辩证分析》(《文论月刊》1991年1期)一文中指出: 文艺中的非理性有种种表现,直觉、灵感、情绪、梦幻、潜意识、本能欲望、生命冲动等均可归入这一范畴。
关键词 潜意识 生命冲动 本能欲望 种种表现 非理性主义 辩证分析 历史教训 作用 古今中外 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禺在《日出》上的主观矛盾
11
作者 陆葆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1-84,共4页
一、作家在《日出》上主客观矛盾的种种表现对于《日出》,作者的主观认识和作品的客观表现之间的矛盾,是各种各样的,其一,围绕于“陈白露”的死因。陈白露为何而死?曹禺先生曾说:“陈白露死的时候,年轻、漂亮,在那个社会有这点‘本钱’... 一、作家在《日出》上主客观矛盾的种种表现对于《日出》,作者的主观认识和作品的客观表现之间的矛盾,是各种各样的,其一,围绕于“陈白露”的死因。陈白露为何而死?曹禺先生曾说:“陈白露死的时候,年轻、漂亮,在那个社会有这点‘本钱’还是能苟活的。所以他不是被债逼死的,她是在极度的矛盾中不能自拔,他追求着她的理想的生活,这就是她的生命支撑。她的死并不表示她是懦弱的”。(《人民戏剧》八六年第六期)由此可见,曹禺先生认为,陈白露之死,不是死于债务,而是由理想的破灭引起的。曹禺先生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但却很难再找到他的这方面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种表现 陈白露 曹禺 日出 主观认识 象征 作家 主客观矛盾 形象思维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步思想家陈确评述
12
作者 王成福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5期34-41,共8页
陈确,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32年(1604年),卒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初名道永,字非玄。又名筮永,字原季。清顺治4年(1647年)“国变”后更名确,字乾初。陈确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一个高峰。在民族矛盾斗争中,... 陈确,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32年(1604年),卒于清康熙16年(1677年)。初名道永,字非玄。又名筮永,字原季。清顺治4年(1647年)“国变”后更名确,字乾初。陈确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一个高峰。在民族矛盾斗争中,他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陈确把明王朝同清王朝的矛盾和斗争,看作是民族矛盾和斗争,他是站在民族自卫立场来看问题的。他和当时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一样,在社会大动荡时代极力探讨国家兴亡、社会治乱的根源。他探讨的结果,认为有三大弊端,把“中国”搞贫弱了。一是宋明理学的传播,造成“学失教衰,无人不昧其本心,无人不丧其本心,而犹覆之以义理之言,玄之以性命之旨,若可跨孔孟而之上。言以近佛者为精,书以非圣者为经,晦蒙蔽塞,积五六百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人性善 思想家 孔孟 民族气节 天命 社会意义 圣人之道 种种表现 社会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开展关于教育思想问题的讨论
13
作者 邓小全 《课程.教材.教法》 1986年第11期62-62,共1页
为了端正教育思想,纠正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湖北省于1986年3月至5月间,开展了关于教育思想问题的讨论。 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大家列举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教育思想不端正的种种表... 为了端正教育思想,纠正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湖北省于1986年3月至5月间,开展了关于教育思想问题的讨论。 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大家列举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教育思想不端正的种种表现和危害,批评了那种把升学率当做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的作法,一致认为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全面的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这套标准应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全面衡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大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的实行,使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按教育规律办学,科学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校教育 湖北省 教育质量评价 教育方针 教育规律 科学育人 种种表现 普遍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庸俗社会学“将”一“军”
14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187-187,共1页
《长江》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陈辽的长篇论文《向我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将”一“军”》,该文对三十年来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的种种表现,作了比较全面的批判。作者认为:文艺领域内的庸俗社会学是一种伪科学,它不是运用马... 《长江》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陈辽的长篇论文《向我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将”一“军”》,该文对三十年来文学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的种种表现,作了比较全面的批判。作者认为:文艺领域内的庸俗社会学是一种伪科学,它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论和艺术辩证法,根据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观察、研究和处理文艺问题,而是采用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政治社会学的方法,背离文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来观察、研究和处理文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社会学 当代文学批评 艺术辩证法 三十年代 种种表现 文艺批评 长江 创作方法 政治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方法试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传鼎 《心理学报》 1980年第1期75-80,共6页
心理测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汉末年至南北朝(约从公元初年到第六世纪)人们对忖度人心的尝试极感兴趣。当时的封建统治对人才选拔的问题十分重视,不少文人学者对才能和性格的种种表现分析甚详,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招贤育才做出了一... 心理测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西汉末年至南北朝(约从公元初年到第六世纪)人们对忖度人心的尝试极感兴趣。当时的封建统治对人才选拔的问题十分重视,不少文人学者对才能和性格的种种表现分析甚详,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招贤育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唐宋,第十世纪以后仍有所发展。现据札记所得,将古代测验方法片断介绍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验 我国古代 人才选拔 测验方法 文人学者 封建统治 南北朝 西汉末年 种种表现 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