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豌豆种皮结构和成分对种子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文婷婷 王洋 +3 位作者 利站 林程 关亚静 胡晋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探索豌豆种皮的结构和成分对种子透水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对种皮表面和横断面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显微化学鉴别法、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及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种皮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豌豆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 为探索豌豆种皮的结构和成分对种子透水性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对种皮表面和横断面结构进行观察,并采用显微化学鉴别法、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及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种皮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豌豆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而种皮结构中的角质层、栅栏层是水分和其他外源物质进入的主要障碍。种皮成分中纤维素、木质素、角质、含碳化合物和Sr元素等的积累增加了种皮的机械强度,从而降低种子的透水性,而种皮中K、Fe、Ca元素的积累可能有利于种皮透水。此外,研究还发现,皮壳率越高,种子透水性越好,且保持种子种皮完整性对种子吸水和保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种皮结构 种皮成分 皮壳率 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种子吸水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彩洁 王凤月 +6 位作者 李伟 张礼凤 张彦威 刘薇 王玉斌 戴海英 徐冉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1期113-115,119,共4页
大豆种子吸水性影响种子发芽,对单粒精量播种技术较为重要。对黄淮海地区10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吸水性试验,结果显示10个品种吸水率差异极显著,齐黄34吸水率最大,吸水最快;郑1307吸水率最小,吸水最慢;吸水率与百粒重、种子宽度、厚度显著相... 大豆种子吸水性影响种子发芽,对单粒精量播种技术较为重要。对黄淮海地区10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吸水性试验,结果显示10个品种吸水率差异极显著,齐黄34吸水率最大,吸水最快;郑1307吸水率最小,吸水最慢;吸水率与百粒重、种子宽度、厚度显著相关,与种皮纤维素、木质素和钙含量不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粒种子吸水多,吸水快,小粒种子吸水慢,吸水较少,与种皮成分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吸水率 吸水速率 种皮成分 种子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